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不同菌株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

不同菌株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

4

2024-11-07 11:11:4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通过对本土驯化菌株和当地主栽菌株对黑木耳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对比试验,旨在为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筛选适宜菌株。结果表明,不同黑木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抗杂性、产量、优质品率等指标的表现不同。大山黑和黑威半筋菌丝生长快,抗杂性强,产量和优质品率表现属上乘,可以作为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的推荐菌株。本土驯化菌株黑Aa015在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不错,具备成为推荐菌株的潜质。易现蕾的黑Aa016则是难得的育种材料。

    摘要:通过对本土驯化菌株和当地主栽菌株对黑木耳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对比试验,旨在为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筛选适宜菌株。结果表明,不同黑木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抗杂性、产量、优质品率等指标的表现不同。大山黑和黑威半筋菌丝生长快,抗杂性强,产量和优质品率表现属上乘,可以作为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的推荐菌株。本土驯化菌株黑Aa015在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不错,具备成为推荐菌株的潜质。易现蕾的黑Aa016则是难得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黑木耳;菌株;产量;品质

  黑木耳是我国产量和规模第二大的食用菌品种,因其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和保健功能显著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巨大的消费需求有力推动着我国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140亿棒,鲜品产量突破700万t,其中陕西、山西等地本土化、区域化发展显著。

  黑木耳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需要菌种选育,栽培工艺及人文因素等多要素协同发展为支撑,其中菌种选育最为迫切。在黑木耳三大株系类群中,东北地区株系开发较多,代表菌株有黑威系列和大山黑系列等,华北及部分中部地区株系开发较少,杨杰等对比研究5株山西黑木耳菌丝特性,并成功驯化栽培了黑Aa015株。本研究以当前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优势菌株和省内选育菌株为主要筛选对象,通过对其耐温性、性抗杂性、夏季出耳性状、产量、品质等为主要考察指标,考察山西省内黑木耳菌株的生育性状,进而探讨其商业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及来源

  供试菌株主要有黑威15(来源黑龙江省微生物所),大山黑(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黑山木耳协会提供),黑29(黑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黑威半筋(黑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黑Aa015和黑Aa016(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提供)。所有供试菌株都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引进、复壮、制作。

  1.2供试培养基

  供试母种复壮培养基:PDA粉46.0 g/L,KaH2PO4 2.0 g/L,蛋白胨3.5 g/L,MgSO4 1.0 g/L。

  原种和栽培种配方:木屑80.0%,麸皮10.0%,豆粉5.0%,玉米粉3.0%,石膏1.0%,磷肥1.0%。

  栽培配方:木屑85.0%,麸皮13.0%,磷肥1.0%,石膏1.0%。

  1.3栽培工艺

  将供试菌株接种于供试母种复壮培养基上,复壮暗光7天,再将复壮后的供试菌株母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25℃暗光培养30天,然后挑选无污染菌丝生长茁壮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上,培养栽培种。

  按照栽培配方制作栽培袋,每个菌株100袋,参照常规进行发菌,出耳管理,记录供试菌株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菌丝生长速度、抗杂性、出耳性状等情况,并计算各供试菌株的产量和优质品率。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有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和SAS9.2软件处理并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与抗杂性

  不同地区的菌株其菌丝生长速度不同,并且抗杂性能也存在差异。由表1可知,不同菌株的耐温性不同,抗杂性也存在显著区别,作为东北主打菌株的黑威15,其耐高温性和抗杂性表现居中上,出耳整齐集中,产量较高,品质属中上等。黑29总体表现适中,易感染青苔,抗杂性表现不理想。大山黑和黑威半筋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和抗杂性,符合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气候需求。本土驯化菌株黑Aa015具有一定耐高温特性,抗杂性表现良好。黑Aa016的耐温性良好,抗杂性表现不够理想,但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与黑威15差异不显著,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image.png


  2.2不同菌株的出耳性状、产量、品质

  出耳性状,产量和品质容易受到菌株特性的影响。由表2可知,黑威15出耳整齐、集中,但产量和优质品率不高,黑29则表现为出耳不整齐,但优质品率尚可。大山黑和黑威半筋的出耳集中,产量和优质品率也属上乘,是当前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栽培的主推菌株。黑Aa015潮次均匀,出耳集中,产量和优质品率也较好,具备成为山西省黑木耳夏栽的主栽菌株的潜质。黑Aa016的显著特点是易现蕾,产量表现属于中上水平。

image.png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通过对不同菌株对黑木耳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黑木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抗杂性,产量和优质品率等指标的表现不同。大山黑和黑威半筋菌丝生长快,抗杂性强,产量和优质品率表现属上乘,可以作为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的推荐菌株。本土驯化菌株黑Aa015在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不错,具备成为推荐菌株的潜质。易现蕾的黑Aa016则是难得的育种材料。

  3.2讨论

  山西地处华北腹地,属黄土高原气候,具有春夏干燥,秋冬冷凉的特点。山西省黑木耳下地时间一般为4月—6月,进行催芽,正好与干冷气候相遇,所以存在催芽难的困境。其次,基于山西省春秋气候冷凉特点,山西省黑木耳栽培多采用夏栽模式,但7月底8月初极短高热天气又对菌株耐温性进行一定考验。因此,选择易现蕾、耐温性强的高产优质性菌株对山西黑木耳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黑威15是东北地区的主打菌株,但在山西省表现理想的则为大山黑和黑威半筋,这可能与山西省的气候特点相关。黑Aa015是有吕梁山区采集的野生黑木耳菌株驯化出的菌株,具有天然气候适应性,通过单孢杂交等育种手段,提升其产量和品质后,具备成为山西省黑木耳推荐菌株的潜质。

    参考文献:

  [1]李文枫,毕洪文,黄峰华.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园艺,2021(07):142-147.

  [2]吕邵娃,单常芮,刘磊,等.黑木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20,22(02):154-158.

  [3]黄莎,李伟荣,林芳,等.黑木耳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21,40(10):7-12.

  [4]李黎.中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5]杨杰,刘虹,车星星,等.五株山西野生黑木耳菌株的菌丝特性[J].北方园艺,2020(24):124-128.

  [6]杨杰,刘虹,赵照林,等.野生黑木耳菌株Aa-015生物学特性与驯化[J].中国食用菌,2018,37(03):22-24.

  [7]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8]张姣,李旭,李素俭,等.不同黑木耳菌株在陕西杨凌的生产性能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4):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