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期刊动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投稿须知

16

2021.05.24 22:10:33  来源: 编辑:xuekanba02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关于网络上出现 代投、代发本刊论文的声明【官网信息】 针对近期在网络上出现以本刊名义在线提供论文发表、杂志咨询、在线投稿、杂志订阅和写作润稿服务等服务性网站,《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郑重声明,本刊未与任何网站或网络公司合作,进行相关的论文投稿和发表服务。任何与本刊同名的其他期刊,均为非法期刊!本刊也无任何代理投稿委托!请各位作者投稿时注意网站网址和邮箱的正误,且本刊仅支持邮局汇款,不支持其他方式(银行账号、支付宝等)汇款。 请广大作者提高警惕,保障自己的权益,杜绝非法期刊。 本刊投、审稿官方网址:www.gjmzyfs.com 本刊邮箱:gjmzyfs@163.com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4378,国内标准刊号:CN32-1761/R, 联系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99号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5号楼17层 电话:(0516)85708135(咨询室),85807157 (编辑室)。 传真:(0516)85802018 邮政编码:221002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稿约 【官网信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徐州医学院为第二主办单位的国际系列杂志之一,已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提高为宗旨,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对我国麻醉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 1 本刊主要栏目 本刊主要栏目包括专家共识、述评、论著、综述、病例析评、继续医学教育、学科建设和学术信息等。 1.1 述评 述评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1.2 论著(包括研究报告、临床调查、简报、Meta分析) 论著可按序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 ① 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 ② 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 ③ 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文字通畅、精练,数据准确,全文字数5 000字左右。须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原则上控制在20条以内,以近3年为主。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1.3 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阐述,也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的讨论。综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应尽量选择近5年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全文字数4 000字左右,须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原则上控制在30条以内,以近5年为主。 1.4 描述性文章(病例析评、特稿) 病例析评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特稿要创新性强,主题明确,逻辑清晰。 1.5 共识与临床指南 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 1.6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1.7 会议纪要、消息、其他 会议纪要和消息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2 撰稿要求 2.1 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编制题录、索引等;不用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把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一般不设副标题,确有必要时,用“:”将主副标题隔开。字数以20字内为宜。 2.2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应是: ①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③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资助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文章须标明本文通信作者(责任作者),并给出通信作者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中文名、汉语拼音(一律采用姓氏首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字中间不加分隔符。如:Zeng Yinming);双姓组合,双姓间加分隔“-”。如:Zheng-Li Shufang(郑李淑芳),Dongfang-Zhao Feng(东方赵峰);少数民族语姓名按民族语读音拼写。如:Ulanhu(乌兰夫)]。作者单位(中、英文)应首先标明法定单位全称(到科室),以“,”分隔后注明所在省(自治区)、市(县)地址及邮政编码;置于题名和作者姓名的下一行,不同单位用“;”隔开。 2.3 数字出版信息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是一个永久和唯一的标识号。DOI可让使用者直接由此链接到出版商的数据库、文献、摘要甚至是全文,使国内外各种来源、不同物理地址的各种类型的学术信息实现互链互通,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本刊DOI格式如下:“DOI:10.3760/cma.j.issn. ××××-××××.yyyy.nn.zzz”,标注于每篇文章首页通信作者下一行,具体DOI流水号由本刊编辑部按刊载顺序决定。 2.4 摘要 中、英文摘要位于文题、作者下方。应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摘要中首次出现非公认公知的缩略语、代号等,须注明全称。 论著类提倡结构式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4部分,分别冠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小标题,中文摘要字数在500字以内,英文摘要1 200个英文字符左右(约500个英文单词)。 综述类文章的摘要以第三人称书写,主要应涵盖以下内容,即背景、目的、内容及趋向。背景是指该综述所涉及主题的宏观背景,要求简洁清晰;目的是该综述拟解决的问题或拟达到的目的;内容是该综述的主要内容;趋向是指出今后发展趋势及其意义。撰写时可写成结构式摘要:背景(Background)、目的(Objective)、内容(Content)及趋向(Trend)。摘要字数应控制在250~300字之间。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并略显详细以利于国际交流。 英文摘要应具有英文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全部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汉语拼音)及邮政编码。作者及单位格式如下: Cardiology Department, China Rehabilitation Center,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Beijing 100068, China(Liu J); Cardiolog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