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

2025-04-10 16:35: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的生长以及发展果树产业对保障南京市民“果篮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南京市江宁区果树生产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江宁区果树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
摘要: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的生长以及发展果树产业对保障南京市民“果篮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南京市江宁区果树生产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江宁区果树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试验示范特色果品、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大病虫绿色防控、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高采后加工技术等5个方面的建议,为江宁区果树产业深层次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果树产业;现状;问题;建议
江宁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部,土地面积1563 km²,地貌为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043.5 mm,年平均湿度70%;年日照时数1955.5 h,年极端气温最高40.4℃,最低-8.1℃,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特征等因素为江宁区果树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
1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宁区果树生产总面积约1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²),年产量约1.8万t,年产值约2.4亿元。江宁区果树种植品种近20个,主要果树类型为葡萄、桃、梨、蓝莓、柑橘等,占果树总种植面积的88%,其次为甜柿、枇杷、火龙果、无花果、车厘子等。全区50亩以上规模种植主体约31个,其中企业7个、家庭农场16个、合作社8个,规模种植总面积5000余亩。
2产业发展现状
2.1生产分布
2.1.1葡萄
总面积约3815亩,年产量约6888 t,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10月,主栽品种为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目前,葡萄主要分布在横溪街道丹阳社区、西岗社区、许呈社区,汤山街道阜东社区、孟墓社区,湖熟街道绿杨社区、新农社区,禄口街道曹村、谢村成功社区等,代表基地有禄口街道御农香家庭农场、汤山街道逸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谷里街道孙家华家庭农场等。
2.1.2桃树
总面积约2885亩,年产量约4908 t,上市时间集中在6月—11月,主要分布在湖熟街道周岗社区、绿杨社区,汤山街道宁西社区、孟墓社区,横溪街道山景社区、江宁街道星辉社区等,代表基地有湖熟街道长干家庭农场、汤山街道宁西仙桃云谷、江宁街道牧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2.1.3梨树
总面积约2390亩,年产量约4280 t,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10月,主要分布在谷里街道石坝社区、张溪社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绿杨社区,以及江宁街道牧龙社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横溪街道山景社区等,代表基地有湖熟街道宁翠生物种业有限公司、优乐家庭农场等。
2.1.4蓝莓
总面积约490亩,年产量约310t,上市时间集中在5月—7月,主要集中在淳化街道、谷里街道,占全区总面积92%,代表基地为淳化街道睿汐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谷里街道富蓝特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
2.1.5柑橘
总面积约100亩,年产量约100 t,上市时间集中在11月—12月,主要集中在汤山阜东社区、青林社区,代表基地为阜东社区通络家庭农场。
此外,车厘子(上市时间集中在5月—6月)、无花果(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10月)、猕猴桃(上市时间集中在8月—10月)、火龙果(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10月)、枇杷(上市时间集中在5月—6月)、桑果(上市时间集中在5月)、石榴(上市时间集中在8月—9月)、甜柿(上市时间集中在9月—12月)、山核桃(上市时间集中在9月—10月)、板栗(上市时间集中在9月—10月)、李子(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8月)等10余个果树新品种成功引种并示范种植,目前种植总规模达1330亩,年总产量达1830 t,形成特色果品基地20余个,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
2.2品种引进
近年来,通过高效特色园艺基地、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加大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各级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积极引进适宜江宁区生长的优质葡萄、梨、桃等新品种。如葡萄新品种有醉金香、妮娜皇后、巨玫瑰、魏可等;梨新品种有苏翠1号、翠冠、秋月、翠玉、玉露香、夏露、宁霞、夏清、宁酥蜜、丰水等;桃新品种有锦绣黄桃、湖景蜜露、金霞油蟠、白凤、霞脆、锦香黄桃、紫金红1号、紫金红3号等;蓝莓新品种有奥尼尔、密斯提、雷戈西、都克、布里吉塔、夏普蓝等;柑橘新品种有红美人、金秋砂糖橘、不知火等。以上新品种均成功试验示范种植,改变了栽植常规品种的格局。
2.3销售收入
江宁区果品主要通过批发零售、基地直销、零售+采摘、自营、线上销售等多种渠道销售,葡萄、桃、梨多以批发为主,桑果、石榴、蓝莓等新奇特品种以零售、采摘为主。葡萄、梨、桃平均产量约1.5~2 t/亩,平均效益约2万元/亩;蓝莓平均产量约0.6 t/亩,柑橘平均产量约1t/亩,平均效益约4万元/亩。
2.4“四新”示范
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组织果树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参加果树新品种应用、主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有效提升果树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宁翠生物种业有限公司与南农大、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示范推广“3+1”树形、Y字型棚架等多种模式,采用高效液体授粉、优质安全及轻简化生产等关键技术,提高果树通风透光率、授粉速度、果品品质等。湖熟长干家庭农场应用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汤山通络家庭农场应用高压自动喷雾打药新装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被评为南京“四新”示范基地。
2.5品鉴推介
