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探索研究微视频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文

探索研究微视频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文

4

2024-05-11 10:04:57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微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合理利用“微时代”的优势,革新和丰富思政理论教学模式,要科学利用微视频实施教学活动,合理合规使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手段组织实施教学。

  摘要:当今是互联网时代,而微视频以传递方式简单、传播途径丰富,已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需要对教育方法与模式进行改革,使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微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合理利用“微时代”的优势,革新和丰富思政理论教学模式,要科学利用微视频实施教学活动,合理合规使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手段组织实施教学。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微视频,高等院校,教学

  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生产力快速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推动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互联网时代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思维模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教学途径和手段进行改变,利用微视频作为载体,传播正能量,传播大道理,寓教于乐,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不断实践探索。

  一、微视频在思政理论课中的作用和价值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手机控”“微博控”“低头族”等新词的出现一定程度说明了其受欢迎程度,微视频在近几年又占领了新事物的制高点,已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也因其无与伦比的高黏合度融进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目前西藏高等院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有限情况下,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资源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其中信息化手段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微视频走进课堂,以此实现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性,以适应大部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实现其重大作用和意义。

cd133d73acc604cc4ba884a02d072a6.png

  1.创新和完善思政理论教学方法

  微视频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是属于较为新颖的手段,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视频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凭借短短几分钟就能够完全了解所学知识点,是正常理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采用微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理论,加深知识点在头脑中的印象,并内化于形、外化于行,在促进当代大学生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方面起到良好效果。当前微视频已经在很多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宣传、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尤其突出。“微时代”环境中,高校课堂教学突破了常规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大学生能够无时无刻不参与到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按照自身知识的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同时能够反复多次学习浏览,着重选择自己不了解和感兴趣的知识点,并在重复学习过程中深度理解和消化各项思政理论常识。西藏作为边境民族地区,其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微视频在当前西藏高校师生中间的应用主要是以传播转载别人的优秀作品为主,缺乏自主创新作品,更缺乏结合自身特点的优秀作品,但是这些不能作为我们接收新兴物质的借口和理由。我们需要立足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借鉴,逐步建立起自身利用微视频组教组学的体制机制。

  2.提升了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

  微视频一般有个人或者小团队通过手机、摄像头、DV等各类电子产品终端摄录,并上传至网络上进行浏览共享的短则数十秒钟,长的通常在数十分钟;而内容中包含了影像、图文、音乐等,表现形式富有多样性如纪录短片、DV短片、微影片、电视剧片段和广告片段等。因此微视频具有‘短、快、精’、直观生动性、广泛参与性、时刻随意性的优点。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使用微视频的方式方法,任课教师将把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具体展现,使用纪录短片、DV短片、微影片、电视剧片段讲述历史事件,并采用动态化PPT及慕课、名师授课等与任课教师现场授课进行交替出现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创新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从感官和认知层面产生深度融合,让大学生在脑中有清晰的实践或事件,使繁杂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接和简单,使学生更好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加深记忆。对于课堂教学来讲灵活了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为系统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3.推进了思政理论教学顺利展开

  随着微视频的飞速发展,及其发展领域不断地拓宽使得大家对微视频越发感兴趣、越来越关注,当前从事微视频专业人员正日渐成长壮大,可以说微视频已经开始走入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渠道,其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而微视频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影响非常大,也能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振。马克思主义指出价值是具体的,是以主体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的状态,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意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而微视频传播具有直接性、实时性、广泛性的优势,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微视频中价值观的影响,微视频中的积极价值观有助于人们构建积极价值观。同时通过微视频对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用实例进一步进行剖析讲解,是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内容,更容易消化知识,进而更高效地提升政治素养。

  二、微视频在思政理论课教学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

  微视频以其新意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大批的应用者,同时掌上视频移动客户端的快速发展也为很多微视频制作软件提供了技术和市场需求支撑。但微视频也是把锋利的双刃剑,作为思政老师较好地利用好“微视频”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带来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微视频”在思政理论教学上的运用重点需要把握以下问题。

