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期刊动态

《四川教育》杂志投稿须知

83

2020.01.03 21:00:20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1


征稿重点本期主题:

“课堂革命”之内涵:学科、素养、文化、育人写作重点:

在理解学科、素养、文化、育人四个关键词的基础上,阐述其意义和价值,或提出如何在课堂上落实。

专题栏目:1.内涵,学科

本版块主要阐述学科本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以及坚守“学科味”的价值。对当下课堂中轻视学科思想方法,课堂教学失去学科特征的问题,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2.内涵.素养

本版块集中谈课堂中如何挖掘学科方法,渗透学科素养。可以提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或方法,也可以阐明所在学科的核心素养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3.内涵.文化

本版块主要谈如何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容,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文化,可以举出优秀的课堂案例进行佐证,也可以就当下课堂上为了文化而文化的不当课例进行指正。

4.内涵。育人

本版块主要阐述课堂革命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路径。

文章类型:

理论分析、策略建议、课例+分析字数要求: 3000字左右截稿日期: 2018. 5.15

投稿邮箱: scjycj607@163. com专题介绍

本期教学专题,我们聚焦课堂革命的内涵。既然是革命,一定是在找到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变,最终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课堂革命以课堂为载体,以提升素养为内容,以拓展文化为形式,以学科本位为依托,最终实现育人的终极目标。因此,这里我们将课堂革命的内涵概括为:素养、文化、学科、育人四个关键词。

内涵.学科

课堂革命呼唤学科本位的回归。

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历了知识本位一-教师本位一一 学生本位的多方尝试,其中每一种都有可取之处,却都有不可回避的弊端。在分析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会发现学科本位的回归是课堂革命的重要依托。

坚守学科的本位。我们一直倡导整合学科,学科的融合,呼吁学生在综合课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但课程整合不是大杂烩,而是突出各自的学科优势,以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素养。

如何避免这样的教学事故发生呢?首先,把握住课程标准这一基本方向不动摇。其次,明晰学科教学目标。最后,运用符合学科特点的方式方法。

内涵.素养

除了教授学科知识,教师更应该思考,我的学科价值是什么,我要给学生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

“用学科的方法解决学科的问题”。

首先, 落实学科的方法。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方法。语文中的归纳、概括和联想,数学中的割补法、化曲为直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将成为学习这门学科的第一把钥匙, 帮助学生找到解决这类学科问题的基本方向。

其次,渗透学科的思想。我们经常将思想和方法混为一谈,其实思想是方法的上位概念。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提炼出-一定的学科思想。学科思想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交给学生的,是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完善的。

第三, 体现学科的价值,也就是学生能够迁移和应用。举个形象的例子,“手里有把锤子, 看什么都是钉子”。如果学生能够迁移和应用,不管是不是钉子,他都会用手里的锤子去砸一匝,而我们的学生现在只能做到,砸老师指定的钉子,甚至手里拿着锤子,却不会砸钉子,甚至不认识钉子。

内涵.文化

课堂革命的内涵需要通过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现有的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隐性资源,广度还有待拓展。

一是课程文本中的文化。教师要在自己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思考其中隐性的文化内涵,并将适合本阶段学情的文化渗透给学生。

二是生活中的文化基因。从书本中寻找文化的影子,是老师们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发掘生活中的文化基因,却容易被忽视。课堂革命就是将“课堂”这一概念扩大,让学生学习的时空延伸,从教室到家庭,到社会。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学生依然有许多可以学习或是必须掌握的文化内容。

但是过分挖掘,为了文化而文化的做法,往往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

内涵.育人

育人不仅是课堂革命内涵的终极指向,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目标。有了以上三个方面,课堂教学最终指向“立德树人”。

育人如何在课堂改革中落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了我们改革的方向。

家校共育和社区教育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场域的无限延伸,这是立德树人的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1.文章一定要紧紧围绕我们本期的主题。可以写理论分析的论文,策略建议类论文,也可以写小案例分析类文章,三种文章类型不限,但投稿务必原创。

2.选点要小,思辨要深,语句通顺。3.策略文章要体现可操作性。

4.案例选择要与论点契合,切忌例证无力;思辨性文章要推理严密,切忌空泛。

5.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稿件将择优刊登在《四川教育》2018年第6期杂志上哦!我们期待你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