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之初探论文

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之初探论文

1

2025-01-09 11:52:53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作物高产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单纯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作物高产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单纯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因此,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中的融合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思政元素的重要性出发,依托作物高产理论课程特点,旨在提升农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农业人才。

  关键词:作物高产理论;思政;农学专业;教学改革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1]。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对于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学高校是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培养大批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人才支持。作物高产理论课程是农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作物高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作物高产理论课程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思政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特殊元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人才。在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考量,使其不仅成为专业领域的人才,更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积极贡献。通过引入思政元素[2],课程教学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人文关怀,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具备现实意义。同时,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

image.png

  一、思政元素在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思政元素融入高产理论课程的现实意义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需不断加强高校面向农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3]。这就需要农学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这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所以,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和农业科技创新,以应对粮食安全的挑战。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作物高产研究的社会意义和责任,激发他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作物高产理论课程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能够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的优秀专业人才[4]。

  作物高产理论课程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求。思政元素作为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思政元素融入高产理论课程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思政元素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物高产理论学科的研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而思政元素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力。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的社会意义和责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思政元素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

  思政元素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作物高产理论学科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思政元素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增强领导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领导理论和团队建设原则,加强团队合作能力。融入思政元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以及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的具体途径

  (一)课程内容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

  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物高产理论课程的设计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作物高产研究的社会意义和责任[5],在课程中融入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现实案例。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作物高产研究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如何推动农村乡村振兴。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关注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物高产理论课程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力。可以通过引入科技创新的案例分析、研讨会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作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作物高产理论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科技手段以及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参与的引导等方式实现。通过这种融入,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借助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作物高产研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选择与作物高产相关的真实案例或研究成果,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讨论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平衡产量和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作物高产理论,还能够思考其中的伦理和价值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引入科技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信息来源。教师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线上或线下的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科研机构等。

  (三)研究生活动和实践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生活动和实践环节可以设置一些与社会相关的项目或课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参与到解决粮食安全等社会问题的实际工作中。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农田调查、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作物高产研究的社会意义和责任。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生活动和实践环节可以设置一些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实践,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科研探索和实践操作。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展,指导他们进行试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研究生活动和实践环节可以设置一与人文关怀相关的项目或活动,关注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6],研究生活动和实践环节可以设置一些团队项目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分工协作和沟通协调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体系

  建立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作物高产理论课程体系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课程评估和反馈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上述路径,可以实现思政教育与作物高产理论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优质教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7],要加强对教师他们的思政素质和教育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政教育理论基础和作物高产理论的专业知识,能够将二者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强化课程评估和反馈机制。课程评估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来了解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对物高产理论的应用能力。同时,要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改进和优化。通过评估和反馈机制的运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使之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并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在作物高产理论课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措施。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农田实习和科研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作物高产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8]。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竞赛,让他们与同行交流学习,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农业产业调研、科普宣传等,让他们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四、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的评价与展望

  (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将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思政教育与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的结合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作物高产理论课程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培养,而思政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教育目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可能面临学生的抵触情绪。研究生课程注重的是专业研究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产出,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展望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为研究生课程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创新。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潜力,推动他们在作物高产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展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创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与作物高产理论研究有机结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建立科研机构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机制,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与农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合作,可以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为学生开展作物高产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合作机制等措施,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结语

  通过对思政元素融入作物高产理论研究生课程的初探,我们可以发现思政元素的引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效果,更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因此,对于思政教育与作物高产理研究生成果的结合与探索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更高水平、更广视野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金观平.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N].经济日报,2024-05-14(001).

  [2]张文静,武立权,黄正来.思政引领下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以“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3,24(06):29-35.

  [3]赵孟良,任延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农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4,10(08):89-92.

  [4]吴楠,姜龙,郎红,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3,(02):70-72.

  [5]易鹏,吴能表,王进军.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价值、遵循及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03):78-87.

  [6]张荣萍,罗文杰,刘子凡,等.农学类新生专业认知和兴趣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热带农业工程,2016,40(04):70-74.

  [7]桂萍,李鲁华,李智敏,等.基于卓越农林人才计划的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4-25.

  [8]姜玉美,郑雯,初振东,等.农学类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5,14(0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