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PISA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研究论文

PISA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研究论文

14

2024-10-08 16:46:2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育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阅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广泛的阅读量和深入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国际性的评估项目,PISA提供了一个衡量学生阅读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标准。文章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教学案例,对PISA对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当前阅读素养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对相关测评策略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初中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育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阅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广泛的阅读量和深入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国际性的评估项目,PISA提供了一个衡量学生阅读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标准。文章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教学案例,对PISA对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当前阅读素养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对相关测评策略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初中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PISA;阅读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和学生阅读兴趣的多样性。因此,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测评策略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PISA作为国际性的教育评估项目,为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方法。PISA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为语文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一、PISA对初中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意义

  PISA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教育评估项目,在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素养的测评,PISA的应用对学生、教师和教育决策者都有深远的意义。PISA的测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决策者发现初中语文阅读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评估数据,教师和教育决策者可以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学欣赏、文化意识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传统和价值观,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教师在对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素养进行测评时,需要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的挑战

  (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词汇量以及阅读策略的运用等。这种差异导致语文阅读素养的测评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第一,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具备较高水平的阅读能力,能够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快速理解文本,而有的学生可能阅读速度较慢、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测评任务和评价标准,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第二,由于阅读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在测评中表现不佳,无法完全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这会导致评估结果对个别学生不公平,无法准确反映他们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在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要求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指导。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资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多样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多样化,涵盖领域广泛,如科学、历史、艺术等。这种多样性给语文阅读素养的测评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第一,学生阅读兴趣的多样性意味着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的偏好。有些学生可能对科学类的阅读材料更感兴趣,而对文学类的阅读材料缺乏兴趣。这使得测评难以涵盖所有学生的兴趣领域,导致部分学生对测评缺乏积极性,影响其真实水平的展现。第二,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测评应该包含多样化的文本类型和题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然而,这也增加了测评设计的复杂性,需要考虑如何平衡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频率和难度,以确保测评任务的公正性和可比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他们更广泛的阅读兴趣。受学生兴趣差异的影响,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PISA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的策略研究

  (一)认知策略培养与评估的融合模式

  认知策略包括预测、概括、推理、比较等,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中,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测评任务,考查学生的策略运用情况。评估的融合模式是指将认知策略的应用情况纳入测评的考查范畴。传统的阅读测评往往只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运用能力,而忽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策略运用。在PISA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任务或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的策略。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描述他们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使用的概括和推理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他们理解作品的帮助程度。

  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测评任务,要求学生阅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随笔,并回答相关问题。在开始阅读前,学生可通过预测策略思考文中可能包含的信息和观点。如他们可以预测文章会涉及鲁迅的童年回忆、社会变迁等主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推理策略来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可以根据文中所描述的事件、人物以及作者的叙述方式,推断作者对童年经历或社会现象的态度和看法。如通过分析鲁迅对旧社会的描绘和批判,学生可以推断出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现代进步的渴望。在阅读完成后,学生可以运用概括策略总结文章的主旨和重要观点。他们可以提炼文章的核心思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学生可以概括出该随笔的主题是鲁迅对旧时社会的回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呼唤。通过这些认知策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image.png

  (二)跨文化阅读素养的评价与提升策略

  跨文化阅读素养的评价与提升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来理解和欣赏跨文化文本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并提升语文阅读素养。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文化阅读的典型对象。通过对古诗词的测评,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跨文化阅读方面的能力,并设计相应的提升策略。针对跨文化阅读素养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估。一是理解文化背景,学生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测评可以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文化背景的理解。二是解读意象与象征,古诗词中常常包含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学生需要具备解读和理解这些意象与象征的能力。测评可以设计相关题目,要求学生解释古诗词中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三是欣赏文学艺术,古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学生需要具备对其韵律、节奏、意境等方面的欣赏能力。测评可以通过配对题、填空题等形式,要求学生对古诗词中的诗句进行欣赏和赏析。

  以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为例,在测评任务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春望》这首诗,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如杜甫的生平、唐朝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接着,教师可以设计选择题,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以评估学生对古诗词文化背景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解读意象与象征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诗中涉及的意象和象征的具体描述,如诗中提到的“烽火”“家书”等,然后设计填空题,要求学生解释这些意象和象征所代表的含义,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欣赏文学艺术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春望》中的具体诗句,要求学生欣赏其词语、意境之美。例如,教师可以选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要求学生描述其用词的美感及意境感受,探索这句诗背后的深刻思想。这样的测评任务能够评估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特点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三)合作阅读与个性化融合的测评策略

  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融合的测评策略旨在通过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匹配,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的阅读要求相对较高,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文言文阅读学习效率。在文言文阅读中,教师可以设计测评任务,要求学生分组阅读一篇文言文,然后共同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阅读理解,相互提供帮助和反馈,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个性化学习的融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测评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阅读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文言文材料。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及阅读反思,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论语》为例,其包含丰富的道德教诲和人生智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论语》中的一组对话进行阅读与讨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分析对话的背景和内涵,了解对话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身份以及话语背后的思想观点,然后讨论并解读对话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如对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学生可以一起分析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推测其含义和所要传达的思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对“吾日三省吾身”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问“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有哪些,并提供辅助材料和提示,帮助他们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与个性化测评策略,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并互相启发和补充,从而深入理解古代文化。

image.png

image.png

  四、结束语

  综上,PISA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深入探索测评的内涵和意义及针对测评现状的具体策略研究,教师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认知策略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佳丽.PISA阅读素养视角下的中考语文多重文本阅读测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2.

  [2]张小涵.基于PISA阅读测评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3]董立平.基于PISA的初中生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8):51-53.

  [4]陈海雯.基于PISA阅读素养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7):43-47.

  [5]寇笑歌,申宣成.PISA阅读素养视角下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