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译——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论文

2024-06-01 10:08:25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翻译学教授、翻译家和实用翻译理论家。他在多年从事德英、法英翻译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和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总结的一些翻译方面的理论。纽马克与奈达的理论高度相同,都是使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从而具体解决翻译问题。他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也认可语言的可译性和语言的平等性,他提出翻译不光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他提出翻译者应该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考虑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求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相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翻译学教授、翻译家和实用翻译理论家。他在多年从事德英、法英翻译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和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总结的一些翻译方面的理论。纽马克与奈达的理论高度相同,都是使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从而具体解决翻译问题。他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也认可语言的可译性和语言的平等性,他提出翻译不光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他提出翻译者应该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考虑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求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相同的影响。
英语、法语和德语三种语言都同属印欧语系,这三种语言在语言结构和文化含义上没有太大区别。纽马克翻译思想的重心是直接翻译,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他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理论分别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纽马克提出这两个概念的目的,就是减少传统直译与意译之中的差异。
交际翻译理论
翻译是一项跨越语言、文化的交际性活动。语言有很多种不同功能,人们使用语言来与别人进行交际;同时,语言也是一个人身份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形成并且揭示一个人的身份。语言的使用也因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和社会收入水平等不同因素而有显著差异。这种符号与意义有着任意关系,符号系统有多种不同形式,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事物可以进行不同名称的赋予。
相较语言,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很难解释或定义文化这一概念。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为专指精神方面的财富。波特和萨穆瓦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和财产的积累。”文化以语言模式表达。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所谓文化和文明包括艺术、道德、知识、信仰、习俗、法律,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别的能力和习惯的任意组合。
作为翻译、交际翻译的一部分,在对交际翻译进行研究之前,明晰翻译的相关概念,能对后续交际翻译的研究和分析起到重要启示意义。
纽马克认为,在交际翻译的应用过程中,翻译过程不能缺少任何信息,所有信息都有必要性,传递信息就是重中之重。交际翻译中最有效的部分就是让读者能有所感受、有所思考,并且有所行动,这样能让译文与原文具有类似的功效,甚至比原文更有效。交际翻译理论是使原文对原文读者的影响与译文对译文读者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持相同。从交际翻译的结果这一层面出发,要求翻译者需要做到的是译文和原文所呈现的效果尽可能相同,主要强调文本对读者的影响。从交际翻译这一层面出发,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传递信息的过程不存在遗漏。在绝大多数非文学文本、传记、信息性文章和书籍、教科书、报告、科学等文本中,由于对完整正确信息的要求,都适合使用交际翻译的相关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活动具有非常积极且正面的指导性意义。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纽马克根据语言的功能,对不同文本进行分类,提出了三种文本类型,对于三种不同类型,要求翻译者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即表达性文本要求使用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信息性文本和号召性用语文本要求使用交际翻译。从理论层面讲,纽马克在此阐明并且解释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存在的区别。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有很大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何表达目的语上。前者要求译文在形式结构和词序排列上尽可能接近原文本,希望译文能最大程度接近原文。后者着重于读者方面的理解和反应,即传递信息的效果如何。交际翻译要求翻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的结构,使译文能够真实并且流畅。在“语义翻译”中译文应尽可能减少不准确性,做到在译文中对原文内容重现,尤其是上下文意义,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范围内,准确传达来自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纽马克强调,两种翻译需要以一个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好的翻译者应该将两者交换使用,有时甚至合二为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都必须保持与原文一致。在翻译实践中,不能说哪种方法是单独使用的,也不能说哪种理论比较好。实际的文本翻译过程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纽马克也认为,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并非完全泾渭分明的关系。他认为,“翻译文学和艺术文本,多用语义翻译,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交际的目标也囊括在了其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义翻译囊括了交际的目标。
交际翻译的翻译策略
