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投稿经验 > 论文写作

让编辑心动的论文标题如何写(编辑“一见钟情”的标题四要素)

1

2024.05.23 18:54:00  来源: 编辑:gaojie

  题好一半文。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好的标题往往能够使人眼前一亮,极大地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期刊编辑亦是如此,面对日常几十,甚至上百份论文,编辑们不可能将每一份论文仔细读过,大体的审稿思路往往以快速浏览为主。而这时,作为文章“门面”的标题就是吸引编辑眼球的第一道“关卡”。显然,不论是从论文本身的可读性、趣味性来看,还是从期刊发表的角度来谈,选定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文章而言都是极有必要的。

让编辑心动的论文标题如何写(编辑“一见钟情”的标题四要素).jpg

  标题公式:标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专业性+研究发现,这是标题的四个要素。这个公式跟我们之前讲过的选题公式很像,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选题公式是:选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专业性,标题公式在选题公式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研究发现。我们通过几篇范文的标题,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呈现标题四要素的。

  第一篇,《政策“反协同”:原因与途径——基于“大户籍”政策改革的分析》,它的研究对象是“大户籍”政策改革,研究的问题是在这个改革中作者发现的一个现象——政策“反协同”,同时这也是论文的研究发现,整篇论文都在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第二篇,《论中国创新悖论:“两张皮”与“76%”》,研究科技管理的人对这个内容可能会感觉比较熟悉,“两张皮”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中国创新领域,也就是科技与经济不匹配。我们的科技研发的投入达到了76%,这是很高的,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跟不上科技投入的步伐,这导致“两张皮”的现象一直存在。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按照发达国家的案例来看,科技研发的高投入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在中国,科技研发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不是很明显,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作者的研究问题,同时也是作者的研究发现,作者在论文中发现中国科技研发的投入存在虚高的问题,这是这篇论文的一个研究发现。

  第三篇,《税制亲贫性:谁在承担着中国的税负》,这是它的问题,同时也是它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发现是税制亲贫性,作者发现,越穷的人,税赋越重。

  第四篇,《“应付”:态度上的逃避,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如何看待高校教学技能大赛的失效》,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大家都在应付教学技能大赛,那么,这是态度上的问题,还是制度上的问题?作者对这个现象展开了解释,他的研究发现也放在了标题里面,就是“应付”。

  第五篇《“被裹挟”的普通高中教育——基于近30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词频分析》,作者用词频统计的方式对《教育部工作要点》做了一个文本分析,作者发现我们的高中教育是“被裹挟”的,我们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以及大学教育都是正常的,就是高中教育不太正常,高中教育就如同一个小孩被大人拖着往前走一样,是“被裹挟”的,这是作者的研究发现。可想而知,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小学和初中很轻松,大学也是轻松的,但高中很沉重,至于原因,大家可想而知,作者就把他的研究发现呈现到了的标题当中。

  通过看以上这几篇范文的标题,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专业性上,不同的标题体现的程度不一样。但是,这几个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作者都把自己的研究发现呈现在论文标题中了。虽然一篇论文的标题只有20个字左右,正文可能有好几千,甚至有一两万字,但是标题于正文两者的内容是一样的,一定不能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我们一般不建议大家写像“某某研究”等类型的标题,必须要把你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基础或工具以及研究发现等要素,全部呈现在论文标题中,我们不能偷懒,简单的把标题拟为“某某某研究”,这是不可以的。当然,这不是一个对或错的问题,我们是从论文发表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拟制论文标题才更容易通过论文审稿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