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杂志投稿须知

2019.12.14 20:34:23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中学数学》(半月刊) ,上半月高中版、下半月初中版。以下《中学数学》撰稿指南信息是来源于本刊刊内信息,其中包含有论文格式要求、投稿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要求撰稿、投稿。如作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论文的写作要求以及更多有关投稿事宜的详细情况,还请直接联系编辑部进行咨询。本刊在网上最新一期2016年20期电子版目录,作者可以在投稿选题时参考。
《中学数学》撰稿指南
1. 凡投稿,请一律将作者的姓名、简介、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E-mai1等个人信息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个人信息应尽量完整、准确,以便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
2.因投稿量大,无论本刊采用与否,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者勿一稿多投,若作者在投稿后一个半月仍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投稿-一个半月后可与责任编辑联系查询稿件的受理情况,查询电话见版权页,也可到w. hbzxsx. com网站查询.
3. 稿件形式上请遵循以下要求:
(1)稿件原则上只接收电子稿件,不再接收纸质稿件;
(2)电子稿件使用word或wps文件格式,A4幅面,内容排版格式请参考杂志中的文章格式;
(3)稿件中含有数理化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他图表等内容, 请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
4.为便于稿件的受理,投稿者请直接投寄各版投稿电子信箱,文责自负,谢绝一稿多投
高中版: hbzxsx@126. com初中版: zxsxczb@163. com
5.具体编辑计划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中学数学》2016年20期 目录
(仅供投稿选题参考)
教材教法教学导航
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创新练习促进互动一-以平 面直角坐标系起始果教学为例
徐进友;4-5
理解“教材旁白”,跟进教学设计一-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为例
杨卫东;6-8
预设互动促进对话,课件简约渐次展现一-李庾南老师 “函数的图像”课例赏析
陈爱军;8-10
经营转场:折纸串起平行四边形起始课教学刘东升;沈红艳;11-14
多角度“对应”:函数的教学追求一一李 庾南老师“方程组图像解法”课例赏析
仲立中;14-16
依赖“基本套路”, 走向“用教材教”一-李庾南老师 “反比例函数”课例赏析
朱金祥;17-18
简单中发现,深刻中探究-一-以“菱形(第-课时)”教学为例路亚飞;刘梦蕾;朱哲:19-21教材教法案例点评
基于过程教育的“二次函数”课例及分析芦灵蓓:22-24
数学有效课堂之三步曲一-学懂●学会.省悟秦岭;25-26+47
教材教法_教材点击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版本调查分析蒲大勇:张明:27-33
必要的探究还是详细些好一一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探析
朱云霞;33-35
考试研究_备考指南
从起始课探究数学课堂的支撑点一--从 “有理数”的章复习
杨峰;郭倩倩:36-37
“形散而神不散”的数学复习- -以苏教版七下9.4乘法公式(第3课时)为例
邵美琴;38-41+3
习题课教学:从“拿来主义”走向编题变式-一以“数轴再认识”习题课为例
王秀梅:41-43
生长构架:复习课的理念创新卜以楼:44-46
数坛在线_命题感悟
一道“抽样与数据分析”的中考试题命制历程和反思张安军;47-49
数坛在线_教育纵横
开启初中数学课堂的金钥匙--“问 题情境”陈康金;50-51
数学教学中设置“似是而非”问题的实践与思考朱建明:52-54
错因深究,为学生避错“清障”--以 一道练习讲评为例吴涛;54-55
从差异处着手,在课堂中生长一--从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起
何心芳;56-58
让问题点亮初中数学课堂梅小玲;58-59
数坛在线_名室荟萃江苏省盐城市赵维坤名师工作室
藏锋内敛:例说综合题命制中的分类讨论一-由2016年山西省压轴题的拓展思考说起
杨剑峰60-61
教学参谋新颖试题
削枝强干凸显结构,解后反思积累模式一一以2016年江苏徐州中考卷第28题为例
王卫娟:62-63
点动图变细分类构圆探求助突破一-- 2016年绍 兴市中考压轴题最后一问的思路突破与解后反思
沈岳夫;64-66
习题课教学:值得关注的多元表征理论一一以2016年山西 省中考第23题为例
顾雪;67-69
解题研究:从一题多解走向结构揭示一-以2016年江苏镇江中考卷两道把关题为例
顾志勇69-71
从解题赏析走向教学研究-- -以2016年无锡 卷第27题为例许燕;72-74
理解考题结构,跟进教学思考一以2016年江苏 常州中考第28题为例
王友峰;74-76
恰到好处:谈综合题命制中的增加层次一一以2016年四 川成都卷第28题为例
午银银;77-79
教学参谋解法探究
从一道错题看章节起始课对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影响陈春涛;79-82
低起点,高视角一-对2016年北京中考数学第28题的评析与思考
张晓琼;83-85
从概念理解的角度审视图形的变换教学潘小娟:85-87
一道试题的解答与探究之旅汲广川;88-89
理解综合题立意,预设教学微设计一--以2016年 江苏宿迁卷第26题为例
施勤;90-91
初等解法解决“涉高问题”一-从两道 “涉高问题”的解答谈起
张兰梅;92-93
如何有效阅读数学课本一一从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谈起
视剑;94-95
让数学课堂因“操作”而亮丽戚广娣;96-98四眼鱼的教训佚名;
第五届“长江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章程(中学组)
撰稿指南
关于我们CNKI荣誉版权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