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建构路径探析论文

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建构路径探析论文

0

2024-05-08 10:23:13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在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应立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要求,依据审美性、系统性、职业性、实践性原则,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改革课程评价,健全保障机制,将美育教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在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应立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要求,依据审美性、系统性、职业性、实践性原则,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改革课程评价,健全保障机制,将美育教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现状,建构路径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要求加强与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切实推进美育工作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重点任务,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市场环境对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开设美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现状

  美育课程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美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一)美育课程目标缺乏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兼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美育课程目标必须既要符合美育育人规律,又要符合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没有制定明确的美育课程目标,即使有,也没有立足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盲目向普通高等学校的美育教学看齐,缺乏具有高职特色的美育课程目标。

111.jpeg

  (二)美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不合理

  一方面,对于美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多局限于美学的基本理论或对某种艺术形式的赏析,教学内容偏理论化或单一化,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审美能力的培养脱轨,同时还存在内容陈旧以及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对课程内容的组织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首先,出现“因人设课”现象,美育相关课程之间缺乏逻辑关系。其次,课程类型单一,有的学校以鉴赏类课程为主,有的学校只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相关实践类课程。最后,没有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忽视了美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三)美育课程实施落实不到位

  在美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多数高职院校对美育课程建设缺乏战略重视,美育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美育教研室[1],教学资源分配较少,课程数量不够,未能实现学生全覆盖[2],可供选择的美育选修课少[3]。第二,美育途径狭窄,以课堂教学为主,形式单一,美育实践薄弱,尽管有的学校开展多种艺术活动,但由于缺乏规划,美育内涵并没有得到彰显,课外美育活动与课堂教学严重脱节。第三,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美育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毫无美感,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缺乏适合高职学生的美学教材。目前已出版的美育相关教材,大多数是面向本科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育学习,因此目前的美学教材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

  (四)审美教育评价机制滞后

  课程评价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目前许多美育课程的考核方式严重滞后。一方面,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将美育与知识教育等同视之,没有立足于美育所具有的实践性、体验性特点,仍然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采用传统的闭卷或开卷笔试。另一方面,评价与目标脱节,课程评价理应对课程目标涉及美育知识、审美感受力、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价,而不是只涉及对美育知识的评价。

  二、高职院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路径

  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不仅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科学、统一的理念统领高职院校美育改革发展,更要聚焦和解决突出问题,推进美育课程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审美性:审美性是统帅一切知情意行的根本素养。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素养,最终实现完善人格的培养。

  2.系统性:美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模块的设计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注意知识的链接,避免脱节和重复。

  3.实践性:美育教学应重视实践,可以结合各个专业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开设各类艺术实践课程,拉近艺术与学生的距离,让艺术不再遥不可及。

  4.职业性:美育课程体系应立足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职业特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关注各个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二)科学定位课程目标

  在制定高职院校美育目标时,除应结合国家政策、高职院校的特征外,还需考虑学情。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以下特征:第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往接触美育教育少,美育基础薄弱。第二,受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个别学生价值观出现错位,审美出现偏差,传统审美文化缺失。第三,兴趣爱好单一,基本集中在体育运动和网络两方面,精神世界空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3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但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希望提升自己的休闲质量和审美能力,对于那些简单易学的艺术技能,如摄影、绘画、歌唱、舞蹈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美育政策文件的意见,科学定位高职院校美育课程目标。美育目标可分为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

  阶段目标包括:第一,塑造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审美价值理想,能自发地以美的眼光关照世界;第二,发展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评价力等;第三,提高审美表现,学生能掌握一项或多项艺术技能,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第四,促进职业审美创造,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审美创造,为社会提供更高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职业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美育目标的基础上,各高职院校根据本校、本专业实际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美育系列课程的课程标准。

  (三)完善课程内容

  对美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要求,突出对审美素养和职业美学修养的培育,注重全面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与时俱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艺术基础知识,如:美学基础理论、艺术理论、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各类艺术鉴赏方法等,回答“什么是美”“为什么要审美”“怎样审美”等一系列美学美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要弘扬具有中国风骨、中国韵味的中华美育思想,促使学生形成具有民族特征的审美经验。第二,艺术技能,如: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和戏曲、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艺术技能,丰富休闲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第三,专业美育知识,如:建筑美学、园林美学、工程美学、机械美学、护理美学等,以审美的态度去感知专业之美,发掘不同专业的审美元素。

