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论文

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论文

61

2023-02-08 10:11:26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历 史悠久 、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坚定民族文化 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艺术实践以它独特的优势能够使中国音乐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宣介 。本文结合湛江城市文化现状,从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艺术实践以它独特的优势能够使中国音乐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宣介。本文结合湛江城市文化现状,从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音乐艺术实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创作出的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并且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是融文化内涵、演唱(演奏)方法技巧、情感表达为一体的表演艺术,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感受、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还以它独具的传播优势,使中国音乐文化得到展示、宣介,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湛江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地处粤桂琼三省交汇处,为粤西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在湛江市大力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并且研究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路径,对于加快湛江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湛江市城市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搜狗截图23年02月08日1011_3.png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历经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创造和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概括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观念形态体系以老、庄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多种思想、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儒家文化主张“仁美和善、修身齐家”,为历代儒客尊崇;道家文化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大音希声”“天人合一”真性情的自如流露;佛教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这三家传统文化之思想,在我国合称为“三教”,彼此共存共荣,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表演者本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传播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提升观众的审美和艺术修养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湛江市大力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宏观上来看,能够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体到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角度,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包含有民歌、民族器乐、中国曲艺、宗教音乐等。其中,有很多我们所熟知的经典作品。比如,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茉莉花》,旋律抒情优美、曲风流畅婉转,含蓄细腻,体现出独特而鲜明的中国特色;著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的垓下大战,表现了汉军雄壮威武的风姿和动人心魄的激战场面,将琵琶演奏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重温历史故事,感受中国历史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唢呐、竹笛、古筝等民间器乐作品,或具备浓郁的民间气息、或由古曲素材改编而成、或体现独特的地方特色,总之这些中国传统音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湛江市大力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传播优秀经典的中国传统音乐,让群众感知中国传统音乐、走近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帮助广大市民认识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中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

  (二)帮助市民深刻体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

  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品表演,比如,在音乐会进行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融入主持人对作品的介绍,节目单上对作品的基本信息也会有所呈现。有些音乐会在节目表演的同时,还有多媒体设备作为辅助,在背景屏幕上对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内涵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信息其实都是可贵的文化养分,潜移默化地帮助观众对作品的风格、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音乐艺术实践还包含名师以及专家的讲座交流活动,市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鼓励和引导名师、专家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题开展系列公开课及讲座,能够通过专家学者对音乐作品细致的分析、讲解,传递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帮助市民深刻体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增加市民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民群众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有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国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以音乐艺术实践的形式在湛江市传播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如: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的开展,向观众展示一系列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独具韵味的作品。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中国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乐曲讲述了牧童在大自然中天真无邪、尽情玩耍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秀美、天地和谐的美好情景,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风格;陈培勋以广东音乐为题材创作的《广州小调—卖杂货》,作品吸取了广州民间音调,通过钢琴来模仿扬琴、高胡等民间乐器,体现出了广东音乐独有的韵味和文化内涵;还有张朝的融合大量京剧元素的钢琴作品《皮黄》以及丁善德的描述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第一新疆舞曲》等等。以实践音乐会的形式演奏、介绍这些各具特色、彰显民族风格的璀璨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世界,还增加了市民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市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提升了文化自信。

  (四)提高市民的参与度,扩大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队伍

  地方传统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音乐一般都是当地人民大众集体创作的结果。这个特点注定了它一定是非常“接地气”的、群众参与度极高的音乐形式。因此,开展传统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百姓舞台”的群众参与度高,在传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这个层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湛江地区的雷歌和雷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音乐,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雷歌和雷剧演出活动,会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力提高雷歌和雷剧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地方音乐、学习地方音乐、进而传承地方音乐,扩大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队伍,对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施路径

  基于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分析,结合湛江市的实际情况,本文以音乐艺术实践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施路径。

  (一)发挥高校师生主观能动性,以专业音乐会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高校是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发源地。高校不仅仅具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职能,传承、创新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地方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综合载体,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高地,城市文化发展的主阵地,地方高校必然要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担任引路者。湛江有三所省属公立大学,发挥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托专业特点,以专业音乐会的形式大力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挖掘中国音乐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能够展示百花齐放的中国音乐艺术,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下面以3种不同专业的音乐会为例进行阐述。

  1.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

  高校钢琴专业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融入中国作品,引导学习、感受中国音乐文化,并且以音乐会的形式开展艺术实践,不仅能够检验、展示教学成果,还能够传递中国钢琴作品文化内涵,树立师生和观众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张朝的《皮黄》,在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帕拉天奴”杯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品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西皮”“二黄”的腔调,将京剧元素完美地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融合在一起。整首作品有10个段落组成,即导板、原板、二六、流水、快三眼、慢板、快板、摇板、垛板、尾声。京剧是我国国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皮黄》将京剧元素与钢琴艺术相融合,不仅表现了浓郁的中国风味、中国神韵,而且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黎英海的《夕阳箫鼓》,根据同名琵琶古曲改编而成。此作品是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古乐的融合,是中国民族元素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运用钢琴丰富的音色和多种演奏技巧,对琵琶、古筝、鼓、箫进行模仿,把古曲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鲜明的中国民族韵味。中国钢琴作品丰富浩瀚,除了以上列举的例子以外,还有传统民乐唢呐曲改编而成的《百鸟朝凤》、表现中华民族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大量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高校师生开展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能够表现中国风格,表达中国精神,诉说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

