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大思政视角下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优化分析论文

大思政视角下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优化分析论文

1

2024-05-07 10:28:3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声乐课程在艺术教育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提升声乐课程的教育效果,文章以艺术教育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结合声乐课程教育现状的前提下,从大思政格局的角度,探讨大思政对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的影响,在提高对声乐课程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能够优化声乐课程教育的有效方法,旨在为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的思路。

  摘要:声乐课程在艺术教育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提升声乐课程的教育效果,文章以艺术教育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结合声乐课程教育现状的前提下,从大思政格局的角度,探讨大思政对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的影响,在提高对声乐课程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能够优化声乐课程教育的有效方法,旨在为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大思政,艺术教育,声乐课程

  思政内容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当前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提升思政内容在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中的比重,强调以大思政的格局来实现艺术教育专业中声乐课程教育内容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是能够发挥思政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作用的有效方法。

  一、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现状

  (一)对思政内容的认知不全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当中,是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中能够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情况,发现课程思政建设并未在其中取得理想的效果。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明确思政内容与教育内容的内在联系,或其本身缺少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了解,就会在教学中下意识忽视课程思政内容,进而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1]。而从学生群体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对课程思政也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重视,即便教师在课堂中体现思政元素,也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难以发挥思政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11.jpeg

  (二)思政融入内容散乱

  课程思政是以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和规划的,但要想将其与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需要寻找课程思政内容与声乐课程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声乐课程教材中强调的教学重点内容作为主要依据,这样往往会打乱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与思路的安排,再加上教师也未能够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对相应的思政元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使得呈现于学生面前的思政教育内容在逻辑关系、前后顺序等方面较为散乱,因而很难让学生对其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影响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2]。

  (三)思政教育方法单一

  不同思政教育方法的选择,能够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积极性反馈给教师实际的教学效果。但在现阶段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规划中,教师大多仍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以案例教学法和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达到课程教育的目的,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学生对于各类教育教学方法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有所差异,相应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的实际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未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和转变,很难发挥思政在声乐课程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大思政”格局的背景

  (一)“大思政”的概况

  大思政提出后,主要能够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大思政强调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等重要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补充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而达到完善和转变思政教育观念目的教育教学格局和规划[4]。基于大思政的理念指导,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模式的作用,推动当前教育教学中思政环境的改善,以更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认知的转变,进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实际教学中,大思政强调从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角度看待学生积极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推动发展。对高校而言,大思政格局要求学校能够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将思政教育思想融入教育培训的过程当中,进而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基于“大思政”的教育模式特点

  在大思政教育格局指导下,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总结除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加开放,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要求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架构,以此来为学生营造更积极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从而提高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有效性。2.大思政教育格局还能够体现出顺应时代整体发展趋势的特点。考虑现阶段学生面临的教育教学环境与以往有着较大的差异,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和理念等多方面来达到渗透思政教育的目的,能够以提升思政教育感染力的方式来发挥其在形成正确思想观念方面的作用。

  (三)“大思政”融入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作用

  课程思政是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声乐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技巧在声乐课程教育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忽视教学素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在现阶段声乐课程应用的教材内容规划中,歌颂祖国、歌颂家乡等许多艺术歌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将大思政融入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当中,将教授歌曲演唱技巧的内容,与对歌曲相关创作背景与内涵精神的介绍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作品内涵的理解和领悟,进而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基于“大思政”的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优化措施

  (一)融入思政目标优化声乐课程体系

  基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将思政目标与声乐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发挥思政的实质性教育作用,应能够对现有的声乐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

  具体而言,强调以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升道德素质水平为主要目标,首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现有声乐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尝试在教学中设计专题式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某一章节的声乐知识后,从教材入手,选取其中与“歌颂祖国”相关的声乐曲目,结合现实生活的相关纪念日、节日等设置专题式的声乐教学活动,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来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搜集与教学主题相关声乐曲目的方式,让学生将学习的声乐技能和技巧应用到这些曲目当中,实现对课外声乐曲目的演唱和内涵分析,让学生在掌握声乐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声乐曲目背后蕴含的深层价值进行剖析,进而逐步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

  其次,将思政目标融入声乐课程体系,还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结合当前时代总体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前提下,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作为教学内容创新和教研的主要参考依据,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等理论内容与声乐课程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单独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从而引导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能够在充分考虑教育部门对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法完善专业中现有的思政课程,明确艺术教育专业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将其作为优化调整声乐课程教学体系的主要依据。具体实践中,应强调依据专业课程内容与方向来优化思政教育,让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能够相互渗透,发挥协同作用,提升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

