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深度学习能力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略论文

深度学习能力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略论文

10

2023-07-19 13:51:1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教育任务。文章提出深度学习能力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略,通过明确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方略的重要价值,以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数学教学活动多样化、深化教学评价方式为出发点,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教育任务。文章提出深度学习能力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略,通过明确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方略的重要价值,以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数学教学活动多样化、深化教学评价方式为出发点,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教学方略

  深度学习能力即学生在深度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并运用既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是促进学生形成深度学习思维、推动学生理解、分析评价既有知识并应用既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通过明确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方略的重要价值,探究深度学习能力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深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主体本末倒置,学生主体意识淡薄

  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为主设计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能力的养成,致使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切实落实,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形成实质性的认知,学习效果停留在表象。教学主体的本末倒置使教学由共同体变为单一体,师生间缺乏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互动,学生缺乏发表自我观点的机会,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教师主宰课堂环境的限制较大,学习主体意识逐渐丧失。

  2.教学形式固化单一,教学缺乏探索性

  教师以讲授考试相关内容、死记硬背重点知识、重复练习考试相关题型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过度教授考试相关知识,致使学生无法全面学习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失衡,数学课堂的探索性差,限制了学生知识深度应用能力及独立解题能力的形成。

  3.教学评价不客观,评价方法偏机械化

  由教师为主的教学评价未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学生在评价环节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此类教学评价形式缺乏客观性。同时,以作业及试题成绩为主的机械化评价途径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甄别,学生的情感态度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并未得到重视,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形成及发展。

微信截图_20230704151859.png

  二、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方略的必要价值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初中数学教学时,将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主体转变为师生教学共同体的方法,有助于将单向的数学知识灌输转变为多向教学互动过程,将教学话语权交予学生。同时,教师在引导深度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深度学习精神、学习情感及态度的关注及培养,有助于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与人交流合作、深度理解学习内涵、参与教学评价等能力的形成,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终身发展能力的核心能力及重要品格。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引导深度学习能力是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丰富数学教学活动、深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措施,规避了传统教学中通过机械化的知识讲解及记忆方式,以提升成绩、应对考试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教学弊端。教师注重以长远目光理解、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由现象抓规律,以深度学习的眼光将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三、深度学习能力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奠定深度学习基础

  深度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切实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深度学习能力引导下学生主体的实际内涵,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利用课堂知识趣味导入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以《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教师提出“同学们认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进而运用多媒体展示蝴蝶、中国结、脸谱等丰富多彩的图片,利用色彩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图片特征的相似点,进而为学生深度讲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联及区别,运用趣味导入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考动机。又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教学时,课堂上教师初步介绍学习内容后,创设帮助同学A在大讲堂中寻找朋友B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就此情境中如何确定朋友B所在位置的问题展开讨论,而后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推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及掌握,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丰富数学教学活动,强化深度学习条件

  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教师可以创设“数学知识交流会”等教学活动,通过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明确交流数学知识点的最佳时机,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转变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数学教学的多样性,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内容教学时,教师在开展交流会前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交流关键点,明确数学知识的交流动机为如何理解掌握平行公理及由此公理推论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如何利用同位角进行平行线判定。在明确交流动机后,组织有关探索直线平行线条件的数字知识交流会。交流会过程中,教师将交流会分为提出问题、破解问题、思路展现、分享感悟的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环节中,通过判断问题的基本结构明确有关直线平行问题的基本模式,在此过程中构建数学学习活动经验体系。

  3.深化数学教学评价,提升深度学习应用能力

  深度学习能力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尊心强烈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化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在进行数学教学评价时,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主动性,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是否能以数学语言表达知识思考过程作为教学评价标准;以师生互评,小组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以书面测试、课堂考查、活动报告及作业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为教学评价形式拓宽教学评价标准,注重教学主体的多样化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教学评价的深刻性,规避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刻性及实际应用性。

  四、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唯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的深度学习条件,注重教学评价的深刻性,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散数学思维,形成深入全面的数学深度学习能力,推动初中生的综合发展,提升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兵,方荣雁,戴希.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实践与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43(04):113-116.

  [2]杨学贵.初中数学课堂中利用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天津教育,2021(16):74-75.

  [3]陈梅.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6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