  艺术歌曲是声乐体裁的一种,起源于欧洲,其歌词、旋律和钢琴伴奏高度融合,极富艺术感染力。自20世纪20年代西方作曲技法与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艺术歌曲得到了广泛而蓬勃的发展。“抒情的文学诗歌”“默契动听的人声与器乐二重唱”“精致的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的三大典型艺术特征。中国艺术歌曲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华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诗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艺术歌曲中有大量的以古诗词作为歌词,直接谱曲而成的作品。如:爱国主义作曲家黄自的《点绛唇·赋登楼》取材于北宋王灼的词,作品将诗词的豪放婉约和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完美融合。表达了作曲家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青主的《大江东去》是我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歌词取材于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朴实、宽广、舒展、潇洒,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还有《花非花》《我住长江头》《枫桥夜泊》等作品,这些作品诗中有乐、歌中有画,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富于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高校师生以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的形式来开展艺术实践,能够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和美学思想。

  3.中国民族器乐音乐会

  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中国乐器所演奏的乐曲,内涵丰富,形象生动。中国民族乐器有笛、箫、笙、唢呐、二胡、琵琶、古筝、古琴等。我们较熟悉的经典作品如:笛曲《喜相逢》,由内蒙古的民间乐曲改编而成,音乐主题在三次变奏中,运用了滑音、花舌、顿音等演奏技巧,生动地表现了亲人从依依惜别到喜悦重逢的情景;琵琶曲《阳春白雪》,旋律源自民间器乐曲牌《八板》的多个变体,在演奏中运用了“半轮夹弹、推拉、拍、扫+弹”等多种技巧,使人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响,回味无穷……这民族乐器器乐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音色上、演奏技巧表达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韵味。高校师生民族器乐实践音乐会的开展理所应当是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发挥各类专业演出团体优势,以音乐艺术

  演出活动的形式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专业演出团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惠民、文化普及和文化传承功能。专业演出团体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提升市民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增强地方文化自信。

  1.地方演出团体音乐艺术演出活动的积极开展

  湛江自古以来就是文史重地,有一系列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其中湛江本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化是雷歌和雷剧。雷歌蕴含了几百年来当地人民的集体智慧和人文精神,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活化石。雷剧源于雷歌,是在雷歌的基础上将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地方剧种,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冲击等因素,非遗传承人当下面临着一些困境、雷歌雷剧的传承和发展不容乐观,但是,在国家大力保护非遗的政策引导下,湛江市政府从资金投入到政策支持等方面对雷歌和雷剧的保护都在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扶持。湛江市的地方演出团体有湛江市粤剧团、雷州市雷歌研究会、湛江实验雷剧团等。这些专业演出团体代表着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地域性特征,肩负着传播和交流地方文化的使命,对继承和发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鼓励这些团体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活跃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舞台上,组织开展如“送戏下乡”“戏曲进社区”等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满足本土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深市民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培养市民对地方文化的深度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力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

  2.湛江市歌舞团等文艺排头兵音乐演出活动的开展

  湛江市歌舞团、湛江市音乐家协会等文化单位是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市歌舞团是湛江市最高级别的文化演出团体,肩负着湛江市各项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承担着湛江市的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文化下乡以及驻湛部队慰问演出等演出任务。以这些专业演出团体为主力军,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地区性文化艺术传承普及功能,组织公益展演、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能够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广泛传播地方音乐,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

  (三)激发群众潜能,以比赛的形式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有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学习者以及爱好者,他们热爱音乐,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音乐技能、艺术修养和艺术情怀,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力量。以湛江市为例,市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组织围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如:民族器乐比赛、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比赛、中国钢琴作品比赛等),不仅能够使他们的演奏、演唱技术得到提高,增进音乐交流、开阔艺术视野,还能够调动这些音乐专业学习者、爱好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挖掘、整理和展现出一大批中国音乐作品,使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就是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命脉,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营造传承氛围、帮助市民了解中国音乐、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提升市民文化自信等重要作用。笔者立足音乐艺术实践,结合湛江市文化发展现状,研究和探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实施路径。相信通过大力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加快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湛江市城市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深远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连波.国乐飘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李娟.中国传统音乐赏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岳李.中国艺术歌曲对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艺术百家,2017(04):212-214.

  [5]于跃波,郭瑾.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艺术教育,2018(15):57-58.

  [6]倪念念.地方高校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04):111-114.

  [7]张冬妮.浅析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民族特色和演奏特征[J].音乐天地,2019(08):50-53.

  [8]李海燕.黄自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2):25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