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浅议高专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浅议高专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88

2019-01-10 16:11:16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近几年,我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创学校各专业新高。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学生的就业面广,形式多样。有的从事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有的担当专业文艺团体演员,有在企业做宣传当电视台记者和编辑,有的在旅游部门做导游或者讲解员,也有到琴行担任教师和陪练,还有自主创业等。对学生的就业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的认为我们的学生能在社会立足能受到社会的认同,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个别职业与所学的专业差异太大,是否是浪费人才,诸如此类,众说纷纭。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

  我们先从两位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这两位学生专业成绩非常好,能歌善舞、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又有较好的个人气质和形象。在毕业择业时根据当时就业的形势,她们选择了桂林国家4A景区――芦笛岩景区做导游。虽然她们没有经过专业导游训练,是非专业导游毕业生,但是她们在众多的应聘者中都脱颖而出。到工作岗位后,很快融入集体担当起自己的职业角色,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晋升为四星级导游。看到这样的结果,大家有了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培养的音乐人才必须“活”起来,不是让社会适应人才,是让人才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我们的目标并势在必行。

  如何实现培养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更新教育理念 坚定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知识能力的要求。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要实现纲要提出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原来单一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多向型培养目标,将传统追求的专业化教育转化为重视专业能力培养,树立以素质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更新教育观念,应以普及为主,以专项为辅,强调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提升,突出“多能一专”的新理念。“多能”就是指能唱、能跳、能弹、能吹拉、能舞、能编、能导、能教。“一专”就是根据个人发展和条件,选择一专业重点提升,如声乐、钢琴、民乐、舞蹈等。彰显一技之长,展示个性特点。

  二、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时,要根据多向型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形成新的教育格局。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材选择上,除规定的项目外,可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实用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备课要备在实处。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到有的放矢,将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实际运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加强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能力大小是关键。没有能力就谈不上应用。能力可分为两种,即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专业职业能力,一类为非专业职业能力。以音乐专业为例,非专业职业能力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而专业职业能力是指演唱能力、器乐演奏能力、舞蹈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理论教学和演出能力等。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作专题教育讲座,也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我们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即校内与校外。

  (一)校内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渗透于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

  1.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促进能力的加强和提升。以舞蹈教学为例,在舞蹈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从基本功到基本功,从组合到组合的训练模式。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创编。每学习一个新的舞蹈组合,就给一首新的歌(乐)曲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创编小组,将学到的舞蹈组合动作重新编排,自导、自演、自评、老师点评。在舞蹈组合学习的过程中,打破原来的模拟训练,而是在组合练习过程中加入自编队形和造型,使舞蹈学习与排练结合在一起,学生实践了组织排练的全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同学们练习了基本功、学习了舞蹈语言,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组织能力和组织训练和排练的实践能力。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学生积累了教与学的经验,使各种能力产生质的飞越。再者《歌曲创作》,此课程是音乐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讨论式、实践式的方法,加入了欣赏、视唱、弹唱、即兴伴奏。学生们既学习了作曲理论与作曲技能,又训练了音乐表现能力。特别是对习作的批改和考试进行大胆的改革,将书面批改与小型音乐会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自弹自唱或互弹互唱自己创作的歌(乐)曲,大家听、大家评,老师作重点综合点评再综合评定成绩,既透明又公正。这样不但提高了同学们歌曲创作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协调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音乐专业职业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

  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局限在音乐专业内,还可以渗透于非专业课程,如《道德修养与法律》,任课老师大胆创新,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文明与不文明行为,收集典型的人和事,创编成歌曲、表演唱等。用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表现社会文明道德与法制的正能量,同学们即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展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2.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如参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赛、组织班级周末文艺晚会、参与学校音乐普及教育活动、深入到全校非音乐专业开展音乐辅导活动包括合唱指挥、演唱伴奏、排练舞蹈等。

  高雅艺术进校园。邀请国内外着名专业艺术团体、优秀人才到学生举行各种演奏、演唱音乐会。邀请着名学者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提升对音乐专业发展的前瞻性。

  (二)校外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借助社会这个大舞台,让学生参与地方文化活动。如每年一度的青春艺术节等,都加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应用能力。

  四、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校园引入课堂,有力地提高了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着名教育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蒋鸣和认为:信息技术主要是培养学习者掌握二十一世纪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已被老师们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促进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提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结语

  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基本形成了专业培养模式和特色;强化职业技能,提高艺术实践能力,毕业生“多能一专”,同时也取得了较显着的成果。

  学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受到了用人单位欢迎,也为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用的贡献,并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