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读本》杂志介绍

2021.12.10 16:45:23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情感读本》杂志介绍 【官网信息】 作为“情感素质教育第一刊”,《情感读本》是一本以推动和发展情感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为己任,奉行“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坚持“在感动中演绎道德、在优雅中演绎文明、在挫折中演绎意志”办刊理念的综合性青少年情感素质及思想道德教育刊物。 《情感读本》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主管,湖北省伦理学会作为学术指导,湖北楚才传媒公司主办。经过六年的发展,《情感读本》被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必备读物和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优秀课外读物。2008年,被评为“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2009年,《情感读本》期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2010年,《情感读本》被评为“湖北省精品期刊”;2011年,《情感读本》进入湖北省教育厅编制的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目录,成为湖北省中职教育德育教材;2011年第一季度,《情感读本》跻身国内著名数字出版商龙源期刊网各报刊杂志国内阅读访问排行榜前百位,同时位列海外阅读访问排行榜第77位。 《情感读本》的创办缘于为于青少年提供“眼睛热、鼻子酸、心头颤”的情感芥末,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摒弃传统教育中苍白无力的说教,把忠、孝、雅、诚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华以“讲故事”的形式提供给孩子,以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思想教育目的。在人性、心灵、情感的最广大人文平台上,杂志致力于弘扬人间之真爱、人性之善良、生命之美丽,以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表现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趣、高雅的情调,在事件的叙述和细节的描写中体现人生的智慧、道德的楷模、文明的典范。将现代人忽略的情感体验以最为生动、朴实和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 六年来,《情感读本》通过办刊来推动的“情感素质及思想教育”的“星星之火”已开始燎原,刊物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很多学校都将它列为学生必读读物。一些学校在每天开展的班会上都要读一篇《情感读本》上的文章,很多老师布置的寒、暑假作业就是读《情感读本》。同时,它还是唯一可以进入大学开放日的期刊杂志,多所高校正在并争相把《情感读本》引入到学生中去。 实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情感读本》如灯照明! 推进青少年情感素质培育,《情感读本》如路同行! 欢迎垂询,欢迎订阅! 给青春留下印记 为成长收藏温馨 “我的情感牧场”征文 【2017年01期信息】 中学生朋友们:你们好!成长的岁月是一个装满回忆的背包,从少年到青年,从校园到社会,我们经历了很多震撼心灵的时刻、难以忘怀的瞬间、打动人心的故事。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我们会眼睛一热、鼻子一酸、心头一颤:也许是一朵花、一句话、一杯茶、一盏守候的灯;也许是一点浅浅的笑、一份暖暖的关怀,一驻足一回首间一次缓缓的招手、一丝淡淡的惆怅。那些走入自己生命的人,那些写进自己记忆的书,那些叩开自己心门的歌,那些印在自己脑海里的风景,那些触动自己思绪的电影……排山倒海,点点滴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哽咽泪下,,更与何人说。我们相信,感动必须被分享!请你把那些看到、听到、感受到或者正在经历着的情感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加入到“我的情感牧场”征文活动中来吧!给我们的青春留下银基,为我们的成长收藏温馨。 一、征文对象 在校初中、高小学生。 二、活动时间 长年进行,时问不限 三、参与方式 1.将稿件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到:3127063212@qq.com中,邮件主题为“投稿:我的情感牧场征文”。 2.请在正文最后注明自己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邮编、联系电话、学校名称及指导老师、QQ/MSN、E-Mail等信息。文章一般会在15个作日内给)答复,如果超过3周仍末收到答复,可自行处理。 四、内容要求 1.文章应为原创,文责自负,严禁抄袭。 2.文章内容最好是打动人心的情感故事、成长当中的感怀感恩、学习当中的点点滴滴等,总之,要体现正能量。 3.具体要求:①丰题鲜明,观点正确;②坚持原创,事例真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③体裁应以散文、议论文、记叙文为主,题目自拟;④每篇文章字数在1500字以内。 4.若有配图,成为JPG格式,尺寸不限,尽量以最佳质量保存,正文中请标明每张图片的位置及图片说明。 5.编辑保留对文章的修改权,作者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文章中进行声明。本次征文全部作品,主办方有权在自有媒体或合作媒体上使用,作者一经投稿,即视同接受本条款。 五、奖励方式 1.入选作品发表在《情感读本》杂志和情感读本官网(www.qingol.com)上,颁发“小编辑”荣誉证书。 2.年度原创作品发表3篇以上者,将获赠一年期《情感读水》,我们还邀请您来杂志社实习,提高您在媒体采写、编辑出版、刊物发行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3.《情感读本》为湖北十大名刊之一,省级优秀精品期刊,入选为湖北省中职德育教材,在其发表作品可作为自主招生、学生干部选拔、综合素质测评的参考依据。 4.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真情实感、积累素材,做到学以致用。增加写作丰动性、积极性,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写作兴趣,为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六、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3127063212@qq.com 联系人:罗老师 027-88616126/15971499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