  1.在精神追求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追求都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将会尤为显得挑剔。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是碎片化,信息爆炸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等原因,对微视频也有了较大的需求。但当前社会面上流动的微视频内容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外加不同个体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程度差异,正所谓众口难调,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类微视频对不同受众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喜爱,所以一个好的作品想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在观众的认知上其必须是一个迎合当前社会主流价值,契合先进理论,传播真理的好作品。其次在微视频的表现形式上,不能烦冗拖沓,必须言简意赅,需要旗帜鲜明表达主旨思想,外加图片、动画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思政理论知识,因为高节奏的生活不允许过多繁杂的表达形式存在。除此也要通过合理运用艺术手法增加微视频内容的技术含量,采用抖包袱、制造悬念等方法吸引观众注意力,也可以采用鲜明主题思想,题目标新立异等方法提高微视频内容的观看学生的黏合度,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广大高校学生面前,还可通过利用抖音等当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传播的广泛性和作品的黏合度。

  2.在情感表达方面

  微视频首先刺激的是每个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每个好作品它都在表达着一个中心思想,表达着一份独特的情感,这个情感与受众必须产生不同程度的同频共振,这样其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才能扩大和发散,才能达到引申教育目的,固化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出现偏差,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有着独一无二的方向性和正确性,通过循序善诱、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用很多实际例子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重要论述,用我国已经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来论证新理论新思想,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广大大学生的高度认同,实现大道理讲好小道理讲透,树立最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从善如流的浓厚氛围,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欣然接受。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形象的了解和理解抽象得理论知识,而且可无线激发学生学习得激情和主动性,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3.在行为习惯方面

  使用和制作接地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微视频,必须对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和生活行为习惯要有正确的认识,因为这个群体具备着崇尚自由,学习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文化素养普遍高等显著特征。在选用和制作优秀作品的时候将上述因素要充分考虑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将作品主流精神灌注到学生的行为躯干上,同时要进一步发掘校园这座优秀文化精神富矿,让学生的思想在学校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在思想上行为上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继承人和接班人。

aa595731d4838af0a3b7b8920b9d271.png

  除此,互动交流是当前互联网文化和信息传播领域的一项重要功能,为充分调动广大大学生利用微视频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必须发挥互动作用,不断提升微视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与观众的互动性,以观众的精神需求为导向,积极的接受观众的意见建议,从而更好地优化微视频教育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达到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1]

  4.在载体样式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视频教学,使微视频成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很多微视频的教学视频不够“微”,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时间较长、难度偏高的视频确实难以吸引眼球。对于制作者来说,不仅需要考虑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课程脚本的撰写,也需要考虑拍摄进度等等。利用短视频作为思政教育的信息载体,最易抓住时代文化特性,时间短、难度低、更加符合当代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丰富的信息。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拆分成若干知识碎片,然后再以形象生动的元素(如漫画、动画、转场特效等)提升知识碎片的观赏性和亲和力,最后通过合理剪辑重组这些碎片形成视频流,通过用视频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吸引用户的能力。

  三、微视频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微视频可以使先进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更有快捷性和内容更加丰富性,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话语场域。情感卷入,情感共鸣是构建和表达核心要义基本方式和方法,相对于文字和语言交流,通过视频的传播更好实现有效性和针对性。

  1.微视频有效性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的环境和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当今,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也对新事物的评判标准变成尤为苛刻,因此一个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视频可以发挥其应有效能。首先可以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微视频表现形式上比较于传统的语言文字,更直接和真实地表达现实情况。它具有一种语言无法比拟的生动、真实、视觉的冲击力。因而用讲故事的情感参与方式,来讲述国家、民族和个人发展的故事,在表达和渲染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激发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大局利益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豪迈情怀,再利用音乐的平稳到振奋,情感的表达可以达到极致化,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凝聚力。“与文本相比,观看短片和视听话语这些独特的传播方式使‘情感卷入’‘代入感’很容易实现,让人们投入更多的情绪和思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的视频形象上。”[2]

  2.微视频针对性

  微视频由于其直接特性,使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视听时能一定程度上减小主体价值和观众接受间客观存在“偏离性”。[3]产生共识是情感卷入的目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微时代走进学生生活和学生头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看,情感共鸣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共同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是对爱国志士寻求国家出路的高度认同,是中国人民共同情感的诉求,也是新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关键。

  四、结语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微时代,微视频以信息传播途径形式多样及不断拓展,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网络微视频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当下和未来新媒体在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高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摇篮,在“微时代”背景对下使用微视频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学过程中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合理利用“微时代”优势,革新和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和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活动,合理合规使用微信、微博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质量,努力为国家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世君.微视频广告在网络传播中的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18,10(17):137-138.

  [2]胥思宇.谈鲁米诗歌的崇高美——盛放在爱中的格桑[J].西部学刊,2021,07:150-153.

  [3]张力舵.微视频看新时代下的视听形象的构建——以《中国进入新时代》等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