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传统节日危机下“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论文

传统节日危机下“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论文

4

2024-06-11 16:03:02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灿烂辉煌,然而近些年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却日益淡薄。青年学生担负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希望。文章探索将传统节日软装融入“软装设计”教学中的方法。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责任感和审美感。引入传统节日软装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传统节日软装能力,为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做贡献。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灿烂辉煌,然而近些年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却日益淡薄。青年学生担负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希望。文章探索将传统节日软装融入“软装设计”教学中的方法。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责任感和审美感。引入传统节日软装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传统节日软装能力,为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做贡献。

  关键词:软装设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自信;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却日益淡薄。反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却在国内年轻人中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商家总能熟练地应用西方节日元素装饰店铺。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是不利的[1]。高校的学生是节日的重要参与人群[2],肩负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将传统节日融入“软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引领社会做好传统节日软装,增强节日气氛。

  一、节日危机下“软装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一)现实危机:中国传统节日正在淡化

  这些年中国传统节日气氛的淡化,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其中的根源很复杂,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使得基于农业文明而诞生的传统节日受到极大冲击[3]。相对于小家庭,节日气氛的营造更有赖于商家。但商家大多只会装饰西方节日,而对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的装饰十分生疏。

  第二,宗族体系的瓦解,使得基于宗族体系而支撑的传统节日失去了基本的土壤。中国的节日与祭祀有极大关系,而祭祀往往是以宗族为单位进行的。例如清明节祭祀逝者,端午节祭祀屈原、七夕节祭拜七姐、祭拜北斗七星,中秋节祭拜月亮,春节祭拜祖先……。过去在传统节日期间,宗族会举行节日祭拜仪式[1]。但是当代小家庭形式取代了宗族体系[4],没有祠堂等固定空间组织祭祀活动,令传统节日气氛变淡。

  第三,城市土地的紧张,户外活动场所的紧缺[5],使得户外节日气氛的营造需要室内做补充。这就要求能够合理布置室内陈设空间,灵活地空出一定面积组织活动。

  第四,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贫穷年代传统节日最吸引人的“美食诱惑”不再存在[5]。过去,丰盛的食物是人们对于节日的期盼,也是增进节日气氛的重要因素。但是当代这个需求已经不存在了。

  (二)现实需求:通过软装设计营造节日氛围

  基于上述危机,我们需要探索在商业空间节日营造气氛的方式。构造在小家庭内组织传统祭祀、集体烹饪等节日活动的空间,在商业空间内拓展举行活动的场地,通过软装组织出举行活动的灵活空间,并且摸索出在家庭和商业空间进行传统节日软装的方式。以提升节日气氛。

传统节日危机下“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论文

  (三)教学现状:西方节日充斥软装设计

  许多“软装设计”课程的教材里都有关于“节日软装”的章节。大部分“节日软装”章节主要讲授的是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也有的教材会提到春节这一个中国节日,对于其他中国传统节日则鲜有提及。

  其中的原因是软装设计从西方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6],整个软装设计的知识体系基本上还是西方传来的。但是随着软装设计及其课程在我国的逐渐扎根,软装的教学内容应该进入了本土化改变的时候了。

  (四)教改目标:增强本土化节日软装设计

  1.适应社会需求

  传统节日气氛的淡化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其中软装设计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节日软装可以为商家以及家庭增强节日气氛提供室内装饰的方法。因此在课程中加入传统节日软装设计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习****记曾经说过:“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7]。软装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借用西方软装设计这个课程体系,加入我们自己的本土内容,将其进行中国化改造以复兴我国文化。

  3.丰富课程思政内容

  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青年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8]。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软装设计”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从事设计活动时更好地发扬本民族文化,以时代使命感促进学习效果。

  二、“节日软装”章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

  “节日软装”章节的教学目标,要从一般的了解西方节日文化意义及装饰方式,调整为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习俗,掌握提升中国传统节日喜庆氛围的软装饰手法,并借此增进民族文化自豪感。

