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以问辅读,轻解语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论文

以问辅读,轻解语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论文

3

2024-02-19 09:51:57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作为课堂知识传递、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实发挥有效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现状,从问题的准备、问题的呈现、问题的反馈等角度入手,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切实改善“教”的方法,用好“教”的艺术,以问辅读,轻解语篇,旨在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质量,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摘要

  作为课堂知识传递、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实发挥有效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现状,从问题的准备、问题的呈现、问题的反馈等角度入手,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切实改善“教”的方法,用好“教”的艺术,以问辅读,轻解语篇,旨在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质量,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篇教学   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生命的源泉。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关乎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反映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有必要主动提升自身的课堂提问技能,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辅助学生轻解语篇,形成深刻的语言学习认知。

  一、有效提问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要探索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就要明确何为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何价值。

  (一)有效提问的内涵

  有效提问是教师按照英语教学目标,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适切的方式提出的,对学生解读英语文本、获取英语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自身思维有促进作用的问题。有效提问表现有三:一是教师提问行为是有效的;二是问题的作用性质是有效的;三是问题的反馈、评估是有效的。只有符合这三个特点,课堂提问才能发挥其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提问的应用价值

  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师在推进英语教学活动时,积极转变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能力与素养,提升其学习引导与服务能力,做好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而提问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的重要方式,有效提问在语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学习提供可行的路径,促进语篇教学课堂的转型,让学生经历英语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深入分析语篇内容,全面吸取知识,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image.png

  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基于有效提问的三大表现,笔者细分有效提问的实施步骤,从问题准备、问题呈现、问题反馈三个阶段入手,提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精心准备,锤炼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需要精心准备的。在语篇教学活动推进之前,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基础之间的差距确定引导性问题,并从类型、水平、难易程度等多个角度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基于学生的特点预设问题答案。只有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才能设计高效的课堂提问,解决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助力学生成长。

  1.钻研教材,把握学情

  教材是推进教学活动的物质依托,学情是推进教学活动的现实保障。在准备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时,教师首先要分析英语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能力基础,推敲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指向,从多角度入手,设计具有思维引导性的课堂提问。

  例如,在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下册“Welcome to my new home!”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问准备期间,教师基于本单元内容,主要借助带领朋友参观新家的主题情境,展开房屋结构、家具设施等相关词汇,以及There be,What is in the...等句型的教学。基于四年级学生的英语词汇、语言累积量较少,全英文对话难度大,但对家庭环境较为熟悉这一现实状况,教师可以设计提问:“If you bring new friends to your home,what would you introduce?Can you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your livingroom?”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展现“借助图片介绍我的家庭”任务情境。继而,以课时训练情境为依托,运用包含重点句型的提问“What is in the picture?”引入课时新词学习及重点句型问答训练,以问题分解引领学生完成词汇及句型学习任务。接着,教师提出问题:“How is Li Yan’s bedroom different?”以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时语篇内容的自主阅读与解析,为学生解读语篇内容搭建支架。

  在本课题中,教师设置的提问虽然简单,但突出了课堂的重点与难点,较好地把握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引发了学生的疑问与思考,进而带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课时重点知识与新知识展开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新知。

  2.归类分析,有序排列

  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语篇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学习与训练过程。在准备语篇教学提问时,教师既需要基于教材、学情,立足核心素养设计展开发散式提问,也需要在课堂问题设计结束后,对所有的提问进行整理与分析,确定提问的类型,并按照教学推进顺序或难易程度有序排列。除了确定问题的类型,教师还要对教学方案中各类问题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各类问题的占比,结合实际学情评估问题设计的科学性,确保语篇阅读教学难度与学生能力特点具有一致性。

  以“Welcome to my new home!”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第一课时中提到的问题,教师将问题“If you bring new friends to your home,what would you introduce?”归为导入式开放提问,难度两颗星;将问题“What is in the picture?”归为一般性浅层提问,根据图片中是否含有陌生词确定问题难度在两颗星还是三颗星;将问题“How is Li Yan’s bedroom different?”归为推理性提问,问题难度四颗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既要读懂教材语篇,又要自主思考,找到李燕房间与自己房间的不同之处,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3.预设答案,心中有数

  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个体,面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在准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基于教材、学情做好问题设计及归类分析工作,科学建构、合理排列课堂问题串,又要仔细研究具体的问题,推测问题提出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想出应对之策。

  例如,在提出“What is in the picture?”这一问题后,学生可能会因为不知道如何以英文表述图中物品而“卡壳”,此时教师需要在设计课件时,加入图中相关物品的英文名称。学生也可能会在回答时只答单词,不用句型,此时教师需引入“There be”例句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掌握What’s in the...句型的英语作答方式。在完成相关知识学习及教学任务后,学生在与老师对话时,仍然可能出现作答错误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

