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基于供需关系的社区音乐资源优化应用论文

基于供需关系的社区音乐资源优化应用论文

1

2025-10-10 17:27:5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社区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音乐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配置成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追求,又能对学校教育起到有利的补充作用,彰显终身教育理念。

  随着社区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音乐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配置成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追求,又能对学校教育起到有利的补充作用,彰显终身教育理念。然而,当前社区音乐资源面临供需不匹配、使用效率低下的挑战,亟须创新手段进行优化配置。本文以甘肃兰州某社区为例,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对某社区音乐资源应用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剖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并重点提出了社区音乐资源优化应用的建议,以期为其他社区提供参考借鉴。


  一、社区音乐资源的类型分析


  (一)社区音乐文化资源


  第一,秧歌。作为一种民间特色音乐活动,秧歌深受老年人喜爱,其以镲、铙、大鼓等打击乐器伴奏,曲目贴近居民生活,易激发受众的共鸣与归属感。第二,合唱团。合唱是社区中最常见的音乐活动,由于门槛低所以参与者广泛,既能展现社区精神面貌,又能提升居民音乐素养。第三,音乐会。将音乐会引入社区可以丰富居民的音乐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音乐艺术涵养。第四,音乐大奖赛。全国性或省市级音乐比赛、校园音乐比赛、流行音乐大奖赛等,为居民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传播。第五,民俗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文化,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哈萨克的阿肯弹唱会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生活,这些宝贵的民俗音乐文化也在城市社区中得以流传。


  (二)社区音乐人力资源


  社区音乐人力资源的构成多样。一是政府部门的音乐人才,如音乐机构管理者、具备音乐素养的志愿者及工作者,他们致力于通过文化宫、少年宫、社区音乐学校等组织,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二是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音乐人才,他们利用机构资源,致力于开发符合居民需求、具有地方特色、易被居民接受的社区音乐课程资源。三是社区音乐团体的音乐人才,包括业余和专业团体,如器乐演奏团、合唱团等,是社区音乐活动的重要力量。四是社区居民家庭中的音乐人才,他们作为家庭音乐氛围的营造者,对提升家庭成员音乐素养至关重要。


  二、基于供需关系的社区音乐资源调查分析——以甘肃兰州某社区为例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以甘肃兰州某社区为例,通过调查社区音乐资源利用现状,立足供需关系角度剖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以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社区音乐资源优化建议,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调查对象


  受调查社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852号,地处兰州市中心城区,现有4264户,总人口12267人,其中常住人口9065人,流动人口3202人。社区推行网格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配有8个兼职网格员,实现了区域网格全覆盖。社区调查对象是该社区居民,通过随机抽取进行选择。


  (三)调查方法


  本研究对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音乐资源的需求、满意度、认识程度等情况。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000份,回收832份,回收率为83.2%。其中,无效问卷44份,有效问卷788份,有效率为94.7%。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78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笔者发现该社区老年人数量相对较多,专科及以上学历总人数占比达71.8%,意味着该社区居民学历水平普遍较高。此外,该社区音乐从业者占比为9.4%,且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5.5%、13.2%,这意味着该社区具有一定的社区音乐人力资源(见表1)。

  通过对该社区居民的音乐爱好进行调查发现,有音乐爱好的社区居民占比为73.9%,说明社区音乐在该社区居民生活中具有较高需求,居民爱好音乐且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见表2)。

  而对于该社区音乐资源能否满足居民的音乐需求,选择“未能满足”的占比高达57.9%以上,“可以满足”的仅有15.5%(见表3)。

  针对当前该社区音乐资源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大部分居民希望社区为其开放音乐资源,从而为其音乐活动与学习提供帮助。


  对于音乐资源开放种类,该社区居民的需求不一,他们对各类音乐资源均有着一定的潜在需求(见表4)。

  针对“您所在的社区经常开展音乐活动吗?”这一问题,社区居民选择“很少”“从未有过”以及“不知道”的选项总占比高达71.4%,这意味着该社区音乐活动开展频次较低,与较高的社区音乐资源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见表5)。

  综上调查结果可知,现有社区音乐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对音乐文化、音乐活动、音乐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为缓解供需矛盾,社区可以尝试利用虚拟社区音乐资源、培育社区音乐资源开发主体、优化社区音乐资源利用过程等思路,对社区音乐资源进行优化利用。


