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高校心理育人“三全”路径探析论文

高校心理育人“三全”路径探析论文

1

2024-05-07 13:49:0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新形势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在高校加快构建心理育人体系,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路径。其中包括全员协同,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全过程贯通,把握年级、个体差异和时代特点,实现心理育人有效衔接;全方位联动,拓宽心理育人交互空间,建立一体化心育大格局。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建构符合中国国情和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摘要: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新形势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在高校加快构建心理育人体系,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路径。其中包括全员协同,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全过程贯通,把握年级、个体差异和时代特点,实现心理育人有效衔接;全方位联动,拓宽心理育人交互空间,建立一体化心育大格局。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建构符合中国国情和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关键词:心理育人,三全育人,高校,大学生

  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1],心理育人不仅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育人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品质、培养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为目标,不仅包括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心理咨询,而且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心理潜能,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育心和育德的有机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更好地发挥其育心育德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全员协同,健全心理育人主体

  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思想的核心。在新的时期全面推进和深化心理育人工作就必须发挥全体教职工和高校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学生的自育意识,使参与主体形成最大化的育人合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育平台。

  (一)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心理育人意识

  理论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在塑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因此要建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就必须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老师的育人意识。这不仅仅包括专职的心理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行政管理类人员都需要强化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到自己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率先示范,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心育相关知识,以便有意识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或潜在隐患,并及时发出预警。此外,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赋予教师更大的工作灵活性和自主权,提供更多的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等重视,为完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111.png

  (二)加强高校心理育人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在心理育人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相关专业工作者的数量和经验存在较大的空缺,这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需求。为了实现全员心理育人,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每位教职工的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心理育人团队,其中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为核心,辅导员为骨干,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为辅助。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挖掘各个岗位所蕴含的心理育人元素,将心理健康工作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中,形成强大的育人力量。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培养具备承担民族复兴重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此育人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与思政专业人员可相互融合,共同策划和实施心理育人方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这种卓越的优势在我国高校中能够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显著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这两个重要角色。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同龄人之间的引导互助作用,我们应该以学生心育者的独特视角深入学生群体,利用同龄人更容易激发倾诉欲望的优势,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和心理委员等人参与其中,以便及时了解同学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及早发现问题并干预。

  (三)增强大学生群体的自育能力

  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曾提出过一种“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察觉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愿意去改变,才能取得良好的心育效果。而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要及时关注他们的自育情况,引导他们认知自身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其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首先,高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问题解决方面的主体能动性,协助学生科学看待心理咨询服务。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心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宣泄室,引导学生通过倾诉、运动等方式合理地释放内心的情感压力。最后培养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他人,化解矛盾,通过对他人情感经历的感悟提升自身的处事和适应能力,若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无法得到缓解时,不妨主动找寻心理教师,以获得更好的帮助。

  二、全过程贯通,实现心理育人有效衔接

  个体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高校在具体工作中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为指导,全面了解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重视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有机统一。坚持全过程贯通,即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衔接发力,把心理育人工作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的成长过程。

  (一)按照年级差异,进行分层分段教育

  全过程心理育人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的育人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考虑他们的心理特征开展分段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可以从新生入学适应、老生发展过渡、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三个角度,开设不同的心理教育主题,实现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在新生刚入学阶段,高校可以利用迎新晚会、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讲座、社团游戏等活动缓解学生的入学不适感;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学生心理测评工具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摸排;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其教育主题主要偏向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等方面,目的是在最初阶段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归属感和自我意识。在大二大三过渡时期,高校的心育重点要适当偏向学业压力、生命健康教育、恋爱关系等主题,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程、心理沙龙等形式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需要,促进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双重健康。在大四学生就业阶段,高校要提供符合学生类型和特色的心理服务,结合考研、创业、择业等需求[3],使心育主题侧重压力调适、求职心理和技巧等方向,开展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尊重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在把握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成长发展的特殊性规律,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特殊学生应给予特殊关注。在进行心育过程时,高校可以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共同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少数存在严重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为了保证心理育人的实效性,学生干部、辅导员和思政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发现和关注需要特殊关怀的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做好追踪观测,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档案体系。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菜单式”服务[4],对既有病患学生定期做心理访谈,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给予温暖和关爱,增强这类学生的生命健康认识;以资助体系为载体,发挥“资助育人”的心理功能,为贫困生搭建自信成长平台,创设勤工俭学的条件,消除自卑情绪,帮助其正视现实,培养自强人格;关注女性群体,为高校女教职工和女大学生女生开展女性成长专题讲座,帮助女性在新时代全方面提升自己,展现自我风采,弘扬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精神。