  (二)精心设计,优化呈现

  问题呈现阶段即课堂发问阶段。发问是一门艺术,要保证提出问题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教学嗅觉,在恰当的时机,以灵活的、多变的形式提出教学问题,进而有效引思。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隐藏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下的。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活动推进期间,教师可借助短视频、简笔画、教材插图、生活场景图等相对直观的教学资源,构建问题情境,营造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进而基于情境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例如,在“I went to Sanya for my holidays”语篇阅读教学活动推进期间,教师先展现“stay at home”“enjoy the moon and stars”“go to the beach”等多幅场景图片,以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holidays?”接着以问题带动学生回忆生活经历,带动学生完成发散式联想与思考,进而正确运用所学句型回答问题。再之后教师告诉学生高伟和Kate正在进行关于假日活动的谈话,并邀请学生一起聆听对话,说说高伟和Kate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以问题导入文本阅读。

  2.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问题的提出时机影响着问题的呈现效果。在语篇教学活动推进期间,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变化,抓住变化的时间点,适时提出问题,以确保问题的有效性。

  例如,在“I went to Sanya for my holidays”语篇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语篇了解了高伟和Kate的假日生活。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包含人物、场景及介绍假日生活的对照表,然后提问:“Why doesn’tKate need to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中外节日文化的不同之处,并趁机渗透春节的相关文化与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基于学生的思维与知识基础设计具有延伸性、拓展性的提问,教师有效挖掘了教材语篇的文化意识养成教育价值,助力学生对教材语篇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

image.png

  3.多法提问,灵活应答

  单一的提问方式会让整个语篇阅读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保证问题的有效性。在语篇教学活动推进期间,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课堂提问方法,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的新鲜感。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I went to Sanya for my holidays”语篇内容时,教师使用了以下提问方法。

  (1)针对全体学生的集体问答

  在课堂伊始,教师以多幅插图引入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假期是怎么度过的。以自主作答的形式,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顺利引入新短语、新词语,在对话互动中渗透基础知识教学。

  (2)针对单个学生的随机叫答

  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相对具体,回答难度不高。课上,教师借助希沃白板的随机提问功能,选取学生作答,并利用计时功能计算学生的答题时长,统计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及答题时长数据,为后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点评做好铺垫。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变化,判断学生的答题意愿、答题能力,确定是否追问。例如,提出问题:“What did Gao Wei do during his vacation?”教师利用多媒体随机选到尖子生A同学,因为这个问题对A同学来说毫无难度,故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次提问:“What may Gao Wei and his family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以更有难度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深度思考,确保课堂提问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散思维。

  (3)针对学习小组的情境问答

  小组学习是语篇教学活动的主要推进形式之一。在英语语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设计综合性、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系统、开放的探究。例如,在“I went to Sanya for my holidays”语篇教学活动中,教师展示中国旅游地图,设计问题:“Do you talk about holidays with your friends?What would that be like?”引入对话表演任务,让学生根据图示自主收集资料,在设计对话的过程中迁移语篇学习所得。

  (三)以生为本,有效反馈

  反馈环节是影响提问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语篇教学活动的推进期间,教师需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高效推进课堂反馈环节,以反馈促进课堂问答互动深入化,助力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升。

  1.耐心等待,预留思考时间

  有效提问能启迪学生思考。在语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后,教师需耐心等待,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修改、调整个人答案,完善个人思维结构。例如,在“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语篇阅读中,教师设计高阶提问:“Do you like PE best?Why?”在回答该问题时,学生需要在脑海中思考自己喜欢体育的理由,并将这些理由串联成句、成段,正确运用所学词句清晰表达,这一过程也需要充足的时间。

  2.及时评价,强化引思价值

  有效提问需要及时反馈。在课堂问题提出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评价,以有效的评价强化问题的引思价值。例如,评价学生回答“Do you like PE best?Why?”这一问题的表现时,教师可以从语言准确性、逻辑清晰性、内容真实性、情感充沛性等多角度入手,审核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时长和答案,使用肢体语言及口头语言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增值性评价,以指向学生成长的及时评价助力学生个人能力及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是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质量的合理方式。要达成有效提问目标,以问辅读,轻解语篇,就需要教师分阶段提高自身的提问技能,做好问题准备、问题呈现、问题反馈等各项工作,从多角度入手,强化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旭.小学高段英语语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英语教师,2021(19):99-101.

  [2]刘毅玲.情境交融,注重实效——基于故事教学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J].校园英语,2020(8):163.

  [3]鞠春燕.优化提问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5(23):94-95.

  [4]王海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诊断报告[J].教师,2014(3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