积极组织全区果树种植主体参加省、市组织的评比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在2020年全省优质葡萄专业评比中,汤山逸夫葡萄荣获全省“特等奖”,江宁区获奖数量、含金量均列全市第1位。在2021年“中华好梨”评比中,湖熟宁翠公司“金陵脆梨”秋月、玉露香2个品种获得金奖;在2021年江苏省优质葡萄品鉴推介活动中,逸夫农业公司(阳光玫瑰)、怡乔家庭农场(阳光玫瑰)等4家单位荣获金奖。御农香家庭农场的阳光玫瑰新品种在2020年、2022年分别获得南京市葡萄评比金奖、特等奖。
2.6产销对接
引导果树生产主体与销售主体的对接,促进果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快速流通。重点果树生产经营主体加入“食礼秦淮”"善田江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主体达11个。常态化开展“善田江宁”进企事业单位、进商超、进小区等活动,开发推广智能生鲜柜,方便单位职工和居民购买果蔬和其他农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果树产业发展。
3存在问题
3.1劳动力减少快基层服务力量薄弱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地带,大量外企、园区入驻给年轻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乡村劳动者人数从2004年78.77万人下降至2022年28.53万人。基层果树农技人才欠缺,很多投资果树产业业主的科技需求无法及时有效得到满足和正确引导,一些种植户盲目追求品种上“新、奇、特”,造成一定损失。由此可见,培育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格外重要,现有生产者的自身素质、文化程度、年龄等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2。
3.2生产成本提高产销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匮乏,劳动力价格逐年飙升,加之果树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生产资料成本投入不断提高,很多繁琐耗工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3。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对果树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加强,这对果树生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3品种搭配不合理受土地管控影响大
江宁区果树栽培品种以葡萄、桃、梨为主,其上市期、产量、品质、效益上均有发展不平衡情况,蓝莓、枇杷、樱桃、冬枣等以采摘为主的特色小水果种植比例不协调,规模种植的果品与国内主产区的上市期同步,导致价格和品质缺乏市场竞争力。土地是果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果树产业的发展受耕地“非粮化”等政策管控影响较大。
3.4果品质量不高产后加工薄弱
江宁区果树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缺少先进适用的、系统配套果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果树经营主体分散、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低,加上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果品质量均一性不高。全区虽现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但经营模式仍保持一家一户,产品大多处在初级阶段,果品加工企业少,果品精深加工能力弱。
4发展对策与建议
4.1试验示范特色果品
以各类科技项目为抓手,根据南京丘陵山区特点,围绕绿色发展,积极引进发展省力化、易管理、回报稳的特色果树品种。在现有果园基础上适度规模探索,提高应对市场果品集中、价低、滞销的抗风险能力。园林绿化中试验示范种植特色果树,开花期可吸引游客和市民观赏,结果期果实可制作果酱、果脯、果酒等产品,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4。
4.2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加大对种植主体、农技推广人员、基层干部培训力度,从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树形修剪、疏花疏果、果园生态平衡等方面入手,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示范、推广,提升管理效率。以规模经营主体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区果树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5。
4.3加大病虫绿色防控
在新形势下,果树病虫害防控要将健康果品、绿色生态安全作为指导原则6,提高果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必要时化学防治,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从而提升果品品质及市场竞争力,例如,及时清理病枝、病果,做好果园清洁卫生;采用防虫网、粘虫板、果实套袋等物理防治;采用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采取果园生草涵养天敌、人工释放天敌等措施。
4.4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节庆活动与品鉴,加大果树品牌宣传,引导果树产业发展。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告牌等形式大力推介现代果树发展中的好成果、好经验、好典型,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优质果品基地可利用“善田江宁”区域品牌知名度,采用企业商标(子品牌)+“善田江宁”牌(主品牌)的方式实行“母子品牌”策略,逐步强化和引导农户重质量、重品牌的观念7。
4.5提高采后加工技术
加大果树产业采后加工技术领域的科技投入,在优质果品生产基地逐步建设储藏、保鲜和加工设施设备,形成生产基地与产业科技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重点在保鲜物流、加工制造、食品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及质量安全5个技术方面,不断提高果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水果加工产业体系8。
参考文献:
[1]韩做善,臧国成,王洽文.南京丘陵地区果树新品种引种及产业化开发[J].林业科技开发,2005(04):43-46.
[2]童晓利,韩金龙,郭成宝,等.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08):248-250.
[3]刘凤之,王海波,胡成志.我国主要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J].中国果树,2021,(01):1-5
[4]崔凯.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价值及其应用实践探讨[J].当代农机,2024(06):50-51,53.
[5]陆莲凤,殷国怀,戴亚红,等.江苏泰兴市果树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0):80-81.
[6]李培爱,杨存霞,明广增.果树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果树资源学报,2024,5(04):106-109.
[7]陶雅,陶应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以无锡阳山水蜜桃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0):259-264.
[8]向华,冉亚明,吴亚维,等.我国果树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14):6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