  (三)把握时代特点,满足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一系列变化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的深刻碰撞,而新时期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的变迁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再加上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大多为95后、00后,他们的自我需求和自我意识相对旺盛,因此,高校应当根据时代特点,精准地把握学生的需求,积极开展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育人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心理健康工作者通过掌握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将问题进行科学归类,与时俱进,进一步强调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5]

  三、全方位联动,建立一体化心育大格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也处于改变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需要结合整体性和发展性的思路,融合思政、网络、课堂、文化等育人新元素,紧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趋势,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心育大格局。

  (一)完善心理育人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在完善高校心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强调通过开设必修和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育人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高校课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专业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辨别方法,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选择相应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稳定而有战斗力的专业团队,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校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和教学资源。除了理论灌输外,还可以综合家庭、社会等育人资源开展丰富多元的课外实践活动,即以第二课堂作为补充。以各种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和社团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心理育人形式,与专业的心理机构合作,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访谈、讲座,把专业心理健康知识搬上课堂。同时,还可以深挖网络育人这个新的育人载体,引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程,利用网络媒介创新课堂形式,搭建课程资源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促进线上与线下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总之,在高校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中要持续发挥“课堂主渠道推进心育”的功能。

  (二)深挖心理育人思政元素,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在当前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任务。因此,在全方位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现思政工作与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育人生态,充分发挥中国本土高校心理育人的卓越优势。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实践中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激发潜能,完善人格,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要;着眼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层面上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实现促进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双重健康的教育目的,从而实现从“育心”到“育德”再到“育人”的最终目标。在高校中心理育人还强调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坚持立德树人,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实现“课程心理育人”,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探索多角度、全方位、切实可行的心理育人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jpeg

  (三)拓宽心理育人交互空间,形成立体联动综合效应

  “十大育人”体系中每个体系都在独特领域承担着独特职责,同时具备不同的心理育人功能,而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则以此为基础,通过延伸育人的覆盖面来实现多方位联动,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育人效应,从而拓宽心理育人交互空间。比如高校借助科研创新平台,倡导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能力、求知欲和创新创造能力等,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育心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心育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在“实践育人”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依托“文化育人”,根据各高校的区域位置和历史特点,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硬环境和软环境同时发力,重视校园心理氛围的营造,以此隐性教育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全体心理工作者强化“服务育人”的育心和育人功能,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需求积极重视并及时反馈,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更多温暖,产生积极、满意的情感体验。在搭建全员育人队伍中注重发掘各类管理岗位的心育元素,将管理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多个管理流程与环节中,为师生解难事、办实事,在管理过程中引导、传递三全育人理念,有效发挥“管理育人”的心育功能。依托“组织育人”,在党校、团校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党员、团员、各类入党积极分子的心理品质,引领学生明党史、树理想、强信念,“育心”的同时“育才”[6],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杨晓庆.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心理育人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No.649(10):46-48.

  [4]梁亚男,姜大巍,王国杰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探析[J].药学教育,2021,37(05):11-14.

  [5]中共教育部党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8-07-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6]罗佳,陶星宇.“三全育人”背景下心理育人队伍建设及工作创新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3):77-80.

  [7]马建青,石变梅.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影响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No.466(01):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