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2022年广州中考数学卷第25题的解法探究及启示论文

2022年广州中考数学卷第25题的解法探究及启示论文

26

2024-01-03 09:33:2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广州中考非常重视对学生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2022年广州中考数学第25题的第(2)问第2小问就非常好地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通过从多方面认真探索它的解法,体会广州中考的考点,以便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摘要:广州中考非常重视对学生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2022年广州中考数学第25题的第(2)问第2小问就非常好地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通过从多方面认真探索它的解法,体会广州中考的考点,以便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关键词:2022年广州数学中考题,几何动态,数学核心素养,几何最值,“三会”

  1考题呈现

  (2022年广州市中考数学第25题)如图1,在菱形ABCD中,∠BAD=120°时,AB=6,连接BD.(1)求BD的长;

  (2)点E为线段BD上的一动点(不与B、D重合),点F在边AD上,且BE=3 DF.

  ①当CE⊥AB时,求四边形ABEF的面积.

  ②当四边形ABEF的面积取最小值时,CE+3 CF的值是否也最小?如果是,求CE+3 CF的最小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1111.png         22222.png                                      33333.png

  2思路历程

  分析鉴于求四边形ABEF的面积(记为S)的最小值和求CE+3 CF的最小值两个问题,明显第一个问题容易求,故我们先求当点E在何处时,S最小.

  设DF=x(0<x<6),则BE=3 x,

  ∴DE=6 3-3 x,

  ∴S△DEF=1/2DF·DE·sin∠EDF=1/2x(6 3-3 x)1/2=(x-3)2+222222.png

  ∴S=S△DAB-S△DEF=1/2AB·DB·sin∠ABD-S△DEF=(x-3)2+333333.png

  ∴当x=3,即点F为AD的中点时,S有最小值333333.png,此时BE=3 x=3 3=BD,即点E也是BD的中点.那么,究竟点E在何处时,CE+3 CF最小呢?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44444.png                                         55555.png

  3方法探究

  思路1验证法我们知道,当点F是AD的中点时S最小,观察图2,验证此时CE+3 CF也恰好最小即可.当点E为BD中点时,易证CE⊥BD,又F是AD中点,此时恰好CF⊥AD.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此时CE和CF同时为最小值,所以CE+3 CF也最小.此时可算出:CE=3,CF=3 3.所以CE+3 CF=3+3×3 3=12.思路2直接法即直接用参数x来表示CE+3CF,得到一个关于x的二次函数便可求出最小值如图3,分别过点C、E、F作BA或其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M、N,再过点F、E分别做CH的垂线,垂足为G、Y,则四边形FNHG为矩形此时,BH=3,CH=3 3,EM=444444.pngx,BM=444444.pngx,AN=AF=3,1/2 x,FN=GH=AF=3 3-1/2 x,FG=NH=AB+AN-BH=6444444.png x,CG=CH-GH=444444.pngx,EY=MH=MB-HB=x-3,CY=CH-YH=3 3444444.png x

  ∴CE+3 CF=EY2+CY2+3·FG2+CG2代入计算得CE+3 CF=3(x-3)2+9+3(x-3)2+81≥3+9=12

  ∴当且仅当x=3时,CE+3 CF的最小值为12.思路3构造法1题目出现了CE+3 CF,关键是构造3 CF,然后设法将3 CF和CE拼接起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以BD为边作等边△DBP(如图4),在DB上找点G,使DG=BE,连接GP,CG,易得CG=CE.∵BE=DG=3 DF,DP=DB=3 CD,∠CDF=∠PDG=60°,∴CDF∽PDG,∴PG=3 CF,∴CE+3 CF=CG+PG.

  ∴当C、G、P共线时,CE+3 CF有最小值CP,然后求出CP长度即可.构造法2为了得到CE+3 CF,既然可以构造3 CF,当然也可以将CE+3 CF变成3(CE+CF),通过构造CE来解决.将△CEB绕点E边缩小3倍边逆时针旋转150°,得到△HCK(如图5),则∠KCD=90°,CH=CE,CK=CB=2 3.∴K为定点,∠HCK=∠ECB为定角,∴点H的轨迹为线段.连接DK,易证∠CKD=60°,∠CDK=30°,DK⊥DA,且DK⊥KH,

  ∴KH∥AD.

  ∴CE+3 CF=3(CE+CF)=3(CH+CF).

  ∴当F、C、H共线且CF⊥AD时,CH+CF最小.下面只需求出CH+CF的最小值即可.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利用tan60°构造PC=3 CF如图6所示,通过求出点P的运动轨迹进行解答.思路4利用余弦定理在△CDF和△CBE中分别用余弦定理得:CF2=DF2+CD2-2CD·DFcos60°=x2+36-6x=(x-3)2+27,CE2=BE2+BC2-2BE·BCcos30°=3x2+36-18x=3(x-3)2+9,

  ∴当x=3时,CF有最小值3 3,CE有最小值3.

  ∴CE+3 CF有最小值为3×3 3+3=12.

  4考点分析

  本题可能涉及到的考点主要有:

  几何动态:点E的运动变化,导致点F的变化,而相应的CE和CF的长度也发生变化.找准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几何最值: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属于“胡不归模型”或者“阿氏圆模型”,如果套用这两个模型,就会误入雷区.它其实是一个拼接模型,拼接后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者“垂线段最短”.几何构造:涉及到3 CF,如何构造3 CF是关键.而构造时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相似是较好的选择当然也可以用三角函数构造或者构造3 CE(如思路3的构造法2).

  几何变换:在构造的过程中,对称变换、旋转变换是初中数学常考的考点,但利用相似变换去构造更加凸显解答此题的灵活性.作为部分数学较好的精英学生,研究此种变换恰好可以弥补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空缺.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解决三角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在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中,记住常用的特殊三角函数值,活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在解三角几何问题时有特殊的作用.

  5感悟与启示

  中考要求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能力.从2022年广州中考数学25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州中考非常重视对学生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平时教学要重基础.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数的生命线,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牢牢地打好基础,避免在简单的问题中出错.考前复习要提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大多学生在处理简单的几何题、运算题时毫无压力,而面对一些较难的综合题时便显得力不从心.问题在哪?他们经常是对简单的问题反复练习,而在难题上,经常是退却和自我否定的.因此,我们要告诫学生,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关键就是要认真细心、持之以恒地把难题做好做对,并在此基础上多吸收、多归纳、多反思.学有余力要提前学.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康老师提到:“高中的知识如余弦定理等在中考中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应该鼓励平时学有余力的精英同学,不应局限于初中的知识,还可以广泛涉猎更多更广的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这样就能站在一个相对的高度去看待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明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解读与教学启示[J].福建教育,2022(5):13-15.

  [2]李玲.发展智慧—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05):117-118.

  [3]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5):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