  节日软装与普通软装都需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9]。但节日软装与普通软装不同,节日软装不能更换普通软装中可以变更的家具等平时生活中不会改变的元素,只能变更花卉、陈设品等容易改变的装饰性元素。

  (一)传统节日软装元素的挖掘

  当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气氛之所以受到影响,很大程度是因为商业社会中,主导节日气氛的商家对西方节日装饰手法更加熟练,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软装更加陌生。大多数人看到端午节就想起来粽子,看到中秋节就只想到月饼,看到七夕就想到西方的巧克力。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节日的软装元素进行挖掘和探索。

  在我们的教材和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列举一些值得用来做节日装饰的元素,并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节日软装元素。例如:①端午节可以将菖蒲、艾草、龙、粽子等元素作为装饰;②中秋节可以从祭月习俗出发以花灯、灯船、月亮形象等作为软装元素;③重阳节可以将菊花、茱萸草及迷你的小山、晒秋竹篾等作为元素进行装饰;④七夕节可以从星宿崇拜、鹊桥相会出发以鹊桥、星空、牛郎织女的形象作为软装元素;⑤清明节可以把柳条等早春植物作为插花、饰品妆点空间;⑥春节除了常见的灯笼、对联,还有中式的餐盒、中式的插花艺术、年年有余的吉祥鱼品等元素装饰室内。

  (二)传统节日软装风格与现代的结合

  这部分在教学时需要提示学生,我们的节日软装设计,针对的是我国各种装修风格的家装、工装空间的可随时变更地再装饰。原有的空间可能是中式的,也可能是西式的或是其他风格的。但是我们节日软装的目的,就是在原有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空间,强化氛围。我们的传统节日软装,要适应不同风格的原有装修。具体可以启发学生选择与原有装修风格曲直、繁缛程度相匹配的传统节日软装元素进行搭配,最终形成与原有装修较为和谐的节日室内场景。

  (三)传统节日软装色彩的探索

  1.挖掘不同传统节日中的软装色彩

  中国红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但是中国的节日不只有红色。例如:①早春清明节,可以用新草的鲜绿、小花的五彩作为软装主色调;②晚春暑热的端午节,可以以深绿为主,配合部分龙舟暖色;③源于星宿崇拜的七夕节,恰值暑热,可采用星空的冷色调营造浪漫、清凉的感觉;④中秋节,宜以暖色调烘托团圆气氛;⑤春节万家团圆,宜用热烈的暖色营造热情、喜庆的气氛。同时,需要让学生知道,除了春节,这些节日的色彩搭配模式都尚未成为固定模式,需要参照原有装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探索与现代色彩的结合

  本段教学需要强调传统节日的色彩虽然多样,但是一定要和现代室内原有的装修色彩相融合。这种融合既包括和谐,又包括冲突。和谐是为了取得视觉舒适之美,冲突是为了取得视觉震撼之美。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为了让空间的色彩具有美感。

  (四)传统节日软装空间组织的改革

  对于节日软装,要启发学生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进行软装设计。要让学生意识到,与西方节日的狂欢、戏谑不同,中国传统节日的根源在于祭祀,灵魂在于热闹。因此,我们不能光从软装元素、软装色彩去考虑,还要通过对软装元素位置的改变,去构成适合在家庭或商业空间里开展祭祀、团聚、民俗表演等活动的场所,以便营造热闹祥和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在家庭内构造出更多适宜集体烹饪的场所,如客餐厅等空间。教师可举例具体说明。同时教师需强调,节日结束之后,一切软装陈设要能恢复原样。

  三、节日软装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一)中华文化责任感培养方法

  1.采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满堂灌的形式会让大学生产生疲乏感。而中华传统节日气氛的冷淡现象则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要根据课堂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在对节日文化的概况做出介绍后,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比如,询问学生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气氛为何曾经如此浓郁?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列举中国传统节日丰富有趣的习俗,在教师问题引领下思考曾经节日气氛浓郁的原因,从而引发学生对传承文化方式的思考。

