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农业推广机械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效果论文

2025-01-07 13:48:5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农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农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围绕智能化农业推广机械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回顾了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了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平台对于提升农业管理效率和精准性的重要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智能化农业推广机械的创新设计,也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农业机械;发展历程;技术应用;创新设计;实践效果
智能化农业推广机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创新设计与实践应用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智能化农业推广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与潜力,为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从业者对智能化农业推广机械的关注和研究热情,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智能农机综述
1.1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它的发展背景,常常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而变得越来越先进。早期阶段农业机械主要是简单的手工工具如锄头、犁以及推车等。这些简单的机械虽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面对日益增加的农业生产需求逐渐变得力不从心。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蒸汽机械的出现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发展。蒸汽拖拉机和蒸汽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开始在人类社会中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农民的劳动负担。内燃机的发明再次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械逐渐从蒸汽驱动向内燃驱动转变,使得农机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1]。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农业机械开始崭露头角。人们对智能农具的研究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农机和精确农业方面。自动驾驶拖拉机和收割机的出现逐渐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来实现精确的农田管理和作物种植。这些农机配备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农机手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确性和效率。
1.2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主要技术
智能化农业机械通过将多个方面的技术相互,共同推动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在众多技术中,传感器是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核心组件之一,它们能够实时感知和监测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态以及机械自身的工作状态。常见的传感器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作为农作物生长监测传感器,它们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农业机械设备作出更为精准的决策。智能化农业机械通常配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精确的导航和定位[2]。在系统中,有着能够指导农机按照预设路径进行作业,提高了作业精度和效率的精密软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田的破坏。自动控制技术使得农业机械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或实时数据进行自主作业。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且现有的机器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让农业机械能够识别作物、杂草,提高了作业的精准性和效率[3]。近几年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为智能化农业机械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学习,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农机预测作物生长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3国内外智能化农业机械创新设计案例分析
在国外,Shift PM设计是一款机舱可旋转360度的农机,它特别适用于改良的梯田小水田中。它的头部机舱能够360度旋转帮助用户从下到上装载农作物,并且能根据使用者的距离进行伸缩操作灵活且高效。这款农机不仅仅能用于农业活动,还可以在建筑工程、林业和自然灾害响应等多种公用事业中执行任务的能力。由我国的台湾设计的Farmland Guardian则是一款强调对农田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农田的状态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以确保农田的健康和高效生产。
在国内,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机器该拖拉机采用了先进的导航系统和传感器技术,能够自主规划路径并进行精准作业。通过配备高清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系统,它还能够实时识别作物和障碍物,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广泛应用多种作业环节。它可以根据预设的作业计划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减少人力成本。与此同时,拖拉机还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农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查看作业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它还能够与其他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联动,实现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是结合传感器技术的特别例子,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智能调节灌溉水量和肥料配比[4]。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适用于各种农田环境,特别对于干旱缺水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精准地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控,农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农田的灌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它还能够根据当地的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测进行智能决策,实现水肥的精准管理和节约使用。
1.4已有研究的效果评估和实践分析
农业信息智能化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发展模式,从而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结构。这一新型管理模式通过计算机平台将农业种植、收获、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信息整合于一体,使得农民能够随时通过计算机或手机客户端接收农业发展政策、农产品销售信息等,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实现了多种信息平台的综合运用。以云计算系统为例,它不仅确保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有效整合,还实现了现代信息的存储与计算。依托计算机系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从整合到数据应用的新型农业信息资源体系,从而确保现代农业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效用。随着新型智能化信息网络平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推广,不仅提升了农业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智能化必定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2创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1智能化农业机械创新设计原则
所谓智能化农业机械创新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进行智能化农业机械设计和开发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原则的根本是为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高效并要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原则涵盖了多个方面,确保设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供最佳性能和服务。最首要的原则是为用户提供友好的设计,设备必须易于操作、理解和维护,用户界面应简单直观要考虑到当地农民的操作习惯和文化背景减少操作障碍并提高用户接受度。同时,智能化也是它不可或缺的设计特征,智能化的设备应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目前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除此之外,设计还要注重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并在应对突发情况时保障农民的安全与利益,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2智能化农业机械创新设计方法论
智能农机的方法论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入了解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需求。通过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设备的性能要求与工作环境,让相关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进行技术调研,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并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目前,我国主要是采用快速原型制作技术,设计并制作设备的初步原型,再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田间试验,验证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此期间,不断收集用户反馈,改进设备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通过用户测试和访谈,优化设备的人机交互性,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愉快地使用设备[5]。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多学科的协作,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实现设备功能的综合优化和创新。通过数据驱动设计不断优化设备的作业策略和性能,设备的设计不应止步于一次性成品,而是应该具备可持续改进和升级的能力。通过软件硬件的更新与升级,持续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让用户用得安心。
3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调查,以智能化控制子系统为例,我们发现智能化控制子系统是专门设计用于管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机械装置。其核心组件是单片机负责接收来自智能化分析系统的指令。单片机根据这些指令对挡光板、强光灯、通风口、加湿器、酸碱防腐池、沼气池和水泵等设备进行调控,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管理。通过智能化技术,该系统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管理效率和精度。蓄水池则是用于存储水资源的设备,与沼泽池、酸碱防腐池、水管和水泵等设备相连,形成水资源管理系统。酸碱防腐池用于储存微酸和微碱溶液,当土壤pH值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微酸或微碱灌溉,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挡光板或称遮阳板在光照强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会自动启动以遮光;反之,强光灯则在光照不足时开启增加光照强度。沼气池负责肥水比例的调配,实现自动灌溉功能,水泵用于抽取清水或酸碱水,加湿器会在空气湿度不足时启动增加湿度,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一个成熟的智能化系统需要各个部件的相互合作,这些设备协同作用,精准调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4发展展望和推广建议
4.1智能化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未来,机械将具备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并且配备更智能的决策算法,以实现更精准的感知和更高效的运作。智能化农业机械将更多地应用于精准农业领域,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和精准植保,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未来的智能化农业机械将集成更多功能模块以减少设备数量并降低复杂性,提高整体效率和性能。在设计方面,将更注重可持续发展,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农户的特定需求,推动农业生产的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4.2推广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策略和方法
智能化农机的推广离不开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政策红利。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智能化农业机械提供有力支持,降低农民购买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成本,增强他们的购买意愿。强化宣传推广与培训也是关键政策之一,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优势和效益,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向农民传授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和产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我国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整体水平。
建立示范点与示范区也是推广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有效方法。在农业生产集中区或重点地区建立智能化农业机械示范点,展示智能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为农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示范点的建设可以引导农民积极去了解新兴事物,推动其广泛应用。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建立健全的智能化农业机械售后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通过设立服务热线、建立维修站点等方式,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他们对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信任度和满意度[6]。
5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效果,揭示了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演进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通过精准的农业技术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的可持续性。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合理的推广策略,智能化农业机械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志伟.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推广[J].新农业,2023(09):86.
[2]崔俊峰.智能化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3(06):54-56.
[3]徐成春.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推广[J].农村科学实验,2023(21):73-75.
[4]李宇怀.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推广[J].当代农机,2023(04):54,56.
[5]康宁,付丽娟.智能化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意义及应用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23(36):78-80.
[6]郭娜娜.现代农业机械优化设计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当代农机,2024(06):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