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2025-02-07 14:57:4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先进的农业机械已经开始应用自动化播种机、自动化收割机、自动化灌溉设备,还有部分新型的农业机械还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决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而,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还存在部分问题,限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此形势下,自动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提高其适应性、可靠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先进的农业机械已经开始应用自动化播种机、自动化收割机、自动化灌溉设备,还有部分新型的农业机械还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决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而,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还存在部分问题,限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此形势下,自动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提高其适应性、可靠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取得的进展,探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领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
1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
1.1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播种环节,自动化播种机已经变得非常智能、精准,此类机器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将种子撒入土壤中,而是采用内置的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种子的发芽情况。基于此类数据,自动化播种机能够自动调整播种的深度、密度,保证种子在最佳条件下生长,大幅提高了播种的准确性、效率,减少了种子的浪费,并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同样,在收割环节,自动化收割机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能力,此类机器不再需要农民手动操作,而是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颜色等特征,自动判断何时进行收割。自动化收割机系统利用内置的图像识别技术、传感器准确地识别作物的成熟度、健康状况,在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收割,此类智能化的收割方式不仅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收获效率,还保证了作物的质量。除了播种、收割环节,自动化技术还在其他农业机械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举例说明:在灌溉领域,自动化灌溉设备已经变得非常普及,此类设备利用内置的传感器动态监测土壤湿度、气候条件,按照作物的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水量,此类智能化的灌溉方式不仅节省了水资源,还避免了过度灌溉对土壤、作物的影响。
1.2人工智能(AI)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新型的农业机械已经能够运用AI技术进行智能化控制、决策,实现了精准农业,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首先,AI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采用摄像头、传感器收集数据识别作物种类、病虫害情况,此类数据被用于训练AI模型,使其能够准确判断作物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基于此类信息,AI可以自动调整灌溉水量、施肥量等作业参数,以保证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此类智能化的农业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其次,AI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预测天气、作物生长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预测未来的天气、作物生长情况,促使农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调整灌溉计划或调整播种时间,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的种植建议,提高作物的产量、质量。最后,AI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设备相结合,实现农业机械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举例说明:部分农业机械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农民可借助手机或电脑动态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环境条件,此类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错误率。
1.3自动化灌溉技术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农业灌溉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技术革新。在这场革新中,自动化灌溉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物联网通信、智能控制算法提高灌溉效率的基础上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在硬件技术方面,自动化灌溉设备主要是利用内置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装置动态监测土壤水分、气温、风速等关键参数。此类数据为灌溉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作物在最佳状态下生长。与此同时,部分高端设备还配备了高精度流量计、压力计,可以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分布,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在软件技术方面,自动化灌溉系统则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农民可借助手机App或电脑端软件远程监控灌溉设备的运行状态,切实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天气变化调整灌溉计划,此类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灌溉的精准度、时效性。再次,自动化灌溉设备的应用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个性化,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各不相同,而自动化灌溉系统可对作物生长数据的分析为每种作物量身定制灌溉方案。此类个性化的灌溉方式既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又避免过度灌溉、土壤盐碱化等问题的发生。最后,在政策、市场方面,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支持自动化灌溉设备发展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加深,自动化灌溉设备在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
2.1智能化
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核心趋势,其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中采用先进的算法、数据处理技术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进行自主的作业决策、控制,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上改善作业的精准度。以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为例,此类设备现在能够收集并分析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天气条件等多种动态性数据,并根据此类数据自动调整作业参数。在灌溉作业中,智能化的灌溉设备可以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自动决定何时开始灌溉、灌溉的流量、持续时间,保证作物在最需要水的时候得到适量的水分,既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又保证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此基础上,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还可集成在设备上的摄像头、传感器进行作物的自动识别、定位,使得农业机械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对特定的作物进行施肥、喷药等精确的作业,此类精准农业的实践,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而且避免了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将越来越普及,其将能够在更广泛的农业领域中发挥作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将对农民的工作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能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效益。
2.2无人化
