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探索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探索论文

4

2024-03-14 11:01:07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心智发展也较以往年代的学生要快.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之下,初中教师也应该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工具,改革教学方式.以往的初中物理教育困于教育条件和教师教学意识落后,教师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不注重对物理实验的教学,仅仅关注物理知识和结论.为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新的教学探索.文章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薄弱环节的方法,希望以此改变目前只重视书面教学的现象,全面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心智发展也较以往年代的学生要快.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之下,初中教师也应该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工具,改革教学方式.以往的初中物理教育困于教育条件和教师教学意识落后,教师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不注重对物理实验的教学,仅仅关注物理知识和结论.为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新的教学探索.文章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薄弱环节的方法,希望以此改变目前只重视书面教学的现象,全面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的源头来自于人类生活的日常生活.先辈们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并进行反复实践探索,将其内在不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归纳,通过文字记载的方式进行传承,逐步形成了物理学科体系.从本质上说,物理就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长的学科.因此,初中教师在传承物理知识的时候不能只着眼于将前人总结出的经验教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去源头探索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物理教材编排也越来越多地增加实验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制作等部分内容.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把握时代给予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并且不断革新实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物理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能够深耕物理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1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育仍存在很多薄弱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和学校的观念意识问题.虽然教育局已经开始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目前应试仍作为筛选人才的手段,导致初中教师将学习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笔试成绩上,轻视甚至忽略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大多依靠教师机械地讲解科学实验原理,学生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引,并没有真正进行个人的思考,这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也有部分教师仍然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应试,缩减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其次是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由于教师将主要精力花在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上,长时间忽略了实验教学,导致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经验不足.有的教师长时间脱离物理实验教学,连原本教材上的实验教学都磕磕绊绊,更无从谈创新实验教学.最后是目前很多学校还缺乏实验课程教学中所需的器材.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对于未知的事情仍存在一定的疑惑,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只能凭空想象相应的实验操作过程.对于实验教学长期以往的不重视,导致学校的教学器材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校及教师有意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2.1培养观察和实操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在物理核心素养要求下,教师应该立足教材知识与教学重难点,结合初中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与各年龄段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观察能力.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要求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动手操作实验器具,感受物理实验过程.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自我总结的学习习惯,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实操效率,提升物理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去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光线是如何传播的这一探究实验.首先,教师让学生拿出一支笔放在有光线的地方,让学生观察影子的朝向,并借此向学生抛出问题:光是有方向的吗?然后,教师让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并讨论如何去论证光的传播方向.有学生会想到光在空气中传播和在水中传播可能是不一样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具,有的学生会想到用手电筒或者激光笔当做光源,然后让学生将激光笔打在空气中和水中,再让学生观察光线是怎样传播的,此时学生会发现激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这种让学生自我观察、自行操作验证实验结果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动手实操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
       2.2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其能够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将复杂的物理实验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对于目前还缺乏实验条件或者实验过程较为复杂的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传统与创新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从而提升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111.png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微视频,视频是关于学生在实验台上用凸透镜看课本上的字和看远处黑板的视频,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微视频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利用多倍镜观察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实验得出数据,因此利用多媒体软件反复实验更直观快捷,让学生在多组数据中去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物距和像距范围.教师可以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以及成像规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不断改变课件中物距u和像距v的关系,让学生观察蜡烛放在较远处,物距u>2∫时的成像情况,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和∫之间,即∫<u<2∫时候蜡烛的成像情况.通过反复改变位置,让学生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虽然我们鼓励学校和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得出物理结论,但在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教师仍然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设备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完成实验,因为学生实验次数和做实验的时间有限,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多次反复实验,加深学生印象.

  2.3加强实验与生活联系,适时进行实验拓展

  物理学科知识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又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为生活提供便捷.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加强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适时适当地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实验.

  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物理《压强》时,就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日常生活的小案例.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的文具盒和不同重量的砝码,让学生分别在文具盒中不断地放入砝码,将长方形文具盒平放或者竖放在一张悬空的纸张上看能取得什么效果.学生会发现在同样重量的砝码下,竖放的文具盒冲破了纸张,掉到了地上.此时学生正处于思考状态,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家里的塑料桶都是上大下小?你们有见过上下一样大小的塑料桶吗?”学生在实验教学现象和生活案例引入的思考下,教师此时引入压强公式P=F/S,讲解压强原理.有了实验现象与案例辅助学生理解,学生会更加深入理解压强公式,也会在公式中找到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原理.通过实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物理现象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公式,同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4丰富实验开展形式,激发创新实践意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实践意识,倡导深入探究的科学实验理念.对此,教师需要丰富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形式,不应当只关注个人的课堂知识讲授,而是让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散自己的实践思维,通过合作提高自己的科学创新能力,自主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查漏补缺,获得长足的进步.

222.jpg

  例如,在讲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时,就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启发个人科学思维进行深入探究.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为什么我们张开嘴巴就能够发出声音呢?只有把嘴张开我们才能听到声音吗?大家可以用什么方式发出声音呢?”这时候学生进一步思考,并且能够积极地进行猜想验证如何发出声音,比如有的学生回答拍打桌面也能够发出一定的声响.这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到底什么是声音产生的条件?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声音的产生原因.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为每组提供橡皮筋、钢尺和实验记录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制造声音,并且思考如何控制声音的音量、音调等.此时,学生对如何开展活动存在一定疑惑,那么教师需要及时引导,比如可先在组内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合作,其他组员要听从组长的安排,有的学生首先在组里进行了思考讨论,决定选取两个代表进行实验操作,一名学生则负责进行记录,学生在不同角色配合操作的过程中得出了声音和振动的关系,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这种小组活动中,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个人的实验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虽然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但是由于受长期应试教学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的物理实验观念意识不强、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实验教学器材或者教学器材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改进与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方法,丰富实验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实验与生活联系,适时进行实验拓展,丰富实验开展形式,激发创新实践意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贤明.创新视角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20):83.

  [2]安铭明.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02):147-148.

  [3]陈文全.新课程理念下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03):145,147.

  [4]李占良.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2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