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遵循学习规律,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论文

遵循学习规律,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论文

3

2024-02-18 13:50:1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创新的重要方面,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升提供了教学指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其中就包含“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组织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从整本书的阅读中获得精神世界上的成长。

  摘要:“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创新的重要方面,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升提供了教学指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其中就包含“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组织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从整本书的阅读中获得精神世界上的成长。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习惯,新课程标准,阅读兴趣

  一、新课程标准下“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求

  (一)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师要依照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要求来设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小学生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等等。在明确这些总体要求后,教师还应详细分析、准确把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整本书阅读目标。要从思想、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角度来确立综合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推荐的书目阅读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从而提升语言素养。

  (二)正确的阅读教学指导

  通过研究新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活动,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意识,让学生学会使用精读、略读等多种方法来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因此,在“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过去只重视学生阅读量、不重视学生阅读方法学习的教学问题,结合学生在不同学段的阅读能力成长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整本书阅读方法,让学生可以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的阅读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兴趣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基于“快乐读书吧”中的文本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童话故事、小说、散文等各种文体的特色,真正让学生爱上阅读,意识到阅读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能够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阅读意识。

  (四)多元的阅读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去体验、感悟和理解,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来进行评价,而不只是对学生的记忆程度、阅读量进行评价。教师应当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进行反馈,让教学评价真正反映出学生在智力、能力、兴趣、思维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从而切实发挥出教学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1111.jpeg

  二、当前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计不够合理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快乐读书吧”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目标设计不够清晰、合理的问题,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受到“考试重点”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单篇阅读上,在“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设计上则略显粗糙,往往会给学生布置较为简单、宽泛的任务。并且,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不能以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在“快乐读书吧”中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也无法判断学生的阅读成果如何,导致了教师对“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目标设定缺乏导向性依据。

  (二)阅读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在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大多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书籍的思想、内容进行模板化的分析,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沉浸到阅读中,影响了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学生的阅读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和一般的文本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读写结合、改编、制作角色卡片等,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日常阅读活动,并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进而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习惯,只有很少的学生可以坚持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要求下才会去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对整本书阅读的抵触心理比较强烈,这也是导致学生的阅读质量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四)家长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阅读环境

  和篇幅较短文章的阅读教学不同,“快乐读书吧”强调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因此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家庭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但实际上,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阅读活动,不积极参与亲子阅读,导致学生在家中没办法进行专注的阅读以及情感上的分享,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实施对策

  (一)依托单元要素,明确整本书阅读重点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师要注重遵循层次性和连续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从而促使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本推荐书目所在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来帮助学生规划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向,如此,能让学生小学六年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最终,教师将借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并有效保证了阅读的连续性、针对性。

  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板块中为学生提供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通过分析,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整本书时,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会童话这一文体中所特有的丰富想象,从而保证学生单元学习的完整性,并且让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其他的文本中,以此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实施任务驱动,推动学生深度阅读

  任务驱动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指教师对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给学生布置一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探究中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快乐读书吧”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深化,促使学生真正读懂、读透,从而取得更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比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教学中,单元语文要素为“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结合这一单元的内容特点以及语文要素,在学生阅读“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书目时,教师可以实施以下的任务驱动。任务一:对单元中的四篇课文进行整理,感知寓言的独特魅力,探索理解寓言故事寓意的多种方法。任务二:使用从课文中学习的寓言故事阅读方法来探索“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书目,即先阅读寓言故事中的内容,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再去体会其中的道理,之后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会来进一步深刻地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哲理。任务三:在寓言故事的阅读过程中,制作阅读记录卡,整理自己在寓言故事阅读中的收获。任务四:整理单元文本阅读以及“快乐读书吧”推荐文本阅读中的收获,总结适合自己的寓言故事阅读方法。

  这四个任务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读懂寓言故事”展开活动,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并且让学生可以获得递进式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可以在任务的引导下将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应用到更加广泛的情景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可以借此获得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体验。

222.jpeg

  (三)强化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方法引导,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益。一般来讲,适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主要包含了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效率。

  精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针对某一本书或者某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对阅读内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不只是了解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略读则是让学生在不错过关键信息的前提下去进行快速的阅读,要求学生的速度,同时也要求学生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提升。浏览则是一种用来查找关键信息的阅读方法。在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书籍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重点部分进行精读,并且在其他部分的阅读中灵活使用浏览和略读的方法,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来读懂整本书,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制定阅读计划,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和学生的单篇阅读不同,需要学生去制定一个比较严谨的阅读计划,有规划地来推进自己的阅读行为,从而让学生的阅读目标最终落到实处,同时让学生在计划的执行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计划的制定,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阅读计划。

  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导读课,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版本的《西游记》篇幅有多少、整体的阅读时间有多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共同来制定一份合理的阅读计划。在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阅读中的细节,包括哪些篇目需要进行重点的阅读、阅读的目标是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制作出哪些成果等。如此,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形成整体的规划,有助于学生的高效率阅读。

  (五)丰富阅读体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让学生枯燥地开展阅读活动,而是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全程参与整本书的阅读活动。

  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制作角色卡片的活动,让学生在书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为其制作角色卡片,使用绘画、语言描述的方式来介绍这个人物。在学生完成了角色卡片的制作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展示自己制作的卡片,让他人看一看自己制作的卡片是否可以真正体现出这个人物的特征,促使学生认真观察人物的特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合作,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书中的一个故事,讲述给家人听,并且向家人介绍故事中的寓意,从而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总之,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联系阅读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包括诵读小竞赛、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等,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优化评价方式,展现学生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本书的阅读。同时,教师也要丰富评价的主体,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手段,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引导。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快乐读书吧”教学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参与持续性的、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经过教师的设计和引导,“快乐读书吧”将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愈发丰富,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教师要积极改进“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倪佳妮.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2):77-79.

  [2]王心舟.浅析“快乐读书吧”的阅读策略[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2(3):32.

  [3]黄焕娜.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价值观[J].文学教育(下),2023(2):95-97.

  [4]赵旭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路径[J].第二课堂(D),2023(2):37.

  [5]李诗烨.基于统编版小学教材整本书阅读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