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三数学复习 例谈 “ 双减 ” 落实论文

2024-01-29 10:25:23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从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到“双减政策”的颁布,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新型教学模式,高效创新课堂,不仅把改革落到实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从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到“双减政策”的颁布,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新型教学模式,高效创新课堂,不仅把改革落到实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高三复习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此“双减”政策实施.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1],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倘若只是“题海战术”,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不求甚解.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全国新高考1卷数学题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难”,试题立意新颖,不为题海战术开方便之门,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导向功能.这再次验证了基于“双减”背景之下,科学地进行课程安排和设计,创设出自由主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是现今高中数学课堂变革的主要方向.高三复习阶段,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如何将复习课上得“有意思”而不是简单地刷题讲题,如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把握是所有高三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三节高三数学复习公开课为例,对高效创新课堂的实施进行深入分析,感受双减政策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落实.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以阿基米德三角形[2]为背景,教师通过问题导学法[3]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截取课堂导入的一个片段进行呈现,教师尝试让学生改编题目,将研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思考问题,发展创新思维,从特殊到一般,逐步归纳出结论,让学生更加深度地理解知识.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教师先以圆中的最值问题、定值定点问题让学生展开开放性探究,为问题2椭圆中的定点问题做铺垫.问题2以Fregier定理[4]为背景,通过展示学生思路,培养“目标”意识,比较直线的横截式和斜截式设法,优化计算,从特殊到一般,先猜后证.最后由于时间关系让学生课后思考探究更为一般的情形.利用开放性的设问,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动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教师展示部分题干,引导学生开放性探究,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让学生感受归纳法的应用,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三位老师都在教学中尝试开放性探究,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针对高考试题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优化课堂模式,以问题导学法渗透数学思想,适度发展创新,坚持育人导向,加速理念落地,形成稳定体系,强调学科特点.在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夯实必备知识,推进开放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基于情境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应用为导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创新思维,综合考查核心素养,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不再只是供传授的经典,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使用教材的主人,更是新教材和新教学智慧的呈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课堂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在高三数学总复习过程中,试卷讲评课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样试卷讲评也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再建构的过程[5].学生在高一高二已经对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打造高效的创新课堂,这是基于教材、基于知识的再开发和再创造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陈熙春.名题恒久远,经典永流传:2021年全国乙卷(理)第21题的源与流[J].中学数学月刊,2021(10):59-63.
[3]沈红莲.基于“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1(42):83-84.
[4]任栋.Fregier定理的多种证明[J].素质教育,2015(18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