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12

2023-08-25 13:36:3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该 院收治的 6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 [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水

  【摘要】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该 院收治的 6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 [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水平, 心功能指标 [B 型钠 尿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实验距离(6MWD)]水平,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抵抗素、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高于对照组的 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 LVEF、LVEDV 及 LVESV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 和 LVM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NT-proBNP 水 平低于对照组, 6MWD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抵抗素、ET-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CGRP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左心室功能及心功能,减轻血管损伤,其效果优于单纯螺内酯治疗。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螺内酯,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

  Effects of Sacubitril/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nolacton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DU Yangyang, CHEN Guiling*

  (1st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the People No.3 Hospital ofAnyang,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acubitril/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nolacton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8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Ma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3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pironolacto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level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dexe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 proBNP), 6 min walking test distance (6MWD)], the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dexes [resistin, endothelin- 1 (ET- 1),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 12%, which was higher than 76.4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LVEF, LVEDV and LVESV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VEDD and LVMI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 of NT-proBN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6MWD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resistin and ET- 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GRP level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Sacubitril/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nolac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vascular injur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Spironolactone treatment.

  【Keywords】 Sacubitril/Valsartan; Spironolactone; Chronic heart failur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Cardiac funct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dverse reaction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在慢性心脏病基础上, 逐渐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使得心排出量无法满 足机体代谢需求,造成心脏负荷增加,是多数心脏 原发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1]。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 竭以药物为主,其中螺内酯属于利尿剂,可通过促 进排尿有效降低循环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缓解 心力衰竭,但整体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2-3] 。沙库巴 曲缬沙坦对心脏、肾脏和血管等靶器官均具有良好 的保护作用,可通过多途径阻断心血管事件链,继 而降低死亡和住院风险 [4-5] 。本文观察沙库巴曲缬 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 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 南(2019 年) 》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6] ;经 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过 敏体质;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合并恶性肿瘤; 合并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 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 对照组男 15 例, 女 19 例;年龄 54~85 岁, 平均( 69.53 ±5.21 ) 岁; 病程 1~5 年, 平均(3.06±0.74 )年;美国纽约心 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 8 例,Ⅲ级15 例,Ⅳ级 11 例。观察组男 16 例, 女 18 例; 年 龄 52~83 岁, 平均(67.59 ±5.28 )岁;病程 1~5 年, 平均(3.05±0.72 )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9 例, Ⅲ级 13 例, Ⅳ级 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螺内酯片(江苏长江药业 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493. 20 mg)口服治疗, 20 mg/ 次,1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片 [Novartis Singap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Ltd.,国药准字 J20190002. 以沙库巴曲缬沙 坦计 100 mg(沙库巴曲 49 mg/ 缬沙坦 51 mg) ]) 口服治疗,初始剂量 50 mg/ 次,2 次 /d,根据患者 耐受情况,每 2~4 周倍增 1 次剂量,直至维持剂量 为 200 mg/ 次,2 次 /d。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 价标准:治疗后,NYHA 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超过 2 级,且心脏彩超、胸部正位检查显示无异常 为显效;治疗后,NYHA 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 1~2 级,且心脏彩超、胸部正位检查显示无明显异 常为有效;治疗后,NYHA 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 善不足 1 级,且心脏彩超、胸部正位检查显示无明 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 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 (2)比较两组治疗前 后左心室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 ,并计算左心室质 量指数(LVMI)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 指标水平。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 5 mL,使 用高速离心机(贝克曼库尔特股份有限公司,沪械 注准 2019126054.Optima XE) 以离心半径 8 cm, 2500 r/min 离心 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 并结合 6 min 步行实验距离(6MWD)进行评价。 (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抵抗素水平,采用放 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 -1(ET-1)和降钙素基因 相关肽(CGRP)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54E796D-03E7-4986-ABFF-E13A852D400E.png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 疗 前, 两 组 LVEF、 LVEDD、LVEDV、LVESV 及 LVM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后, 两组 LVEF、 LVEDV 及 LVESV 水平均高 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LVEDD 和 LVMI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799DC2C4-8766-43bf-B93C-45D4EBADC511.png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NT-proBNP、6MWD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后,两组 NT-pro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6MWD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 组治 疗 前 后 血管 内 皮 功能 指 标 水 平比 较 治疗前, 两组抵抗素、ET-1 及 CG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抵 抗素、ET-1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两组 CGRP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E9D6A0EB-9826-4392-81C9-5A50B8D69A03.png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因心肌细胞减少 或受损,心脏负荷过重,会刺激心肌组织发生炎症 反应,导致心室重构,而心室重构持续发展会进一 步加重心力衰竭,导致心肌炎症反应加剧,由此形 成恶性循环,增加心功能损伤 [7] 。研究表明,醛固 酮激素可诱导心脏纤维化,降低心肌细胞顺应性, 增加心肌僵硬程度,同时还会削弱心脏的收缩和舒 张功能,引发心力衰竭 [8] 。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 拮抗剂,可通过与醛固酮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阻 断醛固酮效应,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预防心肌重 塑,保护心脏功能 [9]。

