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对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的影响论文

2025-05-17 15:19:1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特点;其次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对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文献研究法,讨论了在保证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正向影响的前提下,将其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当中的科学路径,旨在确保数字媒体艺术与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有效融合,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水平。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特点;其次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对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文献研究法,讨论了在保证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正向影响的前提下,将其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当中的科学路径,旨在确保数字媒体艺术与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有效融合,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水平。
一、背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艺术快速发展,优化了媒体艺术的处理形式,其不再受到传统艺术手段复制性、随意性的束缚。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时代艺术种类,和其他类型艺术相比,它的优势显而易见,扮演着“艺术整合”这一关键性角色,不断推动着我国艺术领域向前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是发展的,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不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原本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这也意味着高校需要将数字艺术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当中,充分打好提前量,通过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艺术创造力,营造良好的高校艺术氛围。其中,高校务必从正反两个方向观察数字媒体艺术对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的影响,能够形成更为详细的措施,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具有的资源整合、活动氛围营造等正向功能,使得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提质增效。
二、数字媒体艺术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特点
(一)数字媒体艺术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运用多元化数字信息元素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手段,例如利用Photoshop完成平面设计,用投影设备进行手影表演(有的进行沙画表演)。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如下:第一,融合性。技术与艺术融合,更多的是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第二,受众广。主要是因为受众拥有智能端,可以下载相应的软件,从事艺术创作。第三,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创作者之间、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以及观赏者之间,都会因为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交互。
(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特点
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指的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文化艺术交流、展览、培训等具有专业性和社交性的活动。该类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受众广泛。大学生一般以万计,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发生在校间,此类活动往往容易得到多所高校大学生的普遍关注。第二,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包括绘画作品展览、摄影技巧培训、创作经验交流等,每一项活动都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对大学生的设计思想、实践能力都有积极影响。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有效丰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形式与内容。主要是通过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增加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载体,使该项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得以丰富。例如,动态图形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当中,可以发挥动画、视觉特效等技术手段的优势,使得大学生传统书法、绘画艺术呈现在数字屏幕之上,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表现的可能性。
第二,拉近大学生与文化艺术活动受众的距离。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因此与传统艺术创作相比,它可以直接拉近创作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让前者充分了解后者需求,创作出更受欢迎的作品。大学生在这样的创作当中,能不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另外,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大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当中拥有清醒的头脑,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需要了解受众需求,将引领大众文化消费方向作为自身责任。同时,要始终保持创新的警惕性,将不违法、不违反良俗规范作为自己创新的底线。
第三,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推进高校艺术氛围建设。将数字媒体艺术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当中,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可以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艺术素养,更可以活跃校园艺术氛围,不断促进我国艺术教学事业的发展。
(二)负面影响
第一,降低了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需要有关主体在广泛借鉴他人艺术特点基础上,形成真正的创新思路,包括色彩、造型、作品精神等方面的创新。然而,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影响力大,加上新媒体助力,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源自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资源,但因为这类创新资源的易得性,使得大学生不加分别,稍加改动便成为所谓的创新作品,降低了创新的含金量,不利于大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降低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是具有思维独特性和劳动成果独享性的活动,创新需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然而,因为大学生过于依赖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带来的灵感,或者直接照搬照抄数字媒体艺术当中的元素,导致大学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创作上出现了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第三,降低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的档次。受数字媒体艺术内容影响,部分大学生社团在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当中,以部分数字媒体艺术当中低俗内容为风向标,在此基础上试图利用文化艺术手段加以美化,以此吸引受众眼球。但这种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模式,无形中大幅降低了文化艺术作品的档次,导致社会对高校文化艺术活动的诟病。
分析负面影响不难发现,并非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存在问题,而是部分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者以及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者的思想存在问题。
四、数字媒体艺术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当中的科学路径
(一)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规划水平
目前,大学各类文化艺术社团将整个校园作为形象展示地。虽然从整个校园来看,各类社团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但因缺乏宏观层面的规划,相似的主题活动扎堆出现,公共资源分配难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主体想尽办法利用数字媒体艺术来增加社团的特色和凝聚力。但从现有的操作结果来看,数字媒体艺术融入社团当中的效果并不明显,传统文化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仍然泾渭分明,后者没有很好地促进前者形式、内容上的创新。一些数字媒体艺术沦为社团活动的配角,只是发挥热场等作用。换言之,若想数字媒体艺术合理地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中,必须有宏观规划,要从组织、制度、技术与资源等层面形成科学管理,以确保数字媒体艺术系统地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当中。
首先,组织建构。组织是确保行动步调一致的关键。一般而言,可将学生党支部、高校艺术教师囊括进来,构成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的管理者,以集体智慧共同探讨数字媒体艺术融入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当中的具体方案。通过这样的组织建构,从源头保证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数字媒体艺术展示的基调。
其次,制度建设。通过建立数字媒体艺术与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工作融合的流程、标准,保证二者高质量融合。例如,内容标准上要求内容积极,以爱国、爱党等为主;形式上要创新,以数字媒体为载体,有效宣传传统文化。同时制定此类活动的申请、批复、指导等细则,还需要考虑到内外监督以及激励内容,防止低俗内容融入活动当中。
再次,技术与资源。高校要重视数字媒体艺术与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融合,提供融合工作所需的软件(PS、AI、Coredraw、InDesign、3dmax、Maya、Unity3d等),硬件则需要高清显示屏、数位板、数位屏等。其他资源包括活动场地、活动现场所需各类设备等。
(二)积极提升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水平
主要是利用本校专业力量对校内大学生实行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色(青、黄、赤、白、黑)为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解析五色原理,并且利用五色设计出具有现代感、艺术感、文化感的数字媒体作品,让作品吸引大学生眼球,使得他们愿意了解与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有关技术以及设计思路。另外,鉴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市场需求不断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层面应鼓励大学生选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高校需要创建实践平台,让大学生有效应用所选修专业知识,在文化艺术活动创新中主动融入数字媒体艺术元素,丰富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内涵、特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扩大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社团规模
目前,中华传统文化有遗失等问题,如何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文化传播领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工作具有传承、发展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仍然墨守成规,以传统方式开展,无法保证活动被更多受众了解,更无法保证活动内容被广大受众认可,唯有跟上时代步伐,有效地融入数字媒体艺术元素,让文化艺术活动由内而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才能保证文化艺术活动受到青睐。同时,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层面,需要积极鼓励大学生成立数字媒体艺术社团,通过此类社团带动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语
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了保证二者有机融合,高校党支部等管理主体要在一定高度上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创建文化艺术社团和数字媒体艺术社团,为它们提供展示平台。尤其要注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资源的利用,要以教育改革为契机,推进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打造高校特有的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