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期刊 > 土壤与作物杂志

期刊收录

展开
展开
土壤与作物杂志

土壤与作物杂志

《土壤与作物》(季刊)创刊于2012年3月,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将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旨在介绍土壤与作物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土壤管理的优化和农田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在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上体现出刊物的特色。重点刊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与作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层面的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包括土壤肥力质量与作物生产力、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与作物生育、土壤有益/病原微生物与作物互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根际微环境等与土壤-作物互作相关的土壤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作物逆境生物学和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等。 《土壤与作物》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引文数据来源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国际刊号:2095-2961
  • 国内刊号:23-1580/S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发行周期:季刊
  • 创刊时间:2012
  • 影响因子:1.607

期刊名称:土壤与作物杂志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所属分类: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农业科技农作物

土壤与作物杂志简介

《土壤与作物》(季刊)创刊于2012年3月,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将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旨在介绍土壤与作物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土壤管理的优化和农田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在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上体现出刊物的特色。重点刊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与作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层面的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包括土壤肥力质量与作物生产力、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与作物生育、土壤有益/病原微生物与作物互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根际微环境等与土壤-作物互作相关的土壤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作物逆境生物学和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等。 《土壤与作物》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引文数据来源期刊。

土壤与作物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土壤与作物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土壤与作物杂志投稿须知

一、请在网站投稿或电子邮件投稿。
二、坚持原创性,严禁一稿多投。作者所投稿件须是自己完成的原创作品,且与该稿件内容无实质差别的作品,未曾被其他报纸、期刊、网络平台等公开发表或通知即将公开发表。
三、文章应对已有文献进行学理性梳理和评述,并在正文中明确说明其对本学科的学术贡献,需注重文献评述的逻辑性。
四、倡导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但所有的研究方法都须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
五、编辑部在审稿过程中,若向作者索取文章所用的研究数据,作者应提供这些数据。为了促进知识传播,在文章发表后,若读者向作者索取文章所用的研究数据,作者也应配合提供这些数据;若作者出于合理原因无法提供研究数据时,应详细说明获取这些数据的途径。
六、鼓励作者在投稿文章中阐述该项研究的背景(学术研究背景与政策、现实背景),以及未来研究的可拓展方向。
七、请作者在投稿前按照本刊的投稿格式要求对投稿文章进行核对,并仔细校对文章内容,避免出现语句、词语和文法等常见的错误。投稿文章的格式和文法内容,也将作为审稿依据。

网友评论

评论:土壤与作物杂志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将有效的帮助到其他作者!

土壤与作物杂志官网信息

主编:陈温福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邮编:150081

电话:0451-86623742

定价:¥220.00

期刊开本:A4

邮发代号:0

邮箱:tryzw@iga.ac.cn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