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晋祠公园景区人流动向与空间关系的分析

晋祠公园景区人流动向与空间关系的分析

237

2019-01-09 10:03:29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以山西晋祠公园景区的一部分为例,在景区的同一个时间段内,按照主干道的游览路线,在景区的特色建筑与连接各个景点间的宽阔道路形成人流密集的区域;在场地较空旷、景点较疏散的外围区域形成人流稀疏的动向。分析游客的人流动向与景区的路线布局以及空间之间疏密相间的联系。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的一座古镇之中,以其秀美、清旷静谧的风景而久负盛名,风景名胜区晋祠的环境中处处透着灵气,为寄情山水、祭祖尊神的理想所在。

此次观察游览进行于一个初夏的周末后,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近五个小时之间,观察和记录了晋祠公园直线距离近千米的主干道上的人流动向情况。

    通过对晋祠公园内由东向西、纵向行进的一条主干道上,人流动向疏密的观察,分析景区景点对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晋祠主干道为东西向的一条纵向道路,其间的建筑布局突出重点,以殿堂为中心向纵、横生长;并以亭榭塔作为点缀,丰富建筑群的体型轮廓。

上午十点钟,从位于东方的晋祠正门进入,穿过写有“晋祠胜境”的晋祠正门牌坊,在进入东大门之前,有一条两边摆满了旅游纪念品的小路,这在每个旅游景点的入口处都能见到。每个商贩都已经摆好了摊位,准备迎接一天的游人。由于时间较早,门前的游客并不算多,只在道路两边的摊位上间或有零零落落的游人和商贩。

西面,能看到写着“晋祠”的东大门单檐歇山顶建筑,门前有问询处、医务室、导游讲解处等一些基础性质的服务设施,也是正式进入晋祠公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人流相对比较聚集。

时间接近上午11点,进入晋祠公园内游人逐渐多了起来。而作为进入晋祠公园主干道上必经之路的十字桥,也吸引了许多前来游览的游客的驻足。因此这里也构成了一个人流较密集的景点。

 走过十字桥向西行,“唐园”便展现于眼前。这也是单檐的歇山顶建筑,横匾“唐园”二字,为明末清初山西著名学者、书法家傅山所书。

通过唐园,一座高5米,宽8.4米的刻有“福、禄、寿”的照壁展现眼前。因旧有祸起萧墙之说,又受中国受风水意识的影响,为避免气冲,多在房屋庭院或大门前面置这样一堵墙,保持“气畅”。

人流由照壁两侧分流进入,照壁既有遮蔽视线,达到美观视觉效果和欲扬先抑的作用,也给游人一种不可知的神秘感和游览的欲望。游园的人流在这里由密转疏,又由疏至密。

  绕过照壁,映入眼前的是龙飞阁。龙飞阁整体建筑坐落于假山石洞之上,建筑四角攒天顶,共二层三檐,游人既可穿行而过,又能登高远眺。

上午的龙飞阁前,游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登上龙飞阁向东远眺,照壁西侧的小路上,烈日正盛,来往于照壁与龙飞阁之间的游人稍显匆忙。龙飞阁周边也由此形成了人流较为密集的中心区域。

      龙飞阁南侧是一条写有“通幽”牌楼的长长的紫藤花架。南北向的木质花架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紫藤枝蔓。在夏初烈日当头的时节里,行进于主干道上的游人们三三两两的选择在这里庇荫休憩,享受这片刻的惬意。从紫藤花架往南走,大面积的草坡中,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前方的长廊及远处的湖水。

这里位于整个晋祠公园的南侧,远离主干道和中心景区,环境幽静,草坡上许多游人早早带着帐篷、搭着吊床,在这片难得的大树阴凉下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舒适和静谧。午后,在这条安静的小路上,只偶尔有几个周边休憩的游人或漫步、或骑着小黄车穿过,故而这里的人流显得尤为稀疏。

返回主干道继续西行,写有“唐宗遗风”的长守厅前,游人络绎不绝,连连不断。接近中心景区的主干道上,东西向的人流又密集了起来。

      穿过长守厅,龙兴晋阳的青铜塑像跃然眼前。龙兴晋阳是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铜群像。太原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的龙兴之地。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最后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唐帝国。

龙兴晋阳为2003年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年而铸,中有长孙无忌、李勣、尉迟恭、魏征、马周等文臣武将。因为龙兴晋阳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性群像,故而塑像前聚集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沿着小路继续西行,经过小径北侧的伏龙园,伏龙山为园内假山,山脚有石洞流水流入池中,池旁有石刻两罗汉状貌惟妙,情趣横生。

接着路过南侧的德隐斋,这座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建筑,古朴端庄,典雅不俗。

在正午1点的时间里,整条路上的游人丝毫不见减少,兴致盎然的各个年龄段的游人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廊亭祠庙和散发着阵阵清香的草丛树木之间,体味着带有晋祠富有神秘色彩的唐风余韵和传说故事。这也是人流较多的一条小路。

在小径的尽头,一处写有“晋祠天下景”的四角凉亭耸立于假山水池之上,这无疑又是晋祠公园中一个引人逗留观赏休憩的驻足场所。走了一路的游人行进至此,可以在池边稍歇片刻,也能在假山之上的凉亭中登高远眺,尽收院内美景。作为园内一个特色景点,这里的人流较为集中。

继续西行,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悬瓮山脚下的晋祠博物馆。宽阔的道路中央,东西向的人工引水池仿佛是远处的高山流下的活水。拾级而上,由西向东回望来时的大道,游人会有一种登上悬瓮山半山腰,俯瞰整个晋祠公园的壮丽之美。

午后,感受着山脚下习习的微风,入耳的是阵阵蝉鸣,络绎的人群向晋祠博物馆走去,由此展开另一扇探索晋祠奥秘的旅程。

  穿过笔直的水池,踏阶而上,映入眼帘的就是通向晋祠博物馆的大门大道。东西而向的开阔大道,南北两旁分别种植一排高大的杨树,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道路上的游人或带着兴味向晋祠博物馆走去,或从博物馆里乘兴而归,一个个面容都兴高采烈的。在最具意义的景点前,这里的人流明显又多了起来。

由东向西看去,临近山脚下的晋祠显得渺小而庄严。由东向西回望,中轴对称、纵深而向的晋祠又给人以壮丽的美感。走在这条大道上的游人,对整个晋祠的风貌已有了了然于心的感慨与享受。

小龛和单独小筑的一般祠庙在晋祠中有许多许多,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水文环境,这些祠庙因地制宜、灵活布局。整个晋祠景区的空间环境中,大型祠庙的空间布局主次分明,具有中轴对称、线形布置的特点。晋祠的园林风貌极富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道路与游览路线以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多种形式,行成了一个丰富合理的空间。

晋祠的整个空间疏密有致,布局主次相间,极富动态美感。主干道上的每一个小景点前都能形成一个人流聚集地,而景点周边的各条道路上,越临近景点,人流则越密集。大多数游客的游览路线是经过整个主干道的行进,从而自然的欣赏晋祠园中的主要景点。一部分游客通过纵深的主干道旁边的分支小径,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整个晋祠景区的风貌。

 

参考文献

【1】 李晓.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以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4—45.

【2】 罗青,刘春燕,秦金瑜.等.温泉旅游服务满意度研究——以温汤镇为例[J].市场论坛,2011(7):78—80.

【3】 符全胜.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90—94.

【4】 周伟伟.世界遗产地游客体验满意度研究——以龙门石窟为例[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l:7—8

【5】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D].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