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 提升素养——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论文

2024-02-23 10:14:03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认知态度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科注重探究与思考,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应用,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是助力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合理地将其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品质.
摘要: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认知态度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科注重探究与思考,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应用,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是助力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合理地将其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品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
物理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力为目标的学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力及科学品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探究活动的开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探索物理的起始阶段,教师要从探究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成长的角度注重探究能力的发展,以探究式教学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它的关键点在于“探究”,而主要核心在于“自主、探究、合作”,也就是说,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通过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合作研究,更好地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及认知,从而不断发展学科能力.所以,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一定的开放式体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综合性.探究式教学也是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途径,它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灵活地开展学习,并且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在探究操作中不断发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从而促使学生客观、严谨、认真地对待知识,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探究式教学是符合学生能力发展需求的,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识物理的重要时期,此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融入物理课堂是十分重要的.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它让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更加自主,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融入度和探索力.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仔细研究探究式教学的路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物理能力.
2.1利用趣味问题,激发探究动力
兴趣是探究的关键驱动力,学生如果对物理知识有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就能自发、自主地去深入了解和挖掘,就能有效地提升物理探究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也是促成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喜好追问,同时也热爱探讨问题,所以这就给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在探究前先利用趣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同时在思考和探讨中不断发掘物理的趣味性,如此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自主开展学习.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为例,声音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元素,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有着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学习声音有关原理时,由于声音的特殊性,学生不容易抓住其本质,由此就容易感觉枯燥,从而降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几个趣味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激发探究意识.比如“雷雨天,我们常常看到闪电后再听到轰隆的雷声,这是为什么呢?”“在防空洞中我们能听到自己的回声,这是什么原理呢?”“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等.通过这些趣味的问题,学生就会从生活经历出发,去认真思考声音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难发现,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挖掘和探究,很容易想到声音与光之间速度的差异,体会到自然界中声现象的独特魅力.由此,学生对声音就有了直观地了解,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去研究有关声音的现象和特点,由此激发出他们的探究动力.
2.2融入多样情境,提升质疑能力
初中学生虽然有较好的抽象和形象思维,但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他们仍然很难直观理解,必须借助一些可视化的过程才能有效吸收.可视化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更细致地理解物理原理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结果,给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这也正是科学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而情境体验就是将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现实可见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直观地、可视化地理解物理现象,所以它是探究式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可有效地在课堂上融入多样情境,让学生能直观地深入物理现象去了解、去思考,并发现其中的困惑,提出质疑,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教学为例,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折射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用可视化的情境来为学生呈现,让他们结合情境来深入理解和探究光的折射原理.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演示情境,用玻璃杯、水以及筷子等,让学生在课堂直接观察折射前与折射后的视觉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并思考光折射现象中光的方向.然后用多媒体等技术向学生展示筷子在水中折射后的几种可能的光线走向,给学生质疑和批判的契机.学生经过探讨、思考,并提出自己认为对的走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选择其中一种线路,也可能会否认所有线路,提出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深入思考、验证,激发他们质疑和批判的能力,促使探究思维进一步发展.
2.3开展探究挑战,实现合作提升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自主、合作与探究.在提升自主能力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探究去深度挖掘知识的奥秘,在合作过程中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所以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和探索思维逐步增强,他们在学习时渴望用挑战性的活动来充实课堂.所以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让他们能在合作中主动思考、灵活探索,在合作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科学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学为例,透镜是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物理工具,根据它的形状、弧度的不同,它可以发挥多种不同的光学作用.那么凸透镜、凹透镜等到底有怎样的生活应用呢?它们对光传播的影响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利用较为有挑战性的主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合作,以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科学研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以“自制凸透镜仪器”为主题,让学生分小组选择生活中凸透镜应用的一种工具,然后尝试分析其中的原理,并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原理重现.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他们需要合作探讨,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应用途径,然后搜寻材料共同制作简易的望远镜、眼镜、投影仪等.在探究过程中,能有效地提升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在合作中会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同时促进合作技能的提升,更好地发展科学态度和能力.
2.4有效总结反思,促进深度探究
总结反思是探究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探究主体环节的有效补充,是学生进入深度探究的必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后对于物理知识和现象往往是浅表层面的理解,这种理解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不加以交流、总结与反思,就很有可能使之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降低探究效果,这不仅无法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甚至还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去实施探究式教学,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反思总结,在思想的碰撞和质疑中不断激活深度思维,发展深度探究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学为例,物体的沉浮不仅与其自身重力有关,也与承载的介质的密度有关,所以并非所有的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都表现出相同的沉浮状况,而这些需要学生在实验或者探索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其原理.如果只依靠学生自己自主探索而不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那么学生就只能理解其形,而不知其义,所获得的知识往往就十分片面.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他们深入反思和总结,利用阶段性的反思总结推动探究的逐步深入.比如学生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状况和条件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能产生浮力的介质是不是只有水?由此,学生就会进一步拓展思维,尝试其他不同的液体,继而在多种液体的沉浮状况对比下,学生再进一步总结和分析.
2.5结合生活实践,发展综合素养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研究生活的自然科学之一.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理论来解释,很多行为都可以借助物理原理来开展,所以,物理教学本质上就是不断了解生活、探索生活的过程.物理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并非局限于书本的探究,而是可以拓展到生活维度,用生活实践项目来促进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生活实践不仅给学生深入了解物理的契机,也给学生应用物理原理的平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的生活实践活动,立足于生活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探究机会,由此让学生不断在实践中探究提升,发展综合素养.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为例,杠杆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起重机、剪刀、独轮车等都应用这一原理,在杠杆原理的辅助下,人们生活中的很多行为就变得省时或省力,所以,对杠杆的探究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理解生活,加强对生活科学的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杠杆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比如以杠杆原理在剪刀中的应用为实践目标,让学生分析不同剪刀的应用,探究剪刀不同设计对力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实验、交流、验证,最终给出生成性报告,明确不同剪刀应当用于哪种生活用途,以及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在这样的生活实践项目中,学生深入生活去开展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从思考、交流、探索活动逐步发展到生成活动,形成体系化、综合性的能力培养过程.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下,学生就可以充分融入生活,不断发展物理综合素养,提升综合品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教学必然走向以深度、探究、自主为目标的方向,新时代的教育尤其注重以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寻求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探究式教学不仅具有探究和自主的特点,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应用发展深度学习的能力,所以它符合物理学科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用趣味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动力,用情境发展学生的质疑思维,用合作探究促成学生的综合能力,用总结反思提升探究的深度水平,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形成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运用中有效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鹏.基于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为例[J].物理教师,2018(10):34-36.
[2]郑鹏凯.试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海探航,2019(07):25.
[3]白孝忠.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以“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1(01):5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