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培养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评价标准论文

培养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评价标准论文

12

2024-05-23 09:43:2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从当前国内现状来看,国内艺术思维培养模式 处于起步阶段。思维培养模式主要是以思维发展为 目的,与目前国内以知识积累相违背,导致国内对 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以五年制高职艺术 设计专业为例,教学环节多以课程知识点教授为主, 通过知识灌输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的 掌握程度,这也导致在艺术思维培养方面比较零散, 并未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培养体系,无疑会影响 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生成,不利于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未来 发展。同时,教师对艺术

  从当前国内现状来看,国内艺术思维培养模式处于起步阶段。思维培养模式主要是以思维发展为目的,与目前国内以知识积累相违背,导致国内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以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教学环节多以课程知识点教授为主,通过知识灌输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也导致在艺术思维培养方面比较零散,并未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培养体系,无疑会影响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生成,不利于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教师对艺术思维教育缺乏重视,未认识其应用价值,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足,难以从情境创设、课程内容等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无疑会降低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提升效果。因此,文章对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评价标准进行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希望为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提供参考思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艺术课程知识。

  艺术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们理解客观事物时的加工信息和理解的过程,其可以让人从客观事物上获得相应的体会与感受。艺术思维主要是以艺术作品为主,在认识与理解过程中逐渐获取相应的感受与体会。从艺术课程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学生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思维感应,使学生在观察艺术作品过程中不仅能理解艺术作品的表象内涵,也能理解艺术作品的里层内涵,有助于提升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能力。

  一、视觉思维

  视觉思维主要是以人的视觉为主导,通过视觉感知的方式帮助人进行思维理解。比如当前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下,大量图像都会运用到视觉思维。而视觉思维的应用过程是人们对图像进行观察,结合观察结果进行语言描述,使视觉思维可以贯穿整个信息处理过程的始终。从学生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表达的视觉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图像信息,从而对社会存在进行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引发学生对艺术作品、艺术图片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思维能力将观察的结果用语言描述出来,使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二者相互转换。因此,提升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的要点是以观察为主,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事物的反复观察找出事物的艺术细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主题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

  二、批判性思维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通过逻辑严密的求证,对问题和观点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问与探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比如学生在遇到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时,可以先行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再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探究,问题的提出通常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意味着我们能够识别眼前事物及其周边所存在的矛盾,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究艺术作品,弥补一些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空白。推理是解决问题的中间步骤,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推理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面对《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时,要想对这幅艺术画作进行深度理解,就需要提出问题,并利用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主要包含感知、联想、想象、关联、比较、直觉、多元思考等思维品质。其中对事物进行多元且深刻的感知是进行创造的第一步,通过反复观察、认真倾听、深入探究之后,才能达成创造的目标。创造性思维基于对事物本质的充分认识,学生只有有了充足的事物本质基础,才能进行创造。

  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价值与思路

  一、价值

  一是挖掘本体价值。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艺术作品不仅展现了表面的特征,同样其中也会蕴含丰富的内涵特征,必须从共情的角度理解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和表达意愿,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探究艺术品所从属的时代、环境和种族特征。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有助于让其更好地了解艺术作品本身,使其能够从艺术作品本体获取更多体会、灵感与想法。二是降低课程理解难度。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从艺术作品本身出发,结合课程内容与教师辅导逐渐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部分,不仅提升了课程学习的效率,也同时降低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难度。三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育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如果只依靠传统的知识灌输育人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但无法形成相应的素养能力,无疑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就需要教师从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出发,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艺术思维能力”,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思路

  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从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挖掘艺术作品的本体价值,降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难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学生为本思路。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过程中必须从学生自身出发,结合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提升方案,以满足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也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够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减少统一性教学造成的影响,从而满足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目标。二是生动教学思路。在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就需要从生动教学的角度出发,制定生动性的教学计划,比如引入微课教学、引入智慧教学等,从而达成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三是评价性思路。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过程中必须明确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来找出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过程的不足,从而达成高职人才的培育目标。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之前不仅要设计好具体实效的教学方案,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应从评价角度出发,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此找出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评价标准应用分析

  一、明确构建原则

  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过程,评价标准的构建尤为重要,会从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找出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过程中的不足。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构建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评价标准构建应从科学性原则的角度出发,从科学性的角度遴选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可以发挥出作用,从而为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提供参考。二是发展性原则。在构建评价标准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定评价标准,这不仅可以找出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学习的不足,同时也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有助于达成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学科性原则。在构建评价标准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科教学的重点与要点设计评价方式,使评价标准可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有助于为改进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四是可测性原则。在评价标准的构建过程,应遵循可测性原则,便于后续评价的应用,从而为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提供助力。

  二、完善评价方案

  要想发挥出评价标准在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中的作用,必须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有效评价来及时找出与标准不符合的地方,并给予针对性优化,从而提升评价标准的应用效果。一是教学评价方案。设计教学评价方案时,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角度出发。比如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评价标准,让评价标准可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可以将学习质量、学习要求作为评价标准的依据。基于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标准,比如引入的多样化技术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确保其能够满足教学革新要求,为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提供参考。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可以与教学内容产生联系,将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考虑其中,以提升评价标准的实效性,满足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要求。二是过程评价方案。在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过程,需要关注以下评价标准,包括课堂氛围、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氛围设计情况等。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过程进行精准评价,及时找出环节问题,基于相关环节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提供参考。三是艺术思维评价方案。从上述分析来看,艺术思维中包含视觉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在设计教学评价体系时,应从艺术思维能力本身出发,结合其中的视觉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合理设计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标准真实有效,从而满足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要求。

  三、创新评价形式

  要想发挥出评价标准在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作用,就需要从评价形式的创新角度着手,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来发挥出评价标准的价值,从而满足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要求。首先,在应用评价标准过程,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比赛的角度出发,利用一些艺术实践活动比赛进行评价,这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进行培育,同时也能对培育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为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提供针对性参考。其次,在应用评价标准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智慧教学的角度出发,比如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发布任务,引导学生从视觉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探究任务,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视觉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教师端来查看学生能力培养情况,从而满足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要求。再次,应转变评价主体。在应用评价标准时,教师可以将评价主体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依据评价标准对彼此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可以发挥出学生评价主体的优势,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找出不足,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激励性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探究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知识,逐渐在学习与探究中提升“艺术思维能力”。同时,还要重视评价标准的持续性,对学生每节课的表现进行记录,并一周、半个月进行整理总结,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持续性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

  总之,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可以满足当下教育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文章提出学生“艺术思维能力”提升的评价标准应用建议,希望能够为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参考,以满足提升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