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投稿经验 > 论文写作

写论文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视角(提出论文“理论视角”的五种方式)

48

2024.06.27 15:38:28  来源: 编辑:gaojie

  撰写论文特别是写思辨论文时,往往需要交代理论视角,从而体现自己的论文与已有研究的显著区别。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视角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视角不仅为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和解释路径,还能够深化我们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过,实际上很多作者并不擅长在论文中有序推导自己的理论视角。为此,本文专门围绕“论文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视角”提出了5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写论文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视角(提出论文“理论视角”的五种方式)

  一、研究主题/问题属性+专业理论

  策略概述:首先,明确您的研究主题或问题的核心属性,随后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寻找能与之紧密对接的理论框架。此方法要求作者对自身研究的核心问题有深刻理解,并能准确识别出能够提供解释或预测的理论工具。

  操作步骤

  —明确主题属性:详细分析研究主题的核心特征、涉及的关键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理论匹配:在专业领域内筛选与主题属性高度契合的理论,如社会学理论应用于社会现象研究,经济学理论用于市场分析等。

  —框架构建:将选定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指导数据收集与分析,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本质+本体根源+专业理

  策略概述:此方法强调从研究的起源、问题本质及其深层次原因出发,结合专业理论,形成一个从表象到本质层层递进的理论视角。

  操作步骤

  —追溯缘起:描述研究议题是如何产生、为何重要,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

  —剖析本质: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核心矛盾或驱动因素。

  —探寻本体:探索问题的哲学或理论根基,即其在更广泛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理论融合:选择与问题本质和本体根源相呼应的理论,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已有研究局限+研究主题/问题属性+专业理论

  策略概述:通过批判性回顾现有文献,识别前人研究的不足与局限,然后针对这些局限,结合研究主题特性,引入新的或修正后的专业理论。

  操作步骤

  —文献综述: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总结研究趋势、成就与不足。

  —识别局限:明确指出现有理论或方法在解释力、适用性等方面的局限。

  —理论创新:根据研究主题的特殊性,选择或调整理论,以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

  四、冲突+已有研究局限+对立面批判的专业理论

  策略概述:在发现研究领域内的理论冲突或实践矛盾后,通过批判性分析,选取或发展一种理论视角,以解决这些冲突,推动理论进步。

  操作步骤

  —识别冲突:洞察研究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理论内部或不同理论间的矛盾。

  —分析局限:探讨这些冲突背后的理论局限性。

  —批判性视角:从对立面出发,批判性地评估现有理论,提出新的或改进的理论视角。

  五、现实困境+上层概念的经典理论+专业理论

  策略概述:面对具体的现实问题或社会困境,首先从宏观的哲学或上层概念出发,结合经典理论,再融入专业领域的具体理论,形成一个多维度的理论视角。

  操作步骤

  —界定困境:清晰描述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背景。

  —上层概念引导:引入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上层概念,如公平、权力、结构等,为研究提供高层次的理论指导。

  —专业理论应用:在上层概念框架下,结合专业理论,细化分析方法和解释路径。

  通过以上五种策略,作者不仅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自己的理论视角,还能确保论文在理论层面的深度和创新性,从而提升研究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实践中,作者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组合运用这些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理论构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