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油茶嫁接育苗技术研究论文

油茶嫁接育苗技术研究论文

2

2024-12-03 11:04:4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从幼苗培育管理和芽苗嫁接技术两个角度切入,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在幼苗培育管理方面,重点阐述了苗地选择、土壤管理、遮阴搭棚等措施;在芽苗嫁接技术方面,详细探讨了接穗与砧木选择、嫁接方式选择、光照条件优化、嫁接后管理策略等关键环节。

  摘要:从幼苗培育管理和芽苗嫁接技术两个角度切入,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在幼苗培育管理方面,重点阐述了苗地选择、土壤管理、遮阴搭棚等措施;在芽苗嫁接技术方面,详细探讨了接穗与砧木选择、嫁接方式选择、光照条件优化、嫁接后管理策略等关键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显著提高油茶嫁接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油茶嫁接;育苗技术;管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内木本油料需求激增和生态建设需要,油茶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然而,产业扩张面临优质种苗供应不足的“瓶颈”,亟需提升油茶嫁接育苗技术水平。目前,油茶育苗过程中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生长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效益。本研究旨在系统优化油茶嫁接育苗关键技术,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通过改进幼苗培育管理和嫁接技术,预期显著提升育苗效率和苗木品质,将为油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幼苗培育管理措施

  1.1苗地选择

  苗地选择对油茶嫁接育苗至关重要。理想的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缓坡或平地,避免低洼易涝地带。土壤应以pH值5.5~6.5的砂质壤土为佳,富含有机质且通气性良好。苗地周围需有防风林或自然屏障,以减少强风对幼苗的损害。在选址时还应考虑水源便利,便于灌溉。此外,苗地应远离其他作物,特别是油茶病虫害寄主植物,以降低病虫害传播风险。苗地面积的规划要根据育苗规模而定,同时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在整理地块时,需深翻土地30~40 cm,清除杂草和石块,并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合理的苗地选择为油茶嫁接苗的生长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image.png

  1.2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油茶嫁接育苗的核心环节。育苗前需对土壤进行全面检测,了解其理化性质,针对性地进行改良。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或磷肥调节pH值;黏重土壤可添加砂质材料改善通气性;贫瘠土壤则需增施有机肥提高肥力。配制育苗基质时,通作者简介韦瑞梅(1979-),女,广西宜州人,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油茶嫁接育苗。

  常采用园土、河沙、腐叶土按3∶1∶1的比例混合,并添加适量的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播种或移栽前,应对土壤进行深层消毒,可采用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处理,以防治土传病害。定期监测土壤含水量,保持60%~70%的适宜湿度。根据幼苗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适时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铁、锌、硼等微量元素,注意平衡施肥。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发育。

  1.3遮阴搭棚

  遮阴搭棚是保护油茶嫁接苗的重要措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育苗季节,选择适宜的遮阴材料和搭棚方式。一般采用竹木骨架或钢管支架,覆盖遮阳网或草帘。遮阳度以50%~70%为宜,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棚高通常设置在2~2.5 m,以确保良好通风。棚顶应略呈人字形,便于排水。棚的四周要留有可开闭的侧帘,以调节温湿度。在寒冷地区,可考虑搭建保温大棚,内设加热设备。遮阴棚不仅可以调节光照强度,还能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幼苗,减少病害发生。在生长后期,应逐步减少遮阴度,帮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定期检查和维护遮阴设施,及时修补破损处,确保其持续发挥作用。合理的遮阴管理可显著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2油茶芽苗嫁接技术

  2.1科学选择接穗与砧木

  油茶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接穗与砧木的合理选择。接穗应选自优质母树的一年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节间短、芽眼饱满、无病虫害。采集时应在休眠期进行,切口平滑,并用湿润的苔藓包裹保存。砧木选择2~3年生的实生苗,要求根系发达、茎干粗壮、生长健康。选择砧木时应注意品种间的亲和性,优先选用与接穗品种亲缘关系较近的砧木。嫁接前应对砧木进行修剪,去除多余枝叶,保留主干和少量侧枝。接穗与砧木的粗细应相近,以保证形成层能够良好对接。在嫁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时间,避免接口暴露时间过长导致组织脱水。

image.png

  2.2科学选择油茶芽接的处理方式

  油茶芽接技术中,处理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常用的处理方式包括切接法、劈接法和嵌芽接法。切接法适用于接穗与砧木粗细相近的情况,操作简单,愈合快。具体步骤是在砧木上切一个斜面,与接穗的切口紧密贴合。劈接法适用于砧木较粗的情况,将砧木顶端劈开,插入楔形切削的接穗。嵌芽接法则是在砧木上切出T字形切口,将带有芽眼的皮片嵌入其中。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砧木粗细、接穗状况以及操作难度。此外,还需注意切口的平滑度和形成层的对接程度。为提高成活率,可在接口处涂抹生长素或愈合剂。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具的锋利和清洁,以减少对植物组织的伤害。科学选择并熟练掌握这些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嫁接的成功率。

  2.3优化光照条件

  油茶芽苗嫁接后,光照管理对其成活和生长至关重要。嫁接初期,应适当遮阴,可采用遮阳网或塑料薄膜,遮光度控制在50%~60%。这有助于减少蒸腾作用,保持嫁接口湿润,促进愈合。随着嫁接口逐渐愈合,应逐步增加光照强度。可通过调整遮阳设施的高度或密度来实现。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避免光照不足导致徒长或光照过强引起叶片灼伤。待新梢长出5~6片真叶后,可逐步撤除遮阳设施,使植株完全暴露在自然光下。此时,应注意防止强光直射,可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操作。在光照管理过程中,还应结合温度和湿度进行综合调控,以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2.4做好捆绑及保湿工作

  油茶芽苗嫁接后的捆绑和保湿工作直接关系到嫁接的成功与否。捆绑时应选用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塑料带或棉线),从嫁接口下方开始向上缠绕,力度要适中,既要保证接穗与砧木紧密结合,又不能过紧影响形成层的生长。捆绑范围应覆盖整个嫁接口,并在顶端打结固定。保湿工作同样重要,可在嫁接口周围包裹湿润的苔藓或泥炭,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形成一个小型温室环境。在保湿的同时,要注意适度通风,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定期检查保湿效果,及时补充水分。随着嫁接口愈合,可逐步减少保湿措施。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植株状况,适时调整捆绑松紧度和保湿程度。做好这2项工作,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2.5油茶嫁接后的管理策略

  油茶嫁接后的管理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潜力。首要任务是密切监控嫁接口的愈合情况,适时松解绑带,防止捆绑过紧影响生长。当新梢长出3~4片叶片时,可去除砧木上的萌芽,集中养分供应接穗生长。水分管理至关重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可采用微灌或滴灌技术精准控制。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新梢生长。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优先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必要时才使用化学农药。修剪工作应在休眠期进行,及时去除病弱枝、重叠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在幼树期,要注意控制结果量,避免过早结果影响树势。随着树龄增长,逐步调整管理措施,如增加施肥量、调整修剪强度等。

  参考文献

  [1]钟日灵,孙星.油茶嫁接育苗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22,13(10):78-81.

  [2]蒋小勇.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02):60-61.

  [3]陈有师,薛杨.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6):47-48.

  [4]李伟,张志勇.油茶嫁接育苗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33-34.

  [5]黄文杰,李红梅,李燕.油茶嫁接育苗技术规程[J].江西农业,2018(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