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审美的视角分析古筝的演奏技巧论文

2024-06-25 10:41:50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音乐审美作为音乐领域的专业术语之一,主要体现在表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等方面,而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音乐领域逐渐发扬光大。音乐审美在古筝演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所具备的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在音乐领域中,音乐审美涵盖了对古筝的音色、节奏、旋律及和声等元素的感知和评价。古筝演奏者除了要具备坚实的基本功,还要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素养,从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提升演奏效果。古筝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便
音乐审美作为音乐领域的专业术语之一,主要体现在表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等方面,而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音乐领域逐渐发扬光大。音乐审美在古筝演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所具备的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在音乐领域中,音乐审美涵盖了对古筝的音色、节奏、旋律及和声等元素的感知和评价。古筝演奏者除了要具备坚实的基本功,还要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素养,从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提升演奏效果。古筝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便在演奏过程中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本文将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古筝演奏者如何巧妙结合音乐美学提升演奏技巧。
一、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分析古筝演奏的艺术特性
(一)与时共进的特性
音乐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中国传统音乐历经了夏、商、周和春秋早期形成时期,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新生期,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从古筝演奏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成为古筝能够在新时代被人们喜爱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古筝弹奏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音乐艺术表现。古筝曲《渔舟唱晚》是一首极具古筝风韵的曲目,作为中国古筝艺术史上跨时代的音乐作品,被演奏者们争相弹奏,例如陕西、福建、山东等地弹奏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这在古筝界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丰富的历史背景
从最早的五弦到现如今的二十一弦,从琴的制作工艺到外观,古筝从演奏技巧到曲目演奏都发生了变化,不断丰富了古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古筝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源地为陕西一带。等到秦朝统一天下的时期,古筝成为民间流行的演奏乐器之一,“铮铮筝鸣,像秦之声”就是形容早期秦朝的五弦古筝的演奏场景。到了汉代,民间多以弹筝击缶为主要的活动方式,随着汉代的相和歌的流行,古筝演奏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后古筝发展又经历了隋唐鼎盛时期,确立了十三弦筝,古筝的演奏形式也开始由单手转向了双手弹奏。到现如今,古筝演奏家通过不断地推敲和研究,将筝弦增加到了二十一弦,而这种古筝由于其弦数增多,更加丰富了演奏的音色和韵律。
(三)多元化的艺术类型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的古老民族乐器,在中国各地广为流行,经过千百年的流行和转变,形成了山东古筝、潮州古筝、河南古筝和客家筝这四大派别,演奏形式丰富,可用于多种类型的演奏中。因其拥有独特的音色和音韵,音乐表现力极为丰富,因此也被称为众乐之王,也被称作是“东方钢琴”。而传统民族乐器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态,这不仅从侧面体现出古代各个时期音乐文化的演变,也反映出了我国古筝演奏艺术文化的发展。古筝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及歌舞伴奏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古筝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既可以独自成为演奏的主要角色,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也可以和其他乐器共同合作,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舞台,这多元化的艺术类型也为古筝演奏进行属性和风格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二、音乐审美对古筝演奏的影响
(一)提升古筝演奏的美学鉴赏能力
古筝曲目种类多,风格多样,具备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优势。因此各高校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时,都会以古筝作为主要的讲解内容,其原因主要有古筝作为“中国钢琴”,可以和西方钢琴进行比对,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特点,其次,古筝的音色特别,演奏形式多样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音乐素养。提升古筝演奏者的美学鉴赏力,能够有助于演奏者们更好地感受和鉴赏古筝音乐曲目的美学文化,再结合日常的演奏练习,从而激发出自身古筝演奏的美学创造能力。
(二)提升古筝演奏者的音乐素养
