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期刊动态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投稿须知(不收版面费审稿费)(Email投稿;官网投稿)

453

2020.04.23 20:41:18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1、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课程论学科体系、教学论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研究

3、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的编写与使用研究 4、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基础教育以及课程、教材、教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5、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学各科课程教材建设与学科课堂教学变革研究 6、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与教材编写研究 8、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实施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 10、中小学数字资源、数字教材与数字化教学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         2018年元月 《课程•教材•教法》严正声明(官网信息)          近期,仍有不法分子打着“《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的旗号招摇撞骗,四处邮寄“征稿函”“录用通知”,或在网络上发布征稿启事,非法印制假冒的《课程·教材·教法》。他们编造投稿信箱,假冒和盗用《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的名称和相关信息,以“科研版”“社科版”“自然科学版”等名目征稿,并向作者和读者非法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和订阅费等,诈骗作者和读者钱财。这种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本刊的声誉及其合法权益。为了维护本刊和广大读者作者的合法权益,本刊特作如下郑重声明:   一、《课程·教材·教法》为大16开,128页,月刊,没有其他版本。所谓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版)等均是不法分子盗用本刊名义粗制滥造的非法出版物。本刊严格遵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关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管理的规定与要求,从未以任何形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审稿费、出版费等,在本刊封三固定地方设有举报电话。   二、本刊编辑部设在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人民教育出版社大楼内(邮编:100081),仅此一处,未在其他任何地方设立编辑部;本刊编辑部的联系电话为010-58758970/58758968,发行部的电话为010-58758975/58758977;本刊网上投稿管理系统的登录地址为:http://bkstg.pep.com.cn。   三、本刊凡举办活动、创办增刊等事宜,其所有信息都会在本刊、人教社网站(http://www.pep.com.cn)及本刊新浪博客上公开发布,敬请大家关注。   四、本刊提醒广大的读者、作者朋友提高警惕、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并欢迎大家向本刊编辑部举报各种假冒本刊的非法行为和现象。对不法人员伪冒本刊名义进行的各种非法行为,本刊将依法采取严厉措施,打击违法欺诈行为,维护本刊的合法权益。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      2016年3月9日     《课程•教材•教法》投稿须知(官网信息)        2017-11-29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刊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向广大作者提出进一步加强学术论文在作者简介、摘要以及参考文献等方面的要求。   一、作者要在文稿适当位置写明自己的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   二、在文章首页脚注处注明作者简介,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列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或出生地、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信息)。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志。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0471-6660888,ulana@chianjournal.net.cn)。   三、正文前要写上摘要,篇幅100~300字。根据“学术论文应有所创新”的要求,文章的摘要应明确列述该论文的创新点(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问题)。同时,在文后要附上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四、关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查、验证、著作权保护、链接等多种功能,是对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也是学术研究依据的重要体现,对研究内容起到支持、强调和补充作用。参考文献应该力求系统、完整、准确、真实、规范。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M,会议录——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R,标准——S,专利——P,汇编——G,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K,法规——L,古籍——O;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志,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如:[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普通图书、会议录、文集、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参考工具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例:   [1]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日报社,1993.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后可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例:   [3]廖哲勋.贯彻科学发展观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7):22-27.   (三)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   [4]温儒敏.守住并发扬重视教学的好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11-20(11).   (四)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   [5]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五)法规(包括法令、条例、党政决议、公报等)   [序号]机构或会议.题名[L].批准日期或公布日期.条文编号(任选).   [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修订)[L].1984-04-25.   (六)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   [7]叶圣陶.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C]//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制度沿革篇: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77-378.   (七)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有出版年的文献可不选此项)、引用日期(加方括号).电子文献的网址.例:   [8]方舟子.学术评价有新招[N/OL].中国青年报,2006-01-11(11).[2006-03-02].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57/401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