  三、基于供需关系的社区音乐资源优化策略


  (一)利用虚拟社区音乐资源


  第一,专门的音乐虚拟社区。音乐虚拟社区是基于网络虚拟平台,由成员围绕音乐主题展开资源共享、讨论及活动的社群,旨在构建共享与互动的文化空间。其专注于音乐领域,蕴含丰富的音乐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典型平台。(1)中国原创音乐基地。作为中国最大的原创音乐交流平台,其目前已经聚集了唱片公司、独立音乐人、歌手等音乐爱好者,收录了众多网络歌手的原创音乐和翻唱作品,并提供海量的歌曲伴奏。社区居民可通过申请加入社区,从而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并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中国原创音乐基地主要分为民族音乐、儿童音乐、流行音乐等板块,居民能够与其他社区成员共享音乐学习经验,共同感受音乐的美妙。同时,通过提供实用的音乐创作指南和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能够极大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音乐资源需求。(2)中国古曲网。中国古曲网秉承“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音乐”的理念,以葫芦丝、二胡、古筝等乐器演奏为主,还包括戏曲、民歌等资源。社区可针对不同的乐器种类为居民单独设置通道,让其结合自身喜好选择。(3)清风音乐论坛。清风音乐论坛是全国知名的音乐交流平台,专注于音乐的分享与点评,涵盖流行音乐与东西方古典音乐,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音乐流派与类型,还拥有各自的话题和丰富的音乐资源,有利于社区居民学习音乐知识,从而更好地利用音乐资源。


  第二,数字化技术。(1)大数据。大数据可以通过分析社区居民的行为数据、音乐偏好及听歌历史构建用户画像,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音乐推荐,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音乐资源的满意度。此外,大数据还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内容推荐、协同过滤等,不断对推荐系统予以优化,提高推荐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大数据还有助于社区音乐资源的管理、储存及分类,以便社区音乐资源的分发与检索,并通过社交媒体提高社区音乐资源的利用率。最后,针对有创作需求的社区居民,大数据可以为其提供海量的创作工具与音乐素材库,以便其自由展开创作。(2)云技术。云技术能推动社区音乐资源的高效、快速处理和储存。将大量的用户数据、音乐文件储存于云服务中,便于社区居民高效访问与集中管理,从而提高社区音乐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云技术还能增强社区居民的音乐播放体验,如无缝播放、自动调整音质等,并支持社区居民的分享、点赞、评论等互动,进而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参与感。


  (二)培育社区音乐资源开发主体


  第一,深化对社区音乐资源的认知。一方面,社区应通过教育培训,让社区音乐资源供应者学习音乐资源利用、社区教育等理论知识,并掌握社区音乐资源利用的技术与方法。另一方面,社区应深入调研社区音乐资源利用现状,了解社区音乐资源利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增强资源供应者的使命感,激发内在动力和学习热情,推动社区音乐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坚持正确导向。社区要尽可能地细化社区音乐资源利用的具体目标,如针对学生这一群体,目标可设定为帮助其理解基础的音乐知识,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社区音乐资源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应用于音乐活动中。第三,提供专业培训。对于社区音乐资源供应者,社区可以为其提供音乐鉴赏、音乐史、音乐理论等方面的培训,教授其如何利用、分析、整理及搜集社区音乐资源,并动员其积极投身于社区音乐资源有效利用的事业中来。


  (三)优化社区音乐资源利用过程


  第一,资源普查。社区应按照既定目标对社区音乐资源进行普查,总结和归纳有价值的社区音乐资源。比如,社区可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需要哪些音乐资源”“社区已有哪些音乐资源”“如何利用社区音乐资源”等内容。普查维度可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知识资源、活动资源、思想资源等方面展开。社区最好协调行政部门牵头,分阶段完成目标并做好复查工作。第二,资源筛选。社区应坚持“三个筛子”理论,即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育理论三个角度,对社区音乐资源利用的可操作性进行筛选,再逐一评价音乐资源,选出优化后的社区音乐资源。第三,资源整合。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社区应加强对现有社区音乐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具体可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展开。其中,纵向整合可以对某一种社区音乐资源进行扩展,如对于民族音乐,可进一步针对不同少数民族、民族乐器等方面加以探索;而横向整合可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音乐资源进行调整、组合,使之成为综合性的音乐资源。经过资源整合,社区可以构建社区音乐资源库,以便社区居民共享。


  综上,在供需关系的视角下,社区音乐资源的优化应用不仅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还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对甘肃兰州某社区的音乐资源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当前社区音乐资源并没有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对此,社区可从利用虚拟社区音乐资源、培育社区音乐资源开发主体、优化社区音乐资源利用过程等方面促进社区音乐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音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