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期刊动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58

2022.02.08 18:58:10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郑重声明 【官网信息】 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我编辑部的名义,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代理组稿或编辑审核通过,以骗取作者稿件,进而向作者发出用稿通知骗取钱财。为防止广大作者上当受骗,本部特别提醒并郑重声明: 1、我部三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稿、征稿,作者投稿请直接进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系统中,不要转交中间人或所谓代理。凡是以我部或编辑的名义索要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的,均为诈骗行为,请一概不要理会,谨防上当受骗。 2、自2015年以来,我部各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和其他费用。 3、投稿邮箱:我部采用中国知网投稿系统,从湖北民族学院官网主页http://www.hbmy.edu.cn学报投稿进入或从网址:http://hbmdzs.cbpt.cnki.net进入 4、我部各刊联系方式:(1)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办公电话:0718-8438535转602、604、605 (2)自然科学版(季刊)办公电话:0718-8438535转607、608 (3)医学版(季刊) 办公电话:0718-8438535转603、606 (4)编务电话:0718-8431373 4、我部唯一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445000 5、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举报不法分子的侵权行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6年11月17日 关于采用网上投稿系统的公告 【2017年01期信息】 尊敬的作者朋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自2015年6月1日起全面采用中国知网“作者投稿系统”,登陆网址为http://hbmdyx.cbpt.cnki.net(亦可从湖北民族学院主页下方“学报投稿”点击进入),欢迎注册使用。请以您正常使用的电子邮箱作为注册账号,以便在我们的平台投稿,随时随地查阅稿件审核状态。 完成注册后,可从“登陆界面”进入作者的个人页面,按照系统指令进行投稿、查询和咨询。注意指令说明,请不要重复注册。 所投文稿的电子文档请采用Word格式,正文末尾注明作者简介、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如是基金项目文章请注明资助单位、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使用作者投稿系统后,原则上不再接收其他渠道的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纸质投稿等)。 使用中遇到的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电话:0718-8438535转603或606 邮箱:hbmdyx@sina.com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征稿简则 【2017年01期信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预防医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展和动态,旨在促进医(药)学信息交流,提高医(药)学学术水平。本刊向全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及医疗单位作者征集优秀论文,尤其欢迎中医(药)方面的攻关项目、重点科研项目的课题产文。 1、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 (2)来稿若为基金项目论文,需注明基金项目的名称及编号。 (3)所投文稿要求以Word格式排版。来稿经编辑部审阅,同意刊用或修改后刊用者,将用电子邮箱联系作者。 (4)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包括保密审查),并附单位介绍信。 (5)来稿需同时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籍贯、出生年、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详细地址、联系电话、E-mail。 2、撰稿要求 (1)文题:应简短明了、高度概括,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5个字,文题不用非公知、非公认的缩略语。 (2)署名:应在文题下方注明文中所有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的名称及邮政编码。 (3)摘要:原创性论文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 200~300字,英文摘要300~400 个实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和关键词等。 (4)关键词:每篇文章需要标引能揭示文章主题内容的规范的关键词3~5个。 (5)正文:原创性的文稿,正文一般按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撰写。前言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目的,概述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等。材料和方法应简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结果应客观、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到的现象。讨论部分应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分析比较与他人相关课题的研究所得,实事求是地评价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6)图表:凡能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者,均不必用图表。表应具有自明性,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大小适度、清晰、匀整;黑白照片必须反差鲜明,显微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人体照片必须保护个人隐私。 (7)医学名词:所用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新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动植物学名应加注拉丁文;正文及摘要中医(药)学名词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时注明其中文全称。 (8)计量单位: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编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及符号。 (9)统计学处理:必须注明用何种统计软件,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并请统计学专业人士审核。 (10)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先后编序,一般应引用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论著引用不超过15条,专家论坛、综述不超过25条,其他不超过10条。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为: 期刊 [序号] 作者(1~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后面加“等”).篇名[J].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期刊用美国《医学索引》的缩写形式),年,卷(期):起止页. 书籍 [序号] 作者(与期刊相同).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