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论文

2023-08-28 15:55:2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究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 [ 丙二醛( MDA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 GSH-Px ) ] 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 [ 丙二醛( MDA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 GSH-Px ) ] 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96 例黄褐斑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调 Q 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 每次治疗时间间隔 4 周, 总治疗 4 次, 治疗后随访观察 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4 周临床疗效, 治疗前, 治疗 8 、12 周后及 治疗后 4 周皮肤状态,治疗前与治疗后 4 周经皮表水分流失、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 MASI )评分、血清 MDA 、 SOD 、GSH-Px 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4 周临床总有效率为 87.50% ,较对照组的 70.83% 升高;与治疗前比, 治疗 8 、12 周后及 治疗后 4 周两组患者 VISIA 评分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4 周两组患者经皮表水分流失、MASI 评分 及血清 MDA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及血清 SOD 、GSH-Px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均 P<0.05 )。 结论 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状态,减少皮表水分流失,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黄褐斑,果酸,调 Q 激光,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黄褐斑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的慢性面部色素沉着疾病, 好发于面部皮肤,呈蝶形分布,影响美观,多发于育龄期 的女性,黄褐斑发病原因与妊娠、月经紊乱、长期口服 避孕药有着非常大的关联。黄褐斑患者机体内清除氧化自 由基功能出现异常,造成大量氧化自由基堆积沉淀,由 此形成色素和发生组织老化,所以在治疗中如何控制患者 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状态是治疗的关键 [1] 。调 Q 激光的主 要作用是通过激光透过皮肤表皮到达深层,粉碎色素颗 粒,被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色素沉积的组织颜色逐渐变 浅,直至消失,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刺痛、红斑 等症状,影响整体的治疗疗效,故可联合其他疗法进行治 疗 [2-3]。其中果酸能够渗透进入皮肤,故渗透性较强,还 可促进色素的溶解,减轻机体氧化应激,使皮肤更新速度 加速,联合调 Q 激光治疗会增强疗效 [4] 。故本研究将进 一步探究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 [ 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 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 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019 年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96 例黄褐斑患者,使用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4~35 岁, 平均(28.54±2.02 )岁;病程 1~4 年,平均(2.14±0.33 ) 年。观察组患者年龄 23~38 岁,平均(28.11±3.54)岁;病程 1~5 年,平均( 2.13±0.21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 符合《实用皮肤病诊疗手册(第 5 版)》[5] 中关于黄褐斑的 诊断标准者;女性患者;近期未使用其他祛斑产品;病情 常呈现季节性,一般为夏重冬轻等。排除标准:有慢性疾 病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皮肤敏感者;严重精神疾病认 知障碍者;语言功能障碍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 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的实施。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调 Q 激光仪(以色列 飞顿激光有限公司,型号:Nd:YAG)治疗,波长调至 1 064 nm ,光斑直径设置为 6~8 mm ,频率调至 5~10 Hz, 能量设置为 1.50~3.50 J/cm2 ,在治疗前使用洗面奶洁净皮 肤,治疗过程中需患者戴眼罩闭双眼,以保护眼睛,按照 患者黄褐斑颜色深浅、皮肤状态、治疗的部位设置合适的 调 Q 激光参数,垂直重复平扫 2~3 次,色斑较深的部位 可增加平扫频次,以皮肤出现微潮红结束治疗,治疗后采 用冰敷 15~20 m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 用芯丝翠倍舒润肤乳(湖北佳康医药有限公司,国妆备进 字 J20095747.规格: 200 mL/ 支)涂抹治疗,清洁面部皮肤后,于眼睑内外侧、鼻唇沟、唇缘处涂抹凡士林(佛山 市新喜乐化妆品有限公司,规格: 45 g/ 瓶),以保护皮肤 黏膜,将芯丝翠倍舒润肤乳涂在患者黄褐斑区域处,应注 意避开眼周,停留时间 1~3 min ,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发红, 若有发红则采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将芯丝翠倍舒润肤乳全部擦拭干净,之后冰敷 15 min。嘱咐患者治疗后均严格 防晒和保湿,每次治疗时间间隔 4 周,总治疗 4 次,治疗 后随访观察 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 4 周参照《实用皮 肤病诊疗手册(第 5 版)》[5] 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 效、有效、无效,黄褐斑面积减少≥ 60% ,颜色消失,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 ) [6] 评分下降≥50% 评 为显效; 30% ≤黄褐斑面积减少 <60% ,颜色明显变淡, 30% ≤ MASI 评分下降 <50% 评为有效;黄褐斑面积减 少<30%,颜色变化不明显,MASI 评分下降<30% 评为无 效。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 VISIA 皮肤检测仪 评分。治疗前,治疗 8、12 周后及治疗后 4 周采用 VISIA 皮肤检测仪(武汉时代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YGL450-C)进行图像分析,评估患者毛孔、皮肤皱纹、 纹理、色斑、色素沉淀情况的绝对值,并对皮肤特征进行 定量分析,其绝对值越低说明皮肤状态恢复越好。③皮肤水分与 MASI 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 4 周采用皮肤水分测 定仪(北京海富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156282)测定 患者经皮表水分流失值、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治疗前与治 疗后 4 周采用 MASI 评分评估前额、颏部及左、右颧部黄 褐斑颜色深度与面积,按照 5 级评分法,从轻到重记为 0~4 分,各部分评分 =0.3× (颜色深度得分 + 面积得分)× 占面部斑点面积百分比,总分为各部分评分之和。④氧化 应激。