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2021.09.27 21:22:33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防护林科技》郑重声明 针对目前出现的假冒《防护林科技》编辑部网站、电话等虚假信息的现象,本编辑部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在出版地以外的其他地区设立采编机构,也从未授权其他机构代为组稿。本刊指定投稿邮箱为fhl8072309@163.com、fhlk@chinajournal.net.cn;联系电话为0452-8072309;8072329;官方网址为http://fhlk.chinajournal.net.cn。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向作者组稿、承诺发表等行为均与本编辑部无关,请广大作者、读者加以甄别,谨防上当受骗,特此声明! 本刊编辑部 2017年9月15日 《防护林科技》征稿简则 【2017年11期信息】 《防护林科技》由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院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等单位协办,是全国唯一关于防护林科学研究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防护林科技》面向全国,为我国六大生态工程建设服务。 刊登范围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平原绿化、荒漠化防治、水流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管理、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试验研究、实用技术、生产经验;刊登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合开发利用和多种效益等方面的文章;同时也刊登与防护林建设密不可分的种苗、造林、林木育种、速生丰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学科领域的各类稿件。 1 来稿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内容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责自负。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试验研究、综述评论、问题探讨、监测规划、实用技术、公益林建设等栏目。研究报告不超过5 000字,其他类在3 000字左右,少则不限。来稿均需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并提取关键词。试验研究内容稿件需附相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2 文稿数字请按国家标准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书写。计量请用法定计量单位,并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外文字母标清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等。 3 参考文献须列公开发表过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用“[ ]”内注序号,且以上角标形式标注。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格式如下: 3.1 期刊文章:[序号]著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列出,中间用“,”隔开,超过3人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讫页码 3.2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著者(同期刊类文献).题名[M](论文集标C,学位论文标D,报告标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码 3.3 专著中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同期刊类文献).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作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讫页码 3.4 报纸中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3.5 其他类文献请参阅《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4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已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相关媒体所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5 编辑部有权对采用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同意改动,请附说明。 6 来稿一经发表,即付稿酬(所付稿酬包括文章上网的服务报酬)。本刊对发表的论文适当收取相应的发表费用。 7 来稿请提供第一作者(如系以单位或其他集体名义撰文,请注明联系人姓名)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最高学历、职务、职称、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8 本刊只接收电子稿(*.doc)投稿。投稿邮箱:fhl8072309@163.com。来稿在1周内给予回复,请作者及时电话垂询(0452-8072309)。本刊工作QQ238753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