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开放性教学策略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开放性教学策略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4

2024-02-22 10:49:1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开放性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开放的课堂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中适当开放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兴趣盎然.文章从课前准备、导入新课、例题教学、练习题教学、课堂小结、作业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开放性数学教学的设置策略.

  摘要:开放性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开放的课堂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中适当开放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兴趣盎然.文章从课前准备、导入新课、例题教学、练习题教学、课堂小结、作业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开放性数学教学的设置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开放性;教学策略

  1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家庭结构复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这给初中的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进而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适当进行开放性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农村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思考,并将自己在教学中所采用的策略提出来,与同行一起探讨.

  2关于开放性教学

  2.1开放性教学的含义

  在教学活动中,人们把各种教学要素合理组合,使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范型性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便成为一种教学模式[1].开放性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想方设法进行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活动中,生生之间探讨,师生之间交流,在充满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2开放性数学教学的作用

  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课堂中适当进行开放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首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激励学生去主动探索,同时也打开了知识宝库的钥匙——勤学苦思;其次,恰当的开放性教学,能够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共同提出和探索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

  在开放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利用问题激励不同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不但能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提升,还能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收获.教师设置开放性问题,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的学生能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由于大多数农村学生不善于思考,教师在设置开放性问题时,还应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解题策略方面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展现自我风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开放性数学教学的设置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时为求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取向,而非特别限定的某种教学方法[2].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总体把控和课堂中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和调控,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师生产生共鸣的行为.

  一节好的数学课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戏剧,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享受成长乐趣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些回味思考的余地,让学生体会无尽之意.进行开放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其好奇心,开拓他们的思维力,培养其自主创新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1在课前准备时设置开放性问题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知识的疑惑点,教师应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师生共同攻克重难点.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同类项的定义,课前安排学生准备一张小卡片,并写上:“一个只含字母x,y的五次单项式”,这样学生写出了各种各样的单项式,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写的结果,同时教师结合同类项的定义,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做“选朋友”游戏,把同类项归为好朋友.这样的活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掌握了同类项的定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更加愿意与老师互动.

  3.2在导入新课时设置开放性问题

  开放的情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如在学习“角”时,首先展示动态旋转的各种角的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借助三角尺你能画出哪些角度?进一步提出:如何利用两块三角板画出15°的角?你有哪些作法?带着这个好奇心,让学生走进角的世界.学生很容易画出30°,45°,60°,90°的角,对于15°的角,学生提出了多种方案.

  这样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问题有坡度,集“教路”和“学路”于一体,这时候的课堂,学生有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疑问与好奇将会带动学生对本节内容主动思考、交流、讨论、探索以及知识技能的重新建构等.

  3.3在例题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例题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好的例题设置,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并通过思考能够巩固相关知识,因此例题的选择要具有知识性、示范性和综合性,并渗透相关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教师对每一个例题都要精心筛选,例题重在思路的展示与方法的提炼.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教学目标设置例题,抓住典型例题,像解剖麻雀一样,揭示相关的解题规律.在例题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条件与结论的开放,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教材中给出这样一道计算题:计算(x+2)(x-2).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平方差的公式结构,你能够进行哪些方面的拓展?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3.4在练习课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

  学生做数学题是为了发展数学能力[3].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可惜的是,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练习课中所用的题型比较陈旧,难以达到满足各类学生练习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练习入手设置开放题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A(1,0),B(3,0),C(-1,8),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3.5在课堂小结时设置开放性问题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上一堂好的数学课,就像写一篇赏心悦目的好文章,课堂上除了要有“凤头”和“猪肚”,更要有“豹尾”的精彩.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中,让“豹尾”奋力一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位初中的数学教师,在课堂小结中,要进行精设计,巧安排,使不同程度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系统地归纳数学的知识,启迪学生进行思考.

  在学习“投影与视图”时,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的三种视图描述出基本几何体的形状,发现、感受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的形成,以及可见轮廓线和不可见轮廓线画法的区别与联系.在这节课结束时教师说:“苏东坡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东坡观察庐山的思考方法,对你今天学习视图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在结束时引导学生再次经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深刻体会到通过视图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转化的方法.

  3.6在作业的布置中设置开放性问题

  农村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对于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做到分层次布置,在“作业超市”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形式上可多样化,活用知识,引导完成一些易操作的研究性作业.

  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几何图形的一些应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提出问题:每年“双十一”都需要很多的快递盒,你知道快递包装盒是如何制作的吗?请根据正方体的模型,对它进行展开,有多少种的展开图?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制作一个正方体盒子.这样的作业,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使之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能让学生领悟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空间想象力,为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这样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培养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基本技能,而且能够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这种分层次作业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意,有一定的创新性,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在教学中,课后作业的设计形式要灵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数学,更愿意学习数学.

  笔者认为,十几年来的农村数学教学摸索与实践,不但促进了自身专业成长,更促进了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面对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必须要静下心来,安心扎根农村,用心去探讨,积极挖掘学生内在的有效学习的潜能,不断摸索适合农村学生实际的教与学的策略,使学生更好地学、更有效地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教学的探讨,有利于农村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利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再平.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夏大良.关于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再探索[J].科技展望,2015(25):183.

  [4]张天宝.实施开放式教学策略,打造灵动有效的课堂:开放式初中数学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6(S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