  2.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中国传统节日气氛与软装的关联性探索

  在中国传统节日危机面前,我们软装设计能做些什么。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会激发出学生充满创造性的想法。例如,教师可以将中西方节日进行对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思考西方节日气氛浓郁的原因,西方的软装在其中起到什么角色,让学生讨论我们的软装应该在增进本国传统节日氛围中起到什么作用。

  3.采用头脑风暴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利用软装设计提出解决办法

  在本环节,教师以抛砖引玉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传统节日软装元素,并探索用软装设计提升空间的传统节日氛围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否定任何学生的想法,而是鼓励学生让头脑风暴更加热烈,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传统节日文化美育培养方法

  1.采用传统文化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之外,采用放映制作精炼的节日文化短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与灿烂。

  2.采用传统手工艺品鉴赏教学方法。可以用带学生参观民俗文化博物馆,或当堂展示一些博物馆或民间藏品图片的形式,讲解节日手工艺品及其对节日气氛的作用,让学生对传统节日软装有更深刻理解。

传统节日危机下“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论文

  3.传统节日软装作品评析教学方法。中国传统节日软装并无太多先例,因此学生很难在日常积累中获得审美经验。需要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搜罗的优秀的传统节日软装效果图及摄影作品,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创新。

  四、节日软装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设置节日软装项目的实践环节

  1.引入餐饮类传统节日软装项目设计。在当今商业社会,餐饮等商业行业是营造传统节日气氛的主力军。所以需要引入这类项目实操。一定要提醒学生,节日软装不是装修,不能改变原店铺的家具样式、地面铺设、墙纸装饰等,只能在原装修基础上做易更改的装饰。要做到在节日过后一切能恢复原样。

  2.引入住宅类传统节日软装项目设计。住宅是传统节日家庭团聚的场所。教师联系若干适合的家庭住宅,将平面图和现有装修情况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设计出具有美感和能烘托节日气氛的节日软装作品。要求不更改家庭原有装修面貌,并能在节日过后恢复原状。

  (二)强化实践作品的修改环节

  1.教师点评。软装设计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看到分数,却不知为何得到这个分数。教师需要点评学生传统节日软装设计作品中的问题,并及时让学生修改,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10]。

  2.学生互评。实践环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光靠教师逐一指点,那么对作品的修正和对学生审美观、操作性意识的树立也是不够的。而同学的眼光会有和教师不同的亮点,因此让学生之间互相评判,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三)教师对实践教学成果的总结

  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效果,当堂进行实践情况总结。总结的内容第一是指出学生中间具有共性的、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具有共性的指导意见,提醒大家以后注意这些问题。第二是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同学从自己认识的同学的优秀作品中吸取养分,更能引发大家前进的动力。其中尤其要注意对节日软装可实现性和与原有装修和谐性问题的总结,这两个问题是传统节日软装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结语

  将中国传统节日软装引入“软装设计”的课程教学之中,可以为解决眼下传统节日危机尽一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当具有节日软装设计技能和理念的学生走向社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全社会做传统节日软装,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传统节日氛围。

  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将思政意识贯穿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之中,问题引领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用多媒体、作品鉴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心,以较高的审美水准去从事节日软装的工作。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文化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周春林,刘子潇.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困境与策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41(06):87-92.

  [2]王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11):202-204.

  [3]尹晓龙,王育济.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8(01):145-156.

  [4]刘魁立,黄涛,张勃,王加华,季中扬,黄龙光,萧放.加强节日历史研究,促进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七人谈[J].民间文化论坛,2023,(04):48-67.

  [5]李有明.融媒体视阈下,振兴传统节日的探索与思考——“我们的节日”南京行动创新实践解析[J].城市党报研究,2023,(11):45-49.

  [6]国娟娟.地域文化在软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05):169-170.

  [7]俞小敏.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8]王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党政论坛,2022,(01):58-59.

  [9]金云洁,孔英琪.室内软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10):159-160.

  [10]陈欢.项目化教学在软装陈设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1):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