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高”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

“双高”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

16

2024-06-24 14:11:13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作为构建工程造价专业群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应具备新的建设思路。基于此,阐述建筑行业、专业群建设的现状,结合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进行实践探究,以提升专业群建设成效。

  摘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作为构建工程造价专业群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应具备新的建设思路。基于此,阐述建筑行业、专业群建设的现状,结合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进行实践探究,以提升专业群建设成效。

  关键词:“双高”;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正式启动[1]。《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而实训基地作为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旨在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打破校企双方的人才壁垒,实现资源叠加、优势互补。

  一、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建筑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年来,江苏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不断加快,把握住智能建造、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等机遇,对新型建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目前建筑工人队伍庞大,但整体能力较弱,学习培训渠道少,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难以掌握,产业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为加快培育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和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学锋建议,将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育纳入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鼓励院校在职业教育中多层次、多梯度培育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

image.png

  (二)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群发展现状

  2023年1月份,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顺利通过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验收,被列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这也对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建工学院”)推进工程造价专业群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将艺术学院原室内设计专业并入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形成以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造价咨询、施工、室内设计、装饰、管理等为着眼点来分设的五个专业,并形成以工程造价为核心专业的专业集群。工程造价专业群也应紧跟学校建设发展进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依托南通“建筑之乡”的区位优势,与江苏苏中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银龙建筑装饰绿化有限公司、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域龙头企业合作,探索共建高水平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不断调动校企合作双方积极性,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建筑人才。

  (三)建工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发展现状

  建工学院共配备建筑制图、工程造价电算、钢筋算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工程测量、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云等八个校内实训室,年使用情况在800—1200人次。除了满足专业课程实践需求外,还依托BIM云功能实训室建立了集培训、考证、咨询服务于一体的BIM信息技术社会服务平台。目前,实训室还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顶层设计不足。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基于单个专业开展,以专业为中心配套实训资源[3],没有从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和实践教学体系来总体设计实训基地,导致实训室功能单一。第二,缺乏情境教育环境设计。传统实训室建设内容的出发点是单一课程,是知识点,是理论知识的具象化,而忽略了实际的工作过程、工作岗位,使学生无法在职业工作场景中体会课程知识。第三,重建轻管。除了建筑CAD(Computer Aided Design)、Revit等软件操作课程外,部分专业实训室使用率低,实训设备陈旧,更新换代慢。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单一,主要负责实训室借用、软件招投标、排课等,缺乏对实训室集成化运行、行业发展、社会服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第四,校企合作单位参与意向不强。根据调研,建工学院校内实训基地没有校企合作单位的参与,这是因为建设年代早,且引企入校机制不够完善,利益分配错位。

  (四)建工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发展现状

  建工学院先后与江苏苏中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科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爱德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三家公司每年接收建工学院顶岗实习学生数12人/专业,接收毕业生就业数17人/专业,支持兼职教师总数为20人/专业。同时,建工学院聘任苏中兴资深造价工程师作为产业教授,每年为建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二、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建设意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要求,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探索建设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是促进高水平产教融合专业群的打造,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顺应专业集群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实现校内外学习实践无缝衔接,提高重点专业建设水平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三是加快建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进程,推动各项成果转化落地。

  因此,本文基于“双高”建设背景及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系统性地研究如何将产教融合真正落实到工程造价专业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中。

  (二)建设目标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以“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为理念,以场景化、数字化、开放化、系统化为标准,遵循“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的原则。

  (三)建设策略

  从专业群出发,基于建筑全过程,制定校内八大实训室整合计划,融入VR(Virtual Reality)虚拟仿真、智能建造、BIM技术等,引入企业项目,组建2—3个校企紧密合作的,集实践教学、技能竞赛、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五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群,探索校企共同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校企合作教材、课程实训体系的路径,完善更新实训室制度。

  制定校外实训基地遴选办法,基地类型需覆盖整个专业群,与校内实训基地配合使用,确保满足专业群核心专业课技能训练的需要[4]。制定双导师管理制度,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及毕业生留用率,积极探索开设“订单班”、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准入门槛,制定校外实训基地考核评价机制。

  三、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政行校企四元合作机制

  鉴于建工学院体量较小、产教融合工作成效还不够显著等情况,应建立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主导的四元合作机制。

  第一步,共建。由学院牵头,从企业规模、企业人员结构、过往校企合作成果等方面筛选出和工程造价专业与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四个共建专业组成的专业群高度相关的企业,打造利益共同体。校企双方是主体和受益方[5],通过共建校企育人合作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第二步,共谋共管。校企双方共建考核机制,制定四元育人考核评价办法。考核指标包括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成果数、产业学院成果数、开展职业培训数、“双创”项目数、合作满意度、与政府及行业联系紧密度等。根据量化考核,形成动态合作,合作效果优异的企业由学校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考核排名末位的企业考虑更新。

  第三步,共用共享。整合校企资源,以“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为理念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提供校内实训场地,引进企业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及工程岗位进行教学。如共建模拟招投标实训室,在全流程模拟招投标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

  第四步,实现共赢。校企合作育人平台趋于成熟后,会产生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学校加入,引起政府及行业组织重视,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助力企业获得产教融合国家优惠政策倾斜和组合式激励。

image.png

  (二)教学改革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做顾问,签订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协议。每学期或学年召开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讨论会,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新型建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构建理实一体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型建筑产业链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群基础课程—分专业核心课程—岗位实践技能课程”的渐进式课程体系,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认知实习—工学交替实习—跟岗、顶岗实习”递进式实习实践学习。采用企业实际案例进行项目化教学,教学内容对接专业核心技能和前沿技术,课程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并定期更新专业群课程结构、课程学时及学分分配方案、教学计划。行校企共同合作编制理实一体化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采用一图、一项目贯通,让学生真实参与建筑项目,掌握从决策到运营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获得感。

  第三,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制度。首先,出台实训基地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学院院长与企业负责人担任实训基地总负责人,划分二级责任清单,落实到每个专业教师及校外指导教师,助力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实训基地共享管理平台[6]。实训基地负责人定期分析平台数据,优化实训基地管理,实现数据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应关注设备维护情况、校内人员使用率、校外社会服务频次,实行实名预约制,增强人员责任意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应关注实践实习频次、数据记录。最后,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孵化功能。校内实训基于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和分析能力;校外实习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复杂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实习实践中,学生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加以钻研,通过组建社团,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等,为就业升学打牢基础。

  (三)打造校企混编教学团队

  外聘企业高工做兼职实训教师,引入先进技术、先进理念;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轮岗,发挥教师科研能力及教学能力,开展企业培训及产学研工作,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人员执业证书通过率,互利互惠。

  打造一支专业的实训中心管理队伍,对实训中心的条块进行梳理[7],针对实训设备维护、信息化建设、实训采购等业务定期进行培训,使实训工作不再边缘化,职称晋升通道多元化,提高岗位认同感和获得感。同时,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对实训基地进行日常精细化管理。

  综上所述,“双高”建设对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建设高水平工程造价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行业、专业群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建设目标及建设策略,提出以场景化、数字化、开放化、系统化为标准,逐步实现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依托政行校企四元合作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教学改革,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有所收获,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陈宇.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60-65.

  [2]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2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

  [3]高玉双.“双高”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路径研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为例[J].办公自动化,2023(4):29-31,49.

  [4]刘兆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村科技,2017(12):66-67.

  [5]蒋桃.高职药品生产与服务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2(23):8-10.

  [6]於磊,严元.“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新零售管理专业群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98-101.

  [7]张金良,魏常锦.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21(6):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