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时序在舞剧中的功能及应用论文

时序在舞剧中的功能及应用论文

2

2024-06-28 11:22:35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笔者在舞剧《家珍》的编创过程中发现,时序对舞剧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本文从时序方面对原创舞剧《家珍》是如何运用及起到怎样的作用进行分析与阐述。本文建立在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看二者的融合是有效的,将实践化为认知,认知又反作用于实践。

  笔者在舞剧《家珍》的编创过程中发现,时序对舞剧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本文从时序方面对原创舞剧《家珍》是如何运用及起到怎样的作用进行分析与阐述。本文建立在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看二者的融合是有效的,将实践化为认知,认知又反作用于实践。

  一、时序

  时序是指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在故事内容前后顺序排列中的不同。热奈特认为,时序问题主要是研究“在故事中事件接续的时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中排列的伪时间顺序的关系,也是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对比关系”。时间的流逝属于线性运动,无论发生任何事件,时间是不可逆的,更不能因人而异、因人而变。故事时间作为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叙事是可能遵循创作者的思考与意愿而随之改变的。换言之,可在不改变故事含义与主题的前提下根据创作者自身的理解,将故事时间重新拆分组合形成叙事时间,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与美学目的。而时序就是过程中的一个媒介方法,时序的运用也会体现创作者所理解故事与所想表达含义的侧重点。

  二、时序在舞剧《家珍》中的应用

  在舞剧《家珍》第三幕中凤霞待嫁舞段与第四幕分别是部分补充倒叙与部分叠时空叙事,其他的舞段则是采用正叙形式。由于舞剧改编于小说《活着》,讲述的故事内容较多,时间跨度较大。所以以正叙的时序形式讲述故事为主,个别舞段采用了倒叙与叠时空叙事突出故事内容重点与情感。如整部舞剧都采用正叙的时序形式,则会缺少一定的文化特点与美学目的。

时序在舞剧中的功能及应用论文

  (一)正叙——描述家珍与富贵的坎坷命运

  舞剧《家珍》主要分为四幕,每一幕讲述每个主人公的故事,以下对舞剧的故事叙述借用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名称——家珍、富贵、有庆、凤霞。第一幕讲述富贵嗜赌成性、败光家产后看见怀孕的家珍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为了家珍与孩子们及时改正,努力生存,在富贵苦苦哀求下家珍最终原谅了他。他们以种地为生,却在刚刚步入稳定的生活时,富贵因偶然事件被抓走充兵,此时怀孕的家珍浑然不知富贵的去向,依然寸阴若岁地等待着,等到有庆都已经出生长大。创作者通过正叙的形式将第一幕中烦琐的故事内容与细节娓娓道来。第二幕讲述一家人经过许多苦难终于团聚,有庆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却心心念念他的羊,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但在一次紧急救助需要献血的时候,他毅然站出,可是由于护士们的疏忽大意,有庆因失血过多而亡。第三幕讲述凤霞要出嫁,家珍为她盖上红头纱,为她梳妆准备送女儿出嫁,后没几年凤霞怀孕了,却在即将临盆时难产出血而亡。第四幕讲述家珍痛失两个孩子后的绝望与悲伤,她总是坐在家门口像是等待谁归来,而富贵也一直陪在家珍的身旁,两人回忆两个孩子玩耍时与一家四口温馨的场景,可回到了现实中,过往的景象已烟消云散,家珍也接受了孩子们离去的现实,在富贵的陪伴下,直至老去。本段是基于舞剧《家珍》部分舞段运用了时空倒错形式,大体运用正叙形式,以上对各幕中叙述过程都是基于舞剧正叙形式运用的分析。

  (二)倒叙——交代凤霞的成长经历

  倒叙是叙事性舞蹈最常见的改变故事时间的时序形式,也是时间倒错的一种。倒叙时序在舞剧《家珍》中只出现在个别舞段中。其主要表现的是家珍为女儿出嫁作准备时想起曾经将女儿送出去的事件。其舞段的故事梗概如下:在凤霞还是孩子时期,家珍一人要承担个人口粮与平时开销,在百般压力之下,家珍想将凤霞送走减轻家里负担,在凤霞每每回头拉着家珍的手时,家珍还是不忍心送走她,并在心里一直留存着对女儿的亏欠与自责,直至凤霞待嫁时也没有解开心结。在本舞段中,将舞台从中线划分为两部分,舞台右侧表现凤霞待嫁,家珍为女儿梳妆打扮;舞台左侧为家珍送走凤霞,凤霞每每抓住家珍的手,最后家珍不舍。舞台的划分分割出两个叙事空间,表现不同的故事内容与情感。

