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研究论文
2025-09-19 15:50:3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农业种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有效推广至田间地头,让农民真正受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农业种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有效推广至田间地头,让农民真正受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探讨农业技术的推广问题,不仅是对农业科技进步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基于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分析了当前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基于这些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分析,文章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种植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助力农业在技术创新驱动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应用
前言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根基,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早期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各类先进种植技术的涌现,农业技术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在资源利用效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逐渐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成为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的关键途径。以2020年的山东为例,该省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成果卓著。这一年,山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过去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113万亩,粮食产量连续7年达到千亿斤以上。良种培育成果斐然,莱州登海种业公司的夏玉米多次创下高产纪录。在蔬菜种植领域,从普通大棚到应用100多项专利技术的智能大棚,寿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历经7次迭代,平均每分钟就有8000多公斤蔬菜从寿光销往海内外。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分析其应用模式、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对进一步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推动农业种植向现代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所在[1]。
1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1.1良种繁育与推广
在农业种植领域,良种繁育和推广堪称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在良种繁育和推广方面成果显著。
山东高度重视良种培育工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科研创新。以小麦种植为例,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多个优良小麦品种。其中,济麦22凭借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成为山东乃至黄淮海地区的主导小麦品种之一。截至2020年,济麦22累计推广面积达3亿多亩,仅在山东的种植面积就超过1亿亩。该品种在山东的平均亩产可达600 kg以上,较普通小麦品种增产10%~15%。在实际种植中,济麦22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
在玉米良种繁育方面,莱州登海种业公司成绩斐然。其培育的登海605玉米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2020年,登海605在山东的推广面积达800多万亩。该品种在山东适宜种植区域,平均亩产超过700 kg,部分高产地块亩产突破900kg。登海605的成功推广,不仅提高了玉米产量,还改善了玉米品质,为饲料加工、粮食储备等相关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1.2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技术
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技术是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个重点。在我国水资源紧缺、农业用水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灌区大力发展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农业节水措施既可节约用水,又可增加灌水的效益。截至2020年,山东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5600多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0%以上。德州等地规模化农场常用的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相比传统漫灌节水率可达40%~50%。寿光蔬菜种植基地滴灌技术普及率超80%,种植黄瓜时,较传统畦灌用水量减少30%~40%,平均亩产还能提高10%~15%。
在此基础上,精准施肥技术依据土壤营养状态及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实现了肥料的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山东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1.2亿亩次,覆盖超80%耕地。像泰安小麦种植区,经测土配方后,不仅每亩化肥用量减少10~15 kg,还提升了小麦品质。部分大型农场引入变量施肥设备,如潍坊万亩农场使用该设备后,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0%~15%,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污染。这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山东农业种植效益与生态效益。
1.3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技术给我国的农业种植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该方法以生态调节为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药剂的用量,达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2]。比如烟台苹果种植产区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以性诱剂诱捕害虫技术,通过在果园悬挂性诱捕器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1.4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应用
机械化与智能化的普及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农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农机,这些农机以高效、精确和节省劳力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截至2020年,山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在小麦种植领域,联合收割机得到广泛应用,以德州为例,小麦机收率超99%,平均每台收割机每天可收割小麦50~80亩,大大缩短了收割周期,节省了人力成本。而通过在农机上加装传感器、GPS等智能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自动化水平。智能灌溉系统和病虫害监测系统等智能农业设备的使用也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3]。
2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挑战
2.1农民技术使用意识的薄弱
受传统农业生产与思想观念的制约,不少农户对于新科技的认识有限,认为新技术成本高、风险大、操作复杂或是认为现有技术已能满足生产的需求,普遍表现为对新技术持保守态度,不愿意甚至不敢尝试。
农户对新技术的认知水平落后不仅制约着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纳与运用,也制约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加之一些农户没有长期规划,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了新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长期作用,更加影响了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2.2技术推广渠道不畅、形式单一
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推广途径仍十分局限,推广方式还是主要以会议培训、实地示范为主。尽管上述方式对农户进行了一定的技术传播,但其覆盖范围较窄,很难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农户的特殊需要。加之因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很多农户无法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技术信息,致使新技术的推广受到阻碍。农技推广队伍的人数不足、业务水平有限等也是制约农技推广成效的重要原因。一些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对新技术的理解不够,很难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
2.3政府扶持和监管力度的不足
一方面,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举措来促进和扶持农业技术创新,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扶持力度不足、资金分配不均衡、政策执行不力等诸多问题。这就造成了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技术项目陷入经费投入不足,无法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的窘境。
另一方面,监管机制的缺乏导致有些极具潜力的农技项目在转化过程中无法落实到位,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用,这既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又制约了农户及企业参与农技推广的积极性。
2.4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农技推广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性工作,对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人员存在着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他们对于新技术的理解还不够,对于市场和农户的需要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技术推广时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支持[4]。部分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学习力也不强,不能很好地应对日新月异的农业市场环境。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影响着农技成果的转化与利用。
3在农业种植中推广农业技术的建议
3.1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增强农民技术使用意识
要把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农户的技术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力度,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采取多种推广形式,保证技术知识走进农田,变成对农户有用的东西。
具体而言,农业技术部门应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农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地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要领。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要能解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业技术学习平台,提供线上学习资源,方便农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科普宣传方面,要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可以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册、挂图、视频等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展示新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此外,还可以组织农业科技讲座、现场观摩会等活动,邀请农民亲身参与,激发他们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热情。
3.2拓展技术推广渠道,创新推广方式,提高推广效果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就要丰富技术传播的途径和方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推广体系,采取多样的推广战略,保证技术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农户手中,提高农户的接受意愿。
一是要加强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共同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在此过程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做好技术推广的顶层设计;科研院所及企业要贡献最新的科技成果及解决办法;合作社则要搭建起把科技和农户联系在一起的桥梁。

二是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科技手段扩大推广的渠道。比如构建一个具备网上咨询、录像教学、远程诊断等多种功能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资料获取渠道和技术支撑保障[5]。借助社会化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技术推广,可以拓宽科技传播的覆盖面,提升其影响力。
三要进行宣传手段的革新。在传统的现场示范和培训讲座之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农民喜欢的宣传方法,比如田间学堂、技术比武、成果展示等,使农户在参与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同时也可以研究建立“科技特派员”机制,即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到基层进行实地技术指导。
3.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技术推广政策与监管机制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技推广的扶持力度,如此才能保证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加大对农技发展和普及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建立专门的科研经费来降低农户接受新技术过程中所面临的成本风险。政府也要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农民参加技术推广。其次,要完善技术推广策略技术推广策略要具体且具有可行性,要确定技术推广的目标、重点、途径及保障办法。制定策略时还要注意区域差别及农作物特点,这是保证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关键。
相关部门也要加大与其他有关机构的合作力度,共同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再次,监管制度的改进同等重要。此外要完善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申报、审批、实施、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监督机制,保证技术推广过程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监管工作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来落实,以确保可以客观地评价技术推广的实施情况。基于评估的结果,可进一步对技术推广的实施方案进行适时修正和完善[6]。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举措。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深入。相信在全体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技术必将为农业种植带来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杜宗良.农业种植中农技推广的作用及对策[J].河北农机,2020,(08):31.
[2]陈永生,胡发龙.农业植保技术推广方法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20,(21):90-91.
[3]任菊芳.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新农业,2020,(11):79.
[4]陈娟.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作用浅析[J].农家参谋,2020,(19):19-20.
[5]霍学显.“互联网+”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方式研究[J].山西农经,2020,(14):100-101.
[6]石振红.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