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殊教育》杂志投稿须知

2020.07.29 17:40:27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最新征稿函一- -以使命拥抱生命,服务持教中国(2016年第15
期信心](上半月征稿函)
《现代特殊教育》创办于1992年,系原国家教委、中国残联委托原江苏省教委主办,是全国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唯一面向广大基层特教工作者的公开发行的特殊教育专业期
《现代特殊教育》践行“以使命拥抱生命,服务特教中国”的办刊理念,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加速发展新时期,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专业引领、诀策智囊、服务供给的作用,记录、见证、参与行进中的特教中国。
主要读者对象全国特殊教育行政管理和科研人员,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各级院校特教专业师生以及热心特殊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重点栏目简介
刊首语 特教发展中重要 工作、热点问题的精辟分析和高度概括
视点全国各地各校特殊教育发展新常态、新成就、新经验人物参与、推动特教事业发展的突出代表守望星空特教人自 己的故事
名家论坛特殊教育思想、理念、观点阐述;特殊儿童观、特殊教育观、特殊
教育政策法规解读:特殊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管理智慧特殊教育科学发展方略专题研究教育科研特色成果展示
聚焦课堂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经验(盲教育、荤教育、智障教育、自闭症教
育等),重在学科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包括对课程、教材、教
法以及对特殊儿童学习方法的研究课题报告重要科研项目 的研究成果
康复研究与指导障碍与问题行为综合矫治, 设备与方法专家指导
融合教育发展探讨融合教育工作研究, 随班就读经验交流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特色职教课程研究、 设计与开发环球观察聚焦世界各地特教发展动态
投稿温馨提示
1.来稿务必注明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地址、邮箱等) ;2. 来稿务必原创专投:
3. 两个月未接到通知即可自行处理:4.稿件一经录用即致稿酬:
5. 收稿邮箱: xdtsjy@sina c:om; 信件请寄: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现代特殊编辑部(210036)。
征稿启事与作者须知2016年第24期信息]
(下半月征稿函)
《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的办刊宗旨:传播思想,繁荣学术,搭建平台,引领发展,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服务。主要读者对象: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机构)、康复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人员,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以及热心特殊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特殊儿童发展研究、教育与康复、课程与教学、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比较研究、学术争鸣、专题等。
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1.主题:来稿应围绕特殊教育相关研究,主题鲜明、立论新颖、论述清晰、数据可靠、体例规范、文句通顺,文长不超过6000字为宜。
.篇名: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限20字以内。
3.作者署名:置于篇名下方,作者署名人数-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常用手机号和E-mail地址。
4.资助项目:受资助论文需标出资助项目(基金或研究课题等)的名称和编号。
5.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不超过200字为宜。
6.关键词: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般每篇须给出3-6个。
.标题层次: - -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 (二) ...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 ...”来标识,四级标题用“)--..来标识。- -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8.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9.参考文献:
来稿须完整、准确地标注参考文献,采用尾注方式,顺序编码制著录(对文稿中必要的解释说明可用脚注),具体格式如下:期刊: [序号住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期刊名,年(期) :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起止页码.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专利文献: [序号住要责任者,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四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电子文献: [序号佳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学位论文: [序号]住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 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起止页码.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住要责任者.文献题名[2].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2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不予退稿,请自留底稿。
联系电话: 025-89668177电子信箱: xdtigjb@163 com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神农路1号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邮编:21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