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法律论文 新形势下推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推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

1

2024-04-23 11:21:1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快速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 步提升。新形势下强调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 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 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对网络法治文化 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摘要: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公共生活的虚拟延伸,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建构社会主义文明 的重要公共平台。网络快速普及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 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色情泛滥等一系列网络公共秩序混乱的新挑 战。为此,国家明确作出“ 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和“ 加强网络文明建 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的重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环境部署,需要不断增强公 众的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强化网络法治的宣传和普及, 切实推动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网络法治,治理,文化建设,网络法治文化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快速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 步提升。新形势下强调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 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 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对网络法治文化 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 势,不断创新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加 强互联网领域的法律监管和治理,推动互联网行 业自律机制的完善,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要注重培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 法治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提供有力保障[1]。

  一、新形势下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

  ( 一 )法治文化的内涵

  文化脱离不开产生、发展的过程,是人类的 特殊创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法治文化是人类 在法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是法 治社会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 是在法治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随着实 践活动的深入进行而不断发展的一种具有实践 性和应用性的文化概念。同时,法治文化也是国 家、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依法治理 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体系、行为方式 的总和。

image.png

  ( 二 )网络社会的概念

  “ 网络社会 ”这个词汇准确描绘了当前社会 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社会现象和关系。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网络 社会 ”的概念逐渐演化、抽象,成了一个具体的 话题领域,这一层含义的“ 网络社会 ”与实体社 会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性。“ 网络 社会 ”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而兴起的,人 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交流和活动,形成了一种 新的社会结构和关系,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个“ 网 络社会 ”,能够更好地应对其中的挑战和问题,促 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2]。

  (三 )网络法治文化的概念

  网络法治文化是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通 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化手段,形成的一种以法治 为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它强调在网络空间内, 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业还是普通网民,都应当遵 守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保障网络安全,尊 重他人合法权益,以及推动公正、透明的网络治 理体系。网络法治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求加强网 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促进网络法治的教育 和普及,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强 网络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网络法治环境。它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公平、 正义、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促进网络技术和 互联网服务的健康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广泛 传播和实践。

  (四 )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网络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 要求。在推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法治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注重培养公民的法 治意识和素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实践,对实 现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不断创 新和完善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应对互联网 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确保网络空间的 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现状

  ( 一 )立法进程不断加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法治建设的需 求日益迫切。近年来,我国立法进程加速,出台了 一系列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如《 中华人民 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 法》等,为网络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针对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我国也在积极开 展立法研究,不断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在 加强立法的同时,我国执法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执 法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开展 专项行动、加强执法协作等方式,有力维护了网 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此外,随着立法进程的加 速,对网络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 律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这不仅保护了网民的 合法权益,也为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治 基础。

  ( 二 )宣传教育广泛普及

  我国高度重视网络法治文化的建设,通过宣 传教育广泛普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政府部 门加大了对网络法治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法治 讲座、线上线下法治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效 提高了公民的网络法治意识和网络素养。二是多 元化的网络法治教育内容,如网络安全、个人信 息保护、尊重版权等,已经成为公民网络行为规 范的重要指引,促进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三 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政府及相关机构推出了 一系列网络法治教育平台和应用工具,使得法治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化,极大地方便了 公众获取法律知识和资讯,提升了法治文化的普 及率和影响力。四是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网络 法治文化建设中,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渠 道 ,形成了正面宣传、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三 )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 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际合作 的不断深化,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首先,多国政府间的紧密合作促进了网络法 律体系的相互兼容和协调,为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其次,国际组织在推动 网络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制 定一系列国际标准和准则,为各国在网络空间的法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此外,跨国企业和 非政府组织也在网络法治文化的推广和实施中扮 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宣传 教育 ,增强了公众对网络法治的认识和支持。

  三 、网络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 )法治认知不足与法治意识薄弱

  在对待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的问题上,存 在一些消极的观点。一是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法律 文化思想在现代法治理念中的作用,忽视我国传 统法律文化对于当今的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借鉴 意义。二是片面强调传统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甚 至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建设对立起来, 忽略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也忽略 了法治文化的本土化特性。三是过于追求速度和 规模,而忽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特殊 性,认为引入外国的法律制度就能实现法治化, 却忽略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法治建设 的影响,无法使人民群众产生神圣的法治意识, 难以激发人民群众在网络法治文化建设中的激情 和参与度[3]。