  (三)叠时空叙事——引出家珍与富贵的回忆

  叠时空叙事是叙事性舞蹈作品中发现的独特的叙事时间结构方式,其指的是在同一叙事时间内出现两条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故事线相交融,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故事联系。在舞剧第四幕中运用到叠时空叙事。故事线一是家珍与富贵对孩子极度思念,仿佛看见孩子;故事线二是孩子不愿父母为己伤心,宽慰父母。此形式的运用不是为补充而需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舞段运用淡入标点方式让家珍与富贵仿佛看见了孩子,逐渐走入美好的梦境,父母的表演区域坐在前面的台口处,孩子的表演区域在台中,通过父母同时从内转头向后看去的过程形成直线的通道,使观众的视线从两人的身上通过直线的通道看向孩子,形成一个开门后看到孩子们真正玩耍的景象,表现父母从自己的思绪中依稀看到孩子的孩时景象,将两条故事线融汇成一条故事线。还运用淡出标点方式,并像冰融化一样,孩子渐渐地从紧紧抱住父母状态融化至桌子两侧向舞台后方退去,表现有庆与凤霞逐渐走向天堂;父母融化至台前,表现仿佛刚刚那一切没有发生又回到最初的位置,可在家珍与富贵心中已然接受了现实,改变了心态。

  三、时序在舞剧《家珍》中的功能

  舞剧中编导对时序的合理安排能极大地推动故事情节向前,无论是正叙、倒叙或是叠时空叙事都具有其作用。笔者在舞剧《家珍》时序分析时发现,在舞剧中的时序运用有更特殊的作用,具体阐述如下。

  (一)突出矛盾——深度刻画人物内心情感

  编导刻意将家珍送走凤霞的事件安排在第三幕凤霞待嫁舞段中,主要就是为了刻画家珍对凤霞两个不同阶段发生的不同的事件产生的两个不同的内心情感,两个事件的相应呈现重叠在一个行为动作上——“送”。同一个行为在不同事件或不同人物心理的表达不同,其含义不同。在家珍心理上表现的两个“送”,分别是即将送凤霞出嫁心里的不舍却又不能挽留的心理;在凤霞孩时送走凤霞心里的不舍却不能挽留的心理。那么两个“送”字在家珍心理表现上是相同的情绪,何来的情感上的矛盾点呢?这时心理上的表现相同就突出事件上的不同,两个事件的不同则突出家珍情感的矛盾点——当初要送走凤霞时,她是那么狠心与决绝,依然不舍凤霞离开没有送走凤霞,可凤霞丝毫没有怨恨母亲,依然深爱、相信母亲为自己梳妆。可在家珍的心里一直是深感愧疚与自责,面对即将出嫁的凤霞,她内心的愧疚与自责将更深刻与矛盾。在舞剧整体的叙事结构上,在此幕此段中运用倒叙时序也起到了补充故事情节的作用,其主要补充了凤霞在成长期间的经历过程,选择一个在凤霞成长经历中较为突出的事件,同样也为家珍在凤霞即将出嫁时悲痛的情感做出解释与补充。所以可以看出倒叙时序的合理运用能够突出事件的交代与补充,以及人物情感的矛盾点。

  (二)重构时空——升华故事主旨

  在任何一部艺术作品中表达故事含义是最主要的,通过故事内容的表现使观赏者理解其故事含义,而在叙事性舞蹈作品或者是舞剧上也不例外。编导在最后一幕中运用叠时空叙事突出其故事主旨。如前所述:编导在结尾选择两个时空同时呈现的时序形式,其突出表现死者对生者的宽慰之情,通过儿女紧紧地抱住父母的长时间的表达,体现儿女在异度空间里也要时时刻刻地保护父母,是对父母的一种宽慰。表达了在现实意义上他们已离去,但在父母的心中他们依然是孩时般的活着,从未离开。最后以家珍依靠在富贵的身边幸福地笑着的结尾结束也体现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突出舞剧主旨——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积极面对,幸福地活着。

时序在舞剧中的功能及应用论文

  由此,叠时空叙事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展现两个不同时空的人物对彼此情感上的表达,往往在舞剧的最后一部分都会安排人物心理情绪的极大抒发,两个时空同时出现,能够突出故事主旨,与前面表达的故事内容相呼应。当然舞剧主旨的体现不仅依附于在结尾处运用叠时空叙事,还必须经过对前期故事情节的叙述逐渐铺垫至结尾而引出。所以在舞剧结尾时运用叠时空叙事只是更突出舞剧主旨。

  四、结语

  叙事时间在舞剧编创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个舞剧的叙事时间呈现了编导对舞剧各要素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舞剧《家珍》采用适合舞剧的叙事时间方式,概述其故事时间,表达了编导对舞剧中人物、情节、情感的理解与体会。关于时序,舞剧《家珍》采用整体正叙时序下个别舞段时间倒错的方式,在增加叙述的层次递进感与情感代入性的同时制造了矛盾冲突。部分补充倒叙在舞剧发展过程中运用能够突出事件的交代与人物情感上的矛盾点,并对其做出原因解释;叠时空叙事在舞剧结尾时的运用能更好地展现两个不同时空的人物对彼此情感上的表达,突出故事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