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网投稿)

2022.03.06 21:13:05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变更刊期启事 【2018年06期信息】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期刊的发展要求,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术研究时效性,增加载文量,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本刊自2016年1月份起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竭诚欢迎广大作者继续惠赐稿件。敬请本刊编委、审稿专家以及广大作者、读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本刊。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2018年02期信息】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为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预防医学综合性学术类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坚持“双百”方针。贯彻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及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广国内外预防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预防医学信息,为推动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服务。读者对象为国内各级预防医学工作者。 1 本刊欢迎下列文稿 1.1 有关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方法介绍;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报告、科学研究和经验总结;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及其科研成果。 1.2 有关劳动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少儿卫生、妇幼卫生、放射卫生、卫生毒理、卫生统计、社会医学、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卫生保健以及卫生化学与检验技术等科学研究和有效的防制经验总结。 1.3 具有指导意义的述评和评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卫生管理、信息报道和专题讨论等。 1.4 与预防医学有关的边缘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稿。 2 本刊对来稿有以下要求 2.1 来稿需有作者单位正式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署名无争议等项。稿件的保密性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 2.2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两投。 2.3 来稿请标明作者简介、最高学历、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 2.4 来稿请用打印稿和电子稿,字迹要清楚,勿用非正式简化字。外文字应注意大小写、上下角与正斜体,例如HBsAg,不能写成HBSAG。pH 不能写成PH 或ph、Ph 等。文稿后应附作者有效联系方式(电话、E-mail 等)。 2.5 文稿要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词句通顺、文字精练,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真实性及先进性。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以不设副标题为好。论著全文(包括参考文献、中文摘要及致谢)一般不超过4 000 字,经验交流不超过1 500字,短篇报道一般不超过500~1 000 字。论著应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及3~8 个关键词(参照MeSH 主题词表)。中文摘要不超过350 个字,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隔开。 2.6 名词术语要前后统一,如原词过长且文中多次出现,可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后注简称。新名词尚未统一者于首次出现时加注原文或说明,已被公认的缩略语(如ACTH、pH、DNA、ATP 等)可直接应用。 2.7 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撰写论文、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者。署名一般不超过6人,并按贡献大小排列。对该项工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员可以文末给予致谢(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署名书写格式为,在文题下方列出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为2 个以上时,应在每个作者的右上角,依次加注“1”“2”“3”等;各作者之间应用逗号(,)分开),然后在文章首页地脚注明作者单位(作者单位还应注明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称和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和代表性成果等)。 2.8 正文分为引言(一般不写出“引言”二字)、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2.9 内文标题力求简短,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 级—4 级。层次序号一级用“1、2、3、……”,二级用“1.1、1.2、1.3……”,三级用“1.1.1、1.1.2、1.1.3……”。序号一律左顶格写,后空一格写标题。 2.10 数字执行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文中可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得体者应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分节仍然采用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位置的方式,如,“1 329.476 5”(即三位分节法)。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如出现天、小时、分、秒时分别写为d.h、min、s。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 %~95 %不要写成5~95 %,50.2±0.6 %不要写成50.2±0.6%,应写成(50.2±0.6)%。年份不能简写,例如2009年不能写成09年。文中避免出现“今年”、“后年”等字样。 2.11 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 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 %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2.12 表及图要有表题、图题或表序及图序。每幅表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 多一位。图及表题力求简明,一般不超过15 个字,不用标点符号。表采用三线制,不用端线,纵线、斜线。所有数字必须经统计学处理。统计显著性用P>0.05,P<0.05,P<0.01 三档表示。表、图力求少而精,勿于正文内容重复,文字简述能说明问题者尽量不用表或图。 2.12 表示物体(如肿块)的体积和面积,每项数字后都应该有单位符号。例如:长250px,宽150px,高100px,应写成250px×150px×100px 或10×6×4 (cm3),不能写成10×6×100px 或10×6×100px3。 2.13 计量单位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如kg(千克)、g(克)、mg(毫克)、ug(微克)、L(升)、mL(毫升)、uL(微升)、d(天)、h(小时)、min(分钟)、s(秒)等。血压用kPa 或mm Hg,红细胞数用×1012/L,白细胞数用×109/L,白细胞分类用小数表示,血红蛋白用g/L;电解质及有机化合物以mmoI/L、umol/L、nmol/L 表示。请参阅有关书籍。 2.14 参考文献应引用与本文密切相关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文献(近5年内)。请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文内相应处以方角码注明。内部资料,或未发表的文章均不得做为参考文献。引用已被同意发表而尚在排印中的文章,请注明“待发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温哥华格式》。序号左顶格加方括号(【】)并后空一格,不加任何标点符号。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3 位及3 位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 位以上作者只注明3 位,后加“等”字,各作者之间加逗号,最后一人或“,等”字后加点(.)。注意著录格式中标点符号的应用。书写格式如下: 【杂志】序号作者(3 位后用“等”).文题.杂志名称(缩写不用缩写点),年份,卷(期):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3 位后用“等”).书名.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迄页.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著者.篇(题)名.见(英文用ln)编著.书名,版次(第1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论文集】序号著者.篇(题)名.见(英文用ln):编著.文名,会议名,会议地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 注意事项 3.1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清华同方主办);“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元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3.2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3.3 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将原稿、退修单、修改稿一并寄回编辑部。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 请将修改稿发往本刊电子信箱E-mail:hnyfj@126.com。同时注明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 3.4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或把长文改成短篇报道。如作者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声明,未声明者按同意处理。 3.5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来稿超过2 个月未采用或未见编辑部采用或修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若作者需退还原稿时,请在来稿时声明。 3.6 投稿后凡要求变更作者署名,必须附有单位学术部门正式介绍信,否则本刊不予受理。 3.7 稿件确认刊载后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 3.8 来稿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赠第一作者当期杂志1~2 册。 3.9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文字、图片稿件,本编辑部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3.10 凡向本刊投稿后,均被认为自动接受本刊上述约定。 3.11 来稿一经我刊刊用,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编辑部、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并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3.12 来稿请寄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 号,《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450016。电话(0371)68089260。传真(0371)68089029。电子信箱:hnyfj@126.com 网址:http://hnyf.cbpt.cnki.net 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