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论文

9

2023-10-10 17:23:49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传统学习方式与智慧化学习的融合,是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新样态。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令教与学的关系更协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提出,教师应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线上途径开展自学;要灵活调整课中教学活动,使之与课前学习相衔接;课余则应提供网络学习资源,促进延伸性与差异化学习。

  摘要: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传统学习方式与智慧化学习的融合,是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新样态。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令教与学的关系更协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提出,教师应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线上途径开展自学;要灵活调整课中教学活动,使之与课前学习相衔接;课余则应提供网络学习资源,促进延伸性与差异化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智慧化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加强线上网络空间与线下物理空间的融合,突破传统数学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是教育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的结果,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结合学科内在特质施教。本文以初中数学学科为关注点,探讨如何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与优势概述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的基本内涵是指两种教学渠道的混合,即将线上教学渠道与线下教学渠道相混合,这是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初中教学的突出特征。基于教学渠道的混合,则产生了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类型、教学媒介等要素的混合,教学样态更为灵活多元。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抽象性强,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改组教学结构,让教学围绕“学”的需求组织起来。线上教学渠道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支架。线下教学活动则可根据线上教学结果进行调整,进而提升课中师生互动效率。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31010172139.png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不同教学渠道的优势,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组合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规律,在线上和线下渠道有效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支架。

  1.依托线上途径,指导课前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一贯重视课前自学,但因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出现了线上教学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线上途径为学生提供微课和练习题资源,引导学生高效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建构基本知识。课前学习活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便于自学的资源。微课是围绕具体知识主题构建的视频教学资源,具有针对性强、时间短的特征,可在课前自学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针对课程基本知识创设微课,并使之以模块化方式呈现。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可以针对“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创设微课。微课分为“情境创设”和“概念引入”两个模块。首先展示以下生活情景:某房间矩形地面长为8m,宽为5m,现准备在地面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m2的地毯,令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宽度均相同。设所示宽度为xm,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微课中可提供语音提示,引导学生暂停视频进行思考、列式。然后,微课再展示列式、化简过程。最后,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界定常数值域。微课可同时起到知识呈现和学习指导的作用,助力学生知识构建。

  通过适时练习,检验学习成效。学与练相结合,是开展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学习之后适时开展练习,有助于知识巩固,而且可以让学生自行检验学习成效。课前自学环节的练习应与微课内容相适应,教师要对难度和题量进行合理控制。例如,针对“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主题微课,可让学生在观看微课后完成以下练习题: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bx+c=0 B.x2+2x=x2-1

  C.(x-1)(x-3)=0 D.-x=2.

  本题可考查学生是否能全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对学生是很有益的思维训练。学生要进行缜密思考,结合微课中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正确解答。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交答案后,教师可登录学习平台查看学生作答结果,明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2.对接自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实体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应与线上自学环节相对接,同时要发挥线下面对面沟通优势,促进知识落实与深化。

  第一,师生问答交流,深入了解学情。虽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课前练习结果了解学情,但是许多问题仍只能在课堂中暴露出来。教师可针对自学环节中的知识提问,通过答问质量判断学情。相关问题宜为开放性提问,以此考查学生真实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一节时,将教材的导入性问题和例1的内容放入微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求二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在这两个问题下,均通过已知的两点坐标求表达式。教师可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已知二次函数图像上两点的坐标就可以确定它的表式?”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微课中两个问题情境的抽象提炼,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验证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讨论,进而提升学生理解力。第二,基于既有经验,开展知识精讲。高质量的线下教学离不开知识精讲活动,教师要通过讲授促进学生理解核心概念,掌握重难点知识。课中的知识精讲也应体现与线上自学环节的关联,令二者构成环环相扣的链条。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一节时,学生在微课中通过学习例题了解了二次函数表达式的解法。但是,学生的知识只局限于具体的问题情境,对解题方法缺少概念化的认知。在讲授时,则要突出“待定系法”的概念。具体而言,可以引入更多例题。同时,在例题讲练过程中要凸显其中对待定系数法的用,让学生感受如何通过列方程组逐个确定表达中a、b、c的值。完成例题讲解后,可以让学生梳理用待定系数法解题的一般性步骤。线下教学内应体现深度,要能够让学生在线上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认识,了解数学学科中重要的思想方法。第三,创设任务驱动,课中共同探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知识。线下教学模块中要多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教师可创设任务驱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时,可以创设如下学习任务:请分类讨论,说说怎样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分别举例论证。本次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各小组可通过交流讨论完善思路,通过分工举出丰富的例证。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再引导生开展讨论,列出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的三种方法。线下开展教学时,要体现互动性,促进学习、思考与交流表达的融合。

  3.巧借网络资源,促进课余知识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课余学习提供了便利,让学生能够凭借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知识。教师可引入拓展型学习资源,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实现无边界学习。

  首先,推荐延伸性资源,丰富学习途径。互联网提供了海量资源,可以为主体教学提供补充。结束线下教学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互联网中的延伸性资源,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开展“二次函数”一章的复习课教学时,师生一起解答了两个关于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即由函数图象或与图像相关位置上的移动点引发的问题。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运用化归思想、极限思想,考验学生对函数问题的综合理解能力。因此,在复习课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推荐了慕课资源“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其中探讨了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线段问题、三角形问题、相似形问题和平行四边形问题,分别给出了例题和解答过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观看慕课,深度了解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其次,提供差异化作业,实现因材施教。线上教学途径的引入,让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学习资源,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束课堂教学后,可为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作业,支持学生异步发展。仍以“二次函数”相关复习模块为例,针对基础层学生可主要提供关于图象性质、求解表达式的作业,对中间层学生多提供关于二次函数应用的作业,对提高层学生提供“四点共圆”等较难的综合性题型。随后,教师再分别制作微课,分享给各个层次学生自学订正。教师也可选取有代表性的易错题,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教更好地适应学,进而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31010172153.png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了前沿的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样态,提升教学质量。在开展教学时,要把握好实施要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

  1.课程资源体系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要运用许多信息化资源,因此课程资源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注重甄别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化资源。与此同时,针对本班实际学情开发和自制资源,如微课、习题集等。开展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评估信息化资源质量,进而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库。

  2.线上线下相互衔接

  线上和线下教学渠道应当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具备整体思维,同时对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凸显二者的联系。开展教学实践时,则要灵活调整、随机应变,如根据线上自学学情调整课中教学内容,根据课中学习情况在课后提供差异化作业。

  3.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应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还应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有效使用信息化工具开展学习。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高效使用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根据个性化需求使用学习资源,有目标地管理学习活动。

  四、结语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巧用信息技术重组教学模块,优化教学策略;要注重处理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关系,使之围绕“学”的活动有效融合,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海鹏.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21):34-35.

  [2]汤懋杰,崔琳.大数据时代下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3):157-158.

  [3]台勤生.微课在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2(14):95-97.

  [4]孙抒文.轻智课堂,为高效教学插上翅膀—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2(20):1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