为更好研究交际翻译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应该采用什么翻译的策略。需要首先对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所适用的对象、条件和范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还要坚持具体问题能够具体分析。
将纽马克的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胡乱犯错误,要综合吸收。纽马克认为,在运用交际翻译理论进行翻译活动时,翻译者可以适当纠正原文本中不合逻辑的地方,如原文本中晦涩难懂的词语,翻译者可以用简洁易懂的词语进行替换,以此消除可能影响读者理解文中存在的障碍;还可以消除重复;修改和澄清相关专业术语;使方言的使用遵循规范。翻译者有权力对原文中的错误和遗漏进行更正。
《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于1925年,该书生动描绘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缩影。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笔下的20年代景象,生动诠释了美国的幻灭这一主题。美国20年代风靡全国的“爵士时代”在作者华丽的语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描写中上层阶级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向大众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以消费主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其中文译本一经推出,便在国内读者中掀起一股阅读热潮。中国出版界也曾多次重印,以迎合广大读者的喜爱。据孙奕宏的《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次重译和审校》记载,该小说在中国出版了32余种译本,其中姚乃强和巫宁坤的译本得到了大众认可。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名著。任何翻译版本都必须反映翻译的基本规律。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人们的审美和观念在不断变化。不同翻译之间的时间跨度可能非常大。原文中的一些表达和句型已不再适用,不能很好地传达原文的精髓。重新研究和翻译是必要的。对一些语言和词汇进行适当改动,使文学作品的译文更贴切原文,更能传达原文的内涵和目的。客观地说,经典文学作品也扩大了翻译领域的范围和传播空间。无论译文的版本如何,无论翻译方法、翻译理念、翻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译者都必须尊重原文,不偏离原文,真正忠实于原文。
交际翻译理论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应用
直译:在使用交际翻译理论时,重点应放在翻译过程中对单词和语言结构的使用上。翻译者在考虑语言的转换时,不光需要熟悉原文的语言环境,还需要了解并熟悉目标语言的环境。翻译者要灵活改造文本,以此使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对两种语言的差异和读者的期望进行充分考虑,使译文能够在保留原文特点的同时,也适应读者的语言习惯,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实现自适应转换。
例1,SL:“Ah,”she cried,“you look so cool.”姚译:“啊,”她喊道,“你看上去真酷。”巫译:“啊,”她喊道,“你看上去真凉快。”
虽然黛西当时与盖茨比的关系暧昧,但她在朋友面前用一种愉快但矜持的语气向盖茨比打招呼。鉴于黛西作为时尚名媛,姚译根据原文的字面意思将其译为“酷”。因为生活在1980年代的巫宁坤没有“cool”的现代意义,他使用了“酷”的字面意思,更符合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语言习惯。
例2,SL:He was so hard up he had to keep on wearing his uniform because he couldn’t buy some regular clothes.
姚译:他手头十分拮据,买不起便服,只好继续穿军服。
巫译:他穷得只好继续穿军服,因为他买不起便服。
在原句中,英文习惯把结果放在前面,然后使用原因状语从句来说明。但是,根据汉语“因为……所以……”的词序不难看出,在汉语习惯上,通常先解释原因,再阐述结果。巫译把结果句放在原因句之前,强调了该句中原因的重要性。姚译先说明原因,强调盖茨比的经济困难。其翻译中的因果关系更符合汉语的词序。在这个句子的翻译上,姚译达到了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和接受原文的目的,实现了交际翻译理论强调对读者的影响。
例3,SL:He was crazy enough to kill me if I hadn’t told him who owned the car.
姚译:要是我不告诉他那辆车是谁的,他会气疯到非把我杀了不可的地步。
巫译:他已经疯狂到可以杀死我的地步,要是我没告诉他那辆车是谁的。
这句话在原文中,使用了if引导的虚拟条件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则习惯用“如果……那么……”的词序来说明重要情况。巫的译文完全遵循了原文中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前后顺序,不太符合中国人表达因果关系的习惯,使中国读者难以阅读。
姚译把原文的表达顺序进行了颠倒,使条件在前,结果在后。将句子的重点强调在主句“he will be so mad that he will kill me”上,这同时符合中英双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以便中国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句子。从而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从目的语是否存在阅读障碍和句子重心的选择这两方面来看,姚译更符合中国读者的表达习惯,所以其译文更流畅且易读。
双关语的翻译:通过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双关语的本义和巫宁坤、姚乃强翻译的双关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句子中双关语重要的作用。
例4,SL:This town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New York’s island and it’s long and narrow,with many plants.
巫译:这个村镇位于纽约市正东那个细长的奇形怪状的小岛上。
姚译:这个社区位于纽约正东的一个小岛上,小岛狭长,草木茂盛。
“riotous”一词在字典上的意思是“暴乱的、茂盛的”。巫宁坤选择了奇形怪状这个意思,姚乃强则选择了草木茂盛这个意思,在译文中把“riotous”翻译成草木茂盛更能展现这个岛上的风景。同时,也体现了在小说文本中,环境描写对故事叙述的烘托作用,加大了这一段环境描写对读者的情感暗示作用。
交际翻译理论的局限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能最大程度达到文本的交际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原文核心思想的问题。在这种状态下,翻译者翻译的文本,很容易对读者产生纠错的引导,使译文所传达的内容和价值是经过翻译者主观更改过的,反而违背了交际翻译理论的要求,传达给读者的并非原文作者本意要传达的。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我们处理翻译问题提供了指导,它针对不同文本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文本分类、语义概念和交际翻译等。此外,他不断补充和完善了自己所提出的翻译理论,这些理论对当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所提出的观点当中,有一些是不能直接适用于英汉翻译的。我们作为翻译者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翻译实践来检验其理论是否为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