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4 周,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 血(2 mL),进行离心处理,转速参数设置为 3 000 r/min, 时间设置为 15 min,离心结束后选用上清液,检测血清 MDA、SOD、GSH-Px 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实 验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临床疗效以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计量 资料均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4 周观察组患者临 床总有效率为 87.50%,较对照组的 70.83%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 VISIA 评分比较 治疗 8、12 周后及治疗后4 周两组患者 VISIA 评分与治疗前比均呈降低趋势,且观 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皮肤水分与 MASI 评分比较 治疗后 4 周 两组患者经皮表水分流失、MASI 评分与治疗前比均降低,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治疗前比均 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4 周两组患者血清 MDA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 低;血清 SOD、GSH-Px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 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黄褐斑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病变,随 着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物品增多、紫外线照射、内分泌紊 乱、化妆品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黄褐斑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不仅会影响到患者面部美观, 还会导致患者自信心下降, 致 使心理压力增加, 导致病情加重, 以形成恶性循环, 不利于 患者病情发展。其中调 Q 激光的治疗可以清除黄褐斑,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光爆破, 在患者黄褐斑区域实施激光照射, 使聚集的高能量瞬间发射, 迅速穿透表皮到达色斑组织, 色 斑组织受热急速膨胀爆破碎裂,色斑组织的色基将逐渐变 淡直至消失,但单纯的激光治疗疗程较长,且只是针对表 象的治疗,易反复发作,故临床可结合果酸进行治疗 [7-8]。
黄褐斑与皮肤屏障的破坏有着密切关系,黄褐斑的发 生会导致表皮脂质代谢紊乱、含水量的下降、基底层的破 坏、真皮的弹力纤维变性、局部的炎症等,均参与了表皮 基底层和真皮的皮肤屏障的破坏。果酸的化学结构为 α- 羟 酸,是从多种水果或酸奶中提取的各种有机酸,因为果酸 化学结构中的分子质量相对较小,且水溶性与渗透性效果 极佳, 故在调 Q 激光治疗后进行涂抹可促进表皮细胞的活 化与更新, 修复皮肤屏障, 提高治疗效果 [9]。本研究结果显 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4周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 治疗 8、12 周后及治疗后 4 周观察组患者 VISIA 评分较对 照组降低, 表明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可改善黄褐斑患者 皮肤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
有学者研究,黄褐斑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处于异常,中 性粒细胞炎症浸润增强,导致蛋白酶分泌的增加,进而引 起氧化中间产物的大量产生,自由基增多引起脂质过氧化 作用, 易分解形成MDA,导致胶原蛋白生成的过程受到阻 碍,皮肤活力减弱,易形成色素沉着;SOD、GSH-Px 可 使机体活性氧损伤和自由基得到抑制,可有效降低色素沉 着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4 周观察组患者经皮表水 分流失、 MASI 评分及血清 MDA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 皮肤 角质层含水量、血清 SOD、GSH-Px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表明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可减少黄褐斑患者皮表水分 流失,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分析其原因为,果酸可有效促 进表皮新陈代谢,能够干扰细胞表皮集合力,促进弹性纤 维增生,使皮肤光滑有弹性,进而降低角质细胞的粘连, 促进角质细胞的更新,进一步加速黑色素的有效排出,使 黑色素沉着面积缩小;另外高浓度果酸还可有效降低氧化 应激损伤,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促使老化角质层脱落, 加速老化角质脱落与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消除或淡化色 斑;在调 Q 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果酸可改善调 Q 激 光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刺痛感,增加面部保湿,降低皮肤损伤 [11]
综上, 果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 状态,减少皮表水分流失,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并提高治 疗效果,可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 上使用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张慧 . 黄褐斑患者血清氧自由基和 TLRs/MYD88 信号通路表达与病情的关系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8. 28(14): 1732- 1734.
[2] 韩兰芹 , 赵雪莲 , 张春莉 . 大光斑调 Q1 064 nm 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2017. 23(5): 332-335.
[3] RADMANESH M, GHANATIR F, RADMANESH R.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pulsed dye laser, Q-Switched Nd-YAG, CO2 , and combined CO2 and Q-Switched Nd-YAG las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macular amyloidosis[J]. J Dermatolog Treat, 2021. 32(2):258-260.
[4] 林笛 . 调Q 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面部黄褐斑的效果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21. 21(23): 53-54.
[5] 杨志波 , 王畅 , 刘科林 , 等 . 实用皮肤病诊疗手册 [M]. 5 版 . 郑州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 488-489.
[6] 冉金凤 , 潘鸿 , 袁源 . 补肾疏肝化瘀方联合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对黄褐斑患者 MASI 评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中国美容医 学 , 2020. 29(6): 109- 112.
[7] 张玲玲 , 钱晓莺 , 金艺 , 等 . 调 Q 开关 755 nm紫翠宝石激光联合外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随机半侧面部对照研究 [J]. 中华整形 外科杂志 , 2022. 38(9): 970-977.
[8] 王维云 . Q 开关倍频Nd:YAG 激光大光斑低能量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分析 [J]. 中外医疗 , 2022. 41(2): 70-73.
[9] 胡文龙 , 黄军丽 , 任虹 .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术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16. 25(6): 57-60.
[10] 金玉 , 蒋文波 . 疏肝消斑汤联合 YAG 激光对黄褐斑患者 SOD、 MDA 的影响 [J]. 中医学报 , 2019. 34(3): 659-662. 678.
[11] 陈燕 , 丁小洁 , 王理 , 等 . 果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J]. 黑龙江医学 , 2021. 45(11): 1147- 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