  依据体验和交流原则、个性化和多样化原则、阶段性原则组织课程内容,构建综合美育课程群,具体包括专门课程、实践课程、渗透课程和隐性课程。

  美育专门课程处于基础地位,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保障,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公共艺术课,为艺术鉴赏课程和审美实践课程奠定基础,在大一开设,共32课时。选修课程包括鉴赏类、地域文化赏析和实用技艺训练课程,在大一和大二开设,每学期16课时,学生至少选择一门课程。鉴赏类课程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和鉴赏能力。地域文化赏析课程在扎根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各类实用技艺训练课程可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

  美育实践是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立足专业特色,以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学校社团为抓手,拓展美育教育途径,积极打造特色化的美育实践活动。

  渗透课程将美的原则、方法融入各类课程,拓展美育理念。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中,美育对其他各级各类课程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将美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和思政课、体育、劳动教育等公共基础课。

  隐性课程使学生浸润在美的氛围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营造校风和学风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创设美的环境让学生感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5]。一方面美化学校物质环境,包括校园风景、宿舍环境、校园文化长廊等,通过营造富有文化和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美化学校精神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学校和班级管理、新型师生关系等,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22.png

  (四)优化课程实施

  第一,美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将所有美育课程全部都纳入学分管理系统,成为学生是否能毕业的重要参考。其中,必修课程2学分,艺术鉴赏、地域文化赏析和实用技艺训练等选修课程,各1学分,美育实践课1学分,学生至少修满3个学分方能毕业。

  第二,构建“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将美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将美育渗透于技能教学中,达到“技”“艺”相融的效果,同时将美育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协同整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崇尚工匠精神美、传统文化美,实现寓美于技。另一方面,将美育融入公共基础课。将美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实现以美促德;将美育与文化教育科学融合,实现以美益智;将美育与体育教育深度契合,实现以美健身。

  第三,构建“第一、第二课堂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强化美育实践。一是积极加强艺术社团的建设,鼓励各个学院打造美育文化品牌,开展常态化艺术展演活动。二是在专业技能竞赛中建立审美自信,结合各个专业的技术技能要求,开展具有美育色彩的技能竞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的美育理念和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四是加强文化基地建设,领略地域文化中的美育元素。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等平台上建设美育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网络学习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也有利于打破时空界限,欣赏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的艺术品或艺术展。线下教学采用形象性教学,将翻转课堂与场景体验相结合,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应用到美育课堂上,激发学生审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编写精品教材。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既要融合科学的审美思想,更要弘扬与创新具有中国风骨、中国韵味的中华美育思想,同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征和专业定位,兼顾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

  (五)改革课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必须遵循美育规律和特点,强调实践体验,结合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一方面,立足课程目标,拓宽多种评价方式。学生审美素养的考察,包括美育基础知识的掌握、审美体验能力、艺术特长和艺术创造等。可通过知识竞赛或者试卷答题等方式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其应用美育知识技能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物作品、海报设计、剧场表演等方式考查学生的艺术特长和艺术创造。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强化过程性、发展性和综合性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网络课程、线下课程和实践中的学习情况。在期末考核时,尊重学生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

  三、健全高职院校美育课程的保障机制

  为切实达到美育育人成效,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提高思想站位,坚持以美育人的理念,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使其真正成为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新能源和新动力。

  (一)组织机构建设

  校党委综合部署、统筹安排,明确各部门在美育建设中的职责。如:教务处负责美育课程的整体规划、教学安排和监督管理工作。组建专门的美育教研室,负责美育教学的具体开展,实施课堂教学。团委和学工处负责组织实施美育实践活动,丰富美育第二课堂。团委负责管理和指导各类艺术社团,定期举办相关展演活动。

  (二)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专职美育教师,承担专项美育教学工作。二是聘请校外各艺术专长人物和优秀文化传承人来校兼职,开展专题讲座,指导美育实践活动。三是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支持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合作开发开设美育课程,丰富和深化美育教学内容。

  (三)美育基础设施和美育场馆建设

  2022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鼓励高校建设美育实践基地,充分调动校内外各项美育资源。一方面,在校内建设美育教学和实践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场馆,配齐配好所需器材设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各类艺术展厅,以及当地的工艺名家工作室,把这些文化场馆作为美育教育的基地,充分调动学校所在地的文化资源。

  四、结语

  完善美育课程建设是实现美育育人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植中华传统文化,以审美性、系统性、职业性、实践性为原则,开设包括美育专门课程、实践课程、渗透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综合美育课程群,让美育切实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同时健全保障机制,为推进学校美育改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于丽燕.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启示[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0(3):4.

  [2]魏俊桃.高职院校美育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3):4.

  [3]刘兰明,郑永进,王佼.基于《指导意见》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实证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24-30.

  [4]傅小兰,张侃,陈雪峰.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94-120.

  [5]岳海玲.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