  再次,将思政目标融入声乐课程体系,也应在声乐课程体系中逐步提高思政教学的比重。基于高校本身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目的,尝试将思政教育拓展到校外环境中,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实践机会和途径,搭配声乐课堂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当前国家和社会的总体发展情况学习和深入思考,进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积极正确的思想道德指引来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促进教学衔接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大思政的格局,强调思政教育内容与声乐课程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以大思政的视角来为声乐课程的优化发展提供指导。将这一思路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思政与声乐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从这一方面来看,为优化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可以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思政教育能力的培训,让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教师之间能够有效衔接,也应注重培养声乐课程教师的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让思政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声乐课程教育当中。

  具体而言,以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目的,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应重点从思想指导和工作机制两个方面入手。在思想指导方面,应加强对于相关课程教师的培训,无论声乐课程教师还是思政教师,都应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有意识地结合自身的专业教学知识来促进声乐与思政内容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为教师提供进行经验交流的机会和途径,基于推动教学体系改革的发展目标,挖掘声乐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和育人内容,发挥其在思政教育和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工作交流会,或以建立思政小组的方式,让相关教师能够在交流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高校也可以加大对专业教师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更专业的教师人才来带动现有教师队伍的深入学习和教研,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思想和方式的转变。

  在工作机制方面,通过对现有声乐课程教育内容的优化和调整,为教师提供更多能够进行深入教研的时间和机会。在实际教学中,以定期进行课程评价的方式,帮助教师梳理声乐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方式,教师应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提高对学生思想情况和行为表现的关注与观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考核制度强调能够在结合现有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教师在声乐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在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后,将其作为探索尝试声乐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衔接的依据,有利于提升声乐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作品内涵推动课程思政创新

  在大思政的格局下,还可以从声乐作品的角度,以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发展为主要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深入挖掘声乐作品的内涵,加深学生对相关声乐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调整,进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具体而言,艺术教育专业中的声乐课程教育,本身也具备艺术课程教学的显性德育功能,可以将这一功能作为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内容联系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选取一些较为经典的声乐艺术作品,从这些声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品格修养和精神力量。以这种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技巧和情感,也能够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不自觉将曲目表演中产生的感悟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对推动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能够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

  大思政格局强调思政教育作用到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中的效果,基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依据教学需求,明确规划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还可以通过推动课程思政创新的方式,以思政内容来促进声乐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师应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对声乐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在教学中营造更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思考当中,进而提升声乐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则可以通过组织社团建设活动的方式,将社团活动与思政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声乐和思政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

222.jpg

  (四)引入先进技术优化思政教育载体

  在大思政的指导下,为促进艺术教育专业中声乐课程教育的优化,还可以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以优化思政教育载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进行深入教学探究和学习的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化,以建设声乐课程第二课堂的方式,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推送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声乐知识和经典声乐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相关平台,让学生了解不同受众群体对经典声乐作品的看法,也可以将其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渠道,将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顺应当前思政育人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发展趋势。

  基于大思政的格局指导,对声乐课程教育的优化调整,应能够顺应时代整体的发展趋势,发挥先进技术在优化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优势。从这一方面来看,在充分考虑声乐课程特点和思政教育内容要求的基础上,高校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教育平台的方式,以线上教学来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善和调整。基于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现状,学校可以通过拓展思政教学模式的方式,在建立思政教育平台后,结合声乐课程的相关内容,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专业声乐思政教育的版块,将学校自身以及网络环境中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解更多学习知识的途径,也能够将其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优化和加强学习的有效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应注重对社会平台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不断扩充实际的声乐思政教育资源数量,为实际声乐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例如,学校可以尝试将慕课、微课等平台和形式来辅助声乐课程教学,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发挥这些先进技术的作用,高校在推动声乐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能够对现有的声乐课程教学时间、教学进度进行优化调整,让思政教育能够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思政格局能够为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的优化提供更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当前艺术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思政元素融入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对声乐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形式、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化创新,能够凸显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声乐课程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雪纯.当前我国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的现状与思考[J].电影画刊,2022,(03):61-63.

  [2]薛锋堂.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01):123-125.

  [3]郑琪.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探讨[J].艺术评鉴,2021,(18):86-88.

  [4]龙沛,廖舒文.高校声乐表演艺术教学改革的方法分析[J].艺术家,2021,(0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