  ( 二 )长效机制缺位与网络维权困境

  随着网络行为的日益复杂,网络信息呈现出   爆炸式增长,这使得传统媒体中的“ 信息洪流 ” 在网络上转变为“ 信息爆炸 ”。一是目前网络行   为的诚信规制尚缺乏长效机制,导致网络社会领   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侵犯了其他网民   的合法权益。二是由于网络的规模性、虚拟性和   信息可修改的特性,网络法治证据的获取和保存   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难以对违法行   为进行有效的制裁,影响了网络法治的进程,也   使得网民的权益在客观上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和   保障。三是部分企业对于网民信息的保护也不够   有力,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出卖或   泄露网民的个人信息,严重侵犯了网民的合法权   益,使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个人信息泄露   的侵害。

  (三 )法治宣传缺位及普及程度不够

  网络法治文化宣传及其载体缺乏创新,宣传   普及程度亟待提升。一是法治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方   式相对单一、落后,这导致宣传教育效果不佳,在   网络社会宣传中,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   形式较少。二是大多数宣传形式都采取“ 一刀切 ” 的方式,缺乏针对不同目的、不同受众和不同内   容的科学且精心设计的宣传形式,导致宣传形式   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网民多元化的需求,进而使法   治文化难以真正融入到网民的头脑和行动中。三   是虽然网络法治文化宣传的网页、微博、微信公   众号等设置了网民留言区,但不能根据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络法治文化宣传进行有效调整和改 进,缺乏互动性的宣传方式,难以激发网民的参 与热情,也难以提升网络法治文化宣传的效果。

  (四 )网络法治道德和群众参与不足

  当前,网络法治文化建设较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存在一定差距,群众 对于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参与度还不够高。一是随 着网络社交的普及,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如谩骂、 欺诈、侵权等现象频发,反映出部分网民缺乏基 本的网络道德和公德意识。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 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这一问题。二是网络 素养是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在 网络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对青少年 的网络素养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体系。 三是网络法治文化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但目前公众参与度不高,特别是对于网络法律法 规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公众参与和 监督,导致一些法律法规难以充分体现公众意愿 和需求。

  四、新形势下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 一)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促进互联 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 和修订工作。一是在制定和修订网络法律法规 时,要加强调研,通过制定和修订符合实际的保 障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可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 能力,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二是互联网是 当今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和修订网络法律法规时, 充分考虑促进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通过制定和修 订促进互联网发展的法律法规,可以创造更加良 好的法治环境,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4]。 三是在制定和修订网络法律法规时,加强对违法 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力度[5],提高违法成本,通 过强化法律责任,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网 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 二)加强网络执法并畅通维权渠道

  通过强化网络执法、畅通维权渠道,可以有 效保障网络法治的实施和公民权益,为网络环境 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监测等工具,提高网 络违法行为的发现率和处理速度。同时培训专业 的网络执法人员,提高执法队伍对网络违法行为 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二是建立官方的网络投诉和 举报平台,确保平台的可访问性、易用性和有效 性,使得公民能够及时反映和解决遇到的网络问 题。在此基础上,推广在线调解、仲裁等方式,为 网络纠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三是对于不熟悉法律或者无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的公 民,提供充足的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确保其合 法权益得到维护。

  (三)加强网络法治的宣传和普及

  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网的长期基础性 工作,是推进我国网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建设专门的宣传平台,包括官方网站、社交 媒体账号、新闻媒体等,以便向更广泛的受众传 递法治理念和信息;同时结合网络特点和受众需 求,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如图 文、视频、动画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法治知 识,引导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6]。二是广泛开 展线上和线下活动,线上活动包括线上竞赛、在 线讲座、互动问答等,线下活动则可以组织法律 咨询、展览、宣传片播放等,大力提高网民的参与 度,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各方合作与联动,确保 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网络法治宣传需要具 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 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和宣传能力,吸引 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网络法治宣传工作中来[7]。

image.png

  五 、总结

  网络法治文化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 反映国家的法治水平,也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了建设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要以法治为核 心,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约束网络行为,保护 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网络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 要与网络社会领域各种实践活动相融合,通过深 入推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有序的网络环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健,王美珍.新时代网络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探 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 (2):14-20 .

  [2]  陈融,杨露.法治社会建设视域下网络空间道德建 设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3(2):87-92 .

  [3]  杨炯.融媒体建设中的法治思考[J].新闻研究导 刊,2021,12(8):29-31 .

  [4]  张舒,闻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 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3,43(4):29-36 .

  [5]  高展,李江涛,张超.依法治舆: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现代化的法治命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23,45(1):82-88 .

  [6]  陈可翔.”互联网 + 政务服务”改革法治化的价值 平衡与规范进路—— 以营商环境建设为视角[J].  学术研究,2022(4):61-65 .

  [7]  刘灿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成就 与经验[J].法治现代化研究,2022,6(3):6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