随着远程控制、自主导航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已经可以逐渐实现无人操作,降低人工成本、风险。从技术角度来看,远程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构建机械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网络,使操作人员在远离农田的地方对农业机械进行远程操作,此类技术通常需要配备高精度的传感器、通信设备,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动态状态、位置信息能够被准确传输。与此同时,远程控制系统主要是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学习并适应机械设备的操作习惯、环境条件,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自主导航技术则是利用内置的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系统使农业机械能够自主识别、应对环境中的各种障碍、目标。此类技术通常需要配备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应用复杂的算法进行决策、控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此类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干预的需要,而且可以在雨雪天气、夜间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除此之外,无人化的农业机械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服务相结合,形成智能农业生产系统。其中无人机可以进行空中监测、导航引导,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精度;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农业机械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设备的动态监控、管理;区块链技术则可以提供数据安全、互信机制,保证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监控、追溯,此类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的无人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2.3绿色化
绿色化确实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向,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密相通,致力于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农业机械的绿色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首先,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材料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如重金属的使用、塑料的难以降解等。因此,新型农业机械正逐步转向使用可回收、可降解或低污染的环保材料。举例说明:部分农业机械开始使用生物基塑料替代传统的石油基塑料,此类生物基塑料来源于植物淀粉可再生资源,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分解,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次,传统的农业机械往往消耗燃油、电力等大量的能源,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还可能导致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因此,新型的农业机械正逐渐采用高效发动机、能量回收系统、智能控制等先进的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后,传统的农业机械大多使用燃油作为动力源,这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还可能导致空气、水的污染。因此,部分新型的农业机械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源。例如部分农业灌溉设备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板来供电,而部分农田拖拉机则开始使用风能发电系统来提供动力,此类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能源消耗,还使得农业机械的运行更加环保、可持续。
2.4高效化
优化设计、算法,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性能,减少机械的能量消耗、作业时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在农业机械的设计中,轻量化是关键方向,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钢铁材料,可以显著降低机械的自重,在减少机械运行时的能耗的同时,提高机械的动态性能、作业效率。举例说明:某些现代化的农业拖拉机就采用了轻量化设计,使其在保证足够牵引力的同时,降低了燃油消耗。
(2)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往往存在能量损失、效率低下等问题,而采用无级变速、液压传动等先进的传动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机械的输出功率,减少能量损失,提高传动效率,此类优化不仅使机械在不同作业条件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还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3)现代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采用集成传感器、GPS、物联网等技术对土壤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环境因素进行动态性监测、分析。此系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自动调整机械的作业速度、作业深度,以保证机械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4)在农业生产中,机械的作业路径规划也是重要的优化点,采用先进的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实现对农田的自动路径规划,使机械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减少重复、无效的路径,提高作业效率。与此同时,此类算法还可以考虑到农田的地形、障碍物等因素,保证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
(5)在农业机械中,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采用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使其能够识别、分析土壤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复杂因素,对机械工作参数进行精准控制。此类智能化的控制方式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作业需求,例如:智能化的喷灌机械就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按照作物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等因素,自动调整喷灌的流量、角度进行精准灌溉,因此可采用先进的智能化喷灌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灌溉的精准性,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预防资源浪费问题。
(6)深度学习算法是机器学习的分支,其可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复杂数据的处理、分析。在农业机械中,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应用于故障诊断、性能预测等方面,对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机械的故障、异常,预测机械的性能、寿命,为机械的维护、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3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自动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还存在部分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将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将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可见,农业部门应该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水平,改善相关工作的现状,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水平,保证在新时期的环境下能够促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提高生产的产量质量,改善农业经济效益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丽华.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实践应用[J].新农业,2023(02):68-69.
[2]李艳侠.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分析[J].吉林蔬菜,2023(03):267.
[3]焦永红,张淼,安震,等.推进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探讨[J].现代农机,2023(02):62-64.
[4]李红英.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分析[J].当代农机,2023(4):45-46.
[5]裴建军.数控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4(03):91-93.
[6]王连申.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J].河北农机,2024,(07):13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