7B472270-87E0-4d55-A852-DE12FE67D53A.png

  已知 LVEF 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其水平越 低心脏收缩功能越弱;LVEDV、LVEDD、LVESV 均是评价心脏体积、形态、功能及结构的重要指 标; LVMI 可用于评价心室重构。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LVEDV、LVESV、 6MWD 及 CGRP 水 平 均 高 于 对 照 组,LVEDD、 LVMI、NT-proBNP、抵抗素和 ET-1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复方制剂, 其中沙库巴曲为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提高血液中 NT-proBNP 水平, 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 感神经活性,起到排钠、扩血管作用,持续性延缓 或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缬沙坦属于血管 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可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 轻外周循环压力,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 系统激活,减少醛固酮的释放 [10-12] 。沙库巴曲缬沙 坦联合螺内酯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从而保护血管 内皮功能,减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13]。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 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左心室功 能及心功能,减轻血管损伤,其效果优于单纯螺内酯治疗。

 


 参考文献

  [1] Pontremoli R,Borghi C,Filardi PP. Renal protec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focus on sacubitril/valsartan[J]. Eur Heart J Cardiovasc Pharmacother,2021.7 ( 5 ): 445-452.

  [2] 郭岐龙,芦颜美,张玲,等 . 新疆地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合并症及药物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 41(4):414-418.

  [3] 王亚玲,张杨,刘涛,等 .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清趋化素的影响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 41(7):749-753.

  [4] 刘艳梅,庞可心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 NT-proBNP 的影响 [J]. 湖南师范 大学学报 (医学版),2021.18(4):44-47.

  [5] 张苒,赵鲁静,代玉川,等 . 基于心肺运动测试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师进 修杂志,2022.45(6):521-525.

  [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 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 [J]. 中华全科医师 杂志,2019.18(10):936-947.

  [7] Chamberlain AM,Boyd CM,Manemann SM,et al. Risk Factors for Heart Failure in the Community :Differences by Age and Ejection Fraction[J]. Am J Med,2020.133 ( 6 ): 237-248.

  [8] 谭楠楠,章轶立,杜康佳,等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 44(2):159-164.

  [9] 薛旸,王欢,李志,等 . 螺内酯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效果及心肌重构,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 23 ( 2 ): 176-178.

  [10] 姜红峰,杜艳华,黄蔡华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华老年心脑血 管病杂志,2022.24(3):251-254.

  [11] 黄丽娟,曾玉玲,占德进,等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疗效及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 [J]. 微循环学杂志,2020.30(3): 36-40.

  [12] 姜阳,董鹏,刘芳,等 .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0. 20(2): 3297-3300.

  [13] 陈芳, 吴迪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 β 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1 血清水平干预的 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 2164-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