古筝乐曲不仅动听悦耳,给人的感觉是古典柔和,达到让人身心愉悦的效果,同时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点。这种中国传统乐器所体现的审美价值既代表了中国传统之美,又代表了深层的艺术之美,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古筝的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能够不被“遗忘”,说明其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古筝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古筝的音乐美和艺术美,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三)有助于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提升古筝演奏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个人情操和综合音乐素养,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能够让演奏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于美的感知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美学创造力。同时,古筝演奏与音乐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筝演奏为音乐审美进行服务,而音乐审美能够为古筝演奏的效果增添光彩,要求古筝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要相互配合,共同发展才能使古筝演奏更为完善。古筝演奏作为一项音乐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便在演奏过程中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因此,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不仅要注重技巧的提升,对于古筝乐曲的理解能力,也要重视音乐审美的提升,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古筝演奏所蕴含的深刻韵味,并在展示自身高超技艺、抒发自身情感的同时带给其他人美的享受。
三、提升音乐审美对古筝演奏者的影响
(一)提高对于古筝演奏的审美力
古筝作为民族传统乐器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人们应当提高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力度,不仅仅要学习和传承音乐文化,还要深刻地体会音乐文化所要传达的内容。音乐美学能够提高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入理解,抛开对于古筝乐谱、旋律的简单掌握,具备了音乐审美能力后,古筝演奏者可以从音色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等角度诠释作品,同时,根据日常的基础练习,对于演奏形式和技巧进行创新。因此,具备音乐审美力对于古筝演奏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让其对于古筝演奏的美学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推动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挖掘古筝乐曲中包含的情感
在探讨古典琴曲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要注意挖掘它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在古筝乐曲的表现中,既有哀伤、离别之情,又有欢乐、激昂、激情澎湃。不同的古筝演奏中,会让人有不同的体会与感觉。尤其是近代古筝协奏曲中,演奏者提升了对于古筝的音色、韵律、节奏的了解和感受。有了故事的背景,音乐的情绪就会更加丰富。比如,作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的《汉宫秋月》,由多种乐器进行演奏,风格古典优雅,表达出古代宫女的忧伤悲泣的哀愁之情。这首古风乐曲由古筝的形式进行演奏,运用了揉、吟、按等弹奏技巧,更加突出了乐曲中所包含的古典气韵。它通过表达宫女在深宫中的哀怨情绪,唤起了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这首曲子传承了山东筝曲的传统,展现了古筝的独特魅力。
四、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提升古筝演奏技巧
(一)营造符合乐曲的音乐意境
对于古筝这一类古风乐器来说,营造意境之美对于整体的舞台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古代琴曲《高山流水》,这是一首描绘景色的音乐作品,筝曲的旋律宛转悠扬,风格偏于清新致雅,给人以一种深远悠长的意境。古筝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与友人别离时的悲伤之情,有描绘山水之景的波澜壮阔。演奏的曲目不同,给观众的感受也有所不同,所营造出的意境也各不相同。音乐意境的营造不单单依靠演奏者的技巧展示和实际舞台上的发挥,只有对于古筝曲目的内容有一定的美学解析,才能够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带领着听众一同走进古筝乐曲的意境中,并与其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二)提升古筝演奏者的形象仪态
在弹奏古筝曲目的过程中,要求演奏者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摆动,并不是单纯进行方向上的改变,而是要让演奏者用心感受音乐内容,将情感通过凝练古筝的音韵展示给观众,这就要求古筝演奏者在日常练习当中训练自身的形象体态,从而让肢体美感与古筝演奏融为一体。演奏时,如果演奏者的身体不自然,肢体协调性差,不会跟随着节奏和情绪进行身体摆动。在刚开始接触古筝学习时,就要求弹奏古筝时要以端正的坐姿和正确的手势开始,注意弹奏时的仪态是否符合要求,演奏时的动作要顺其自然,首先要用心感受乐曲的内容和情感,做到心随情动,身体跟随着心情自然摆动。例如弹奏《荷塘月色》时,乐曲给人的感觉是悠然恬美,演奏时身体要端庄优雅,几乎没有过大的摆动;而弹奏《沧海一声笑》时,要表现出的是波澜壮阔的气势,演奏时身体动作的幅度要相应加大。无论是哪种古筝乐曲,都要求演奏时的形态要自然优美,要求演奏者随着乐曲的情感设计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心态的自然美感。
(三)丰富演奏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
情感是人们沟通的一个无形的“桥梁”,只有用心的音乐艺术的素养提升其实都拥有着一整套共通的规律,无论是哪种音乐领域,都要求演奏者首先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包括提升对于乐器音色、韵律、节奏的了解和感受。其次就是在日常练习的过程中,要提升对于音乐美学的认知能力,音乐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其中还包含了作曲家对于曲目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些是需要演奏者们用心去体会,只有真正了解了曲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之后,演奏时才会融入正确的情绪,带领着观众一同全身心地感受音乐美学的“盛宴”。
五、结语
音乐审美与古筝演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演奏者在提升自身的音乐演奏技巧的同时,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激发自身对于古筝演奏的创新能力,提升古筝演奏的效果。在进行实际的音乐演奏时,古筝演奏者要对弹奏的音色和声韵进行深入感受,对古筝曲目的内容进行深刻地剖析,并结合自身的演奏技巧和流露的情感,提升古筝演奏的综合效果,与观众产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