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论森林抚育的意义和方法

论森林抚育的意义和方法

343

2019-01-08 17:39:18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森林资源作为重要资源之一,不仅与经济发展相关,而且与社会进步相关,其作为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不仅是社会经济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调节区域气候,吸收温室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森林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环境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加大力度保护森林资源,同时森林抚育工作也非常重要,使森林资源培育水平提高,因此应保证抚育效果。

 在森林培育中,抚育是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未成熟森林,通过将部分林木定期伐除的方式,使保留林木得到快速生长,使林木成熟期缩短,进而对森林卫生状况进行改善,使林分生长量、质量得到提升,使林木抵抗灾害的能力提高,进而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同时,利用抚育伐可以获取部分木材,因此森林抚育有两方面意义,不仅可以培育森林,还可以取得木材,所以应做好森林抚育工作。

一、森林抚育的意义

(一)改善林分结构

    在森林覆盖面积增加的前提下,森林抚育利用人为干预的方式对森林环境进行改良,这对林分结构改善有利,使林分更加稳定,利用森林抚育措施可以使森林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将森林中所涉及到的主导林木突出出来,使森林经营方向得到明确,突出经营重点。森林抚育是将有害木砍伐,将非目的树种淘汰,使目的树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促进林木生长,使林分结构更加理想,确保林分机能及稳定性的进一步强化,提高林分抗害能力、抗病能力,基于结构改善,使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强化。促进林分内部林木生长,提高蓄林质量、蓄林面积,进而提高林区林分质量。

(二)降低林分密度

    尽管森林中普遍存在自然稀疏现象,但此种现象并非能达到合理林分密度。实际上,林内单位仍然存在株数过多、生长不良、密度过大等问题,使林分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林内有灌木、藤本、杂草等植物,这些非目的树种影响目的树种的生长空间,使目的树种健康生长受到严重制约,使林木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利用森林抚育措施,对森林予以人为干预,将部分林木伐除,将对林木生长有影响的非目的树种清除,使林木之间的无益竞争降低,使林木生长条件得到改善,这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三)提高社会效益

    森林抚育工作涉及到劳动力作业,这可以有效应用一些县区的剩余劳动力,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同时,对于砍伐后的林木可以产生一些商品木材料,进而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另外,森林抚育后剩余物可作为基础材料,用于培育食用菌,进而促进经济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森林抚育的方法

(一)透光抚育

    透光抚育指的是从幼林期直到郁闭成林之后,对树种间竞争问题予以处理,使目的树种的生长不会因其他非目的树种受到影响。在幼龄林郁闭之前,对乔灌木种间竞争进行处理,将抑制目的树种生长的灌木和林木予以清除,在幼林郁闭之后,主要是对目的树种种间竞争解决,同时对种内斗争解决,对树种组成进行适当调整,针叶林应将阔叶林予以保留,如胡桃楸、紫椴、水曲柳、黄菠萝、杨桦等,同时在阔叶林中应将针叶树予以保留,对针阔混交林形成有促进作用。

(二)生长抚育

    生长抚育通常是从Ⅱ龄级开始,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将有害木、被压木砍除,使保留木得到良好的营养空间,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确保其良好的干形,同时还可以取得部分木材。主伐与生长抚育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第一,主伐的关键在于获得木材,是将成熟及过数树林砍伐,而生长抚育的关键是对森林培育,在未成熟林分中将有害木、被压木砍伐,使保留木获得更好的生长空间。第二,主伐是以更新问题为主,主伐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更新效果也存在差异,而生长抚育则不涉及到更新问题。按照抚育对象,生长抚育可分为天然林抚育、人工林抚育。

(三)低产林抚育

    低产林抚育指的是天然次生林中,因结构、密度不合理,种群生长、立地条件不适应,加上气候资源、土壤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使得林地生长潜力并能得到充分发掘,进而造成自然资源浪费,所以引起林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生长率相对较低,年公顷生长量比较低,形成低效、低质林分。该类型林分种群中所涉及到的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循环缓慢,生态系统逐渐变得脆弱。因此针对低产林抚育应做到先造后抚,该抚育方法的优势如下:第一,在森林覆被率降低的基础上,利用对林分树种组成的调整,增加林分密度,使疏林更加密集,同时也使纯林向混交林转变,另外萌生林向实生林转变,单层林向复层林转变,低产林向高产林转变,不仅可以使林地生产力提高,还可以使林地利用率提高,这与立体经营思想相符合,实现多层经营,确保双向利用,进而取得林木双丰的效果。第二,将自然界的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对原有林木进行充分利用,并辅助实行人工促进方案,促进针阔混交林顶极群落过程。第三,森林原有生态环境得到维持,林内土壤及水分相对充足,少有杂草,造林成活率及成林率比较高,同时可以将林内天然实生树种的幼树充分利用起来,使造林株数减少,整地及割带均相对简单,使造林成本降低。第四,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促进针阔混交林形成,对病虫鼠害发生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

结语:

    森林抚育不仅是森林生态作用得以维持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可持续森林经营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通过有效、合理的森林抚育方法可以使森林质量提高。森林抚育不仅可以改善林分结构,还可以降低林分密度,另外还能提高社会效益,因此需要重视森林抚育工作。只有做好森林抚育工作,明确森林抚育的重要意义,通过有效方法开展森林抚育工作,这样才能将此项工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应对透光抚育、生长抚育、低产林抚育予以重视,使抚育方法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抚育工作效果得到提高,使森林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高森林的投资效应。

参考文献:

[1]张伟.森林抚育的意义及定向抚育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

[2]黎思国.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16(21).

[3]薄其军,王志岭.浅谈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多种生态功能的发挥方法[J].科技视界,2014(03).

[4]李晓.森林抚育的意义及模式分析[J].低碳世界,2016(15).

[5]郭慧斌.森林抚育间伐方法与意义[J].中国农资,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