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论文

2024-06-07 09:28:3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畜禽粪污处理问题是制约宁夏乃至全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该文在深入调查宁夏畜牧业发展及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畜禽粪污资源及养殖业粪污处理现状,分析了养殖业粪污处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期为今后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畜禽粪污处理问题是制约宁夏乃至全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该文在深入调查宁夏畜牧业发展及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畜禽粪污资源及养殖业粪污处理现状,分析了养殖业粪污处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期为今后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粪污;肥料;利用
Curr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Ideas of Manur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 Ningxia
WANG Mingguo1*,GENG Rong1,CUI Yong1,WANG Xumin1,DING Yongfeng2,
LI Zhiguang3,WANG Xiaoyuan1,ZHANG Zhansheng1
(1.Ningx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Yinchuan Ningxia 750001,China;2.Qingtongx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Wuzhong Ningxia 751600,China;3.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 of Jingyuan County,GuyuanNingxia 756400,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livestock manure disposal is the bottleneck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in Ningxia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Based on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in Ningxia,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resources and the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Keywords: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fertilizer,utilization
0引言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步伐[1]。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畜牧业产值为3.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持恢复増长趋势[2]。人均消费量方面,2016—2020年,我国人均肉食消费量为25~30 kg,2020年居民人均蛋类消费量达12.8 kg,较1952年增加11.55倍,当年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分别为17.3、7.4 kg,较1990年分别增加2.74倍、5.73倍[3]。研究发现,我国居民食物的消费模式已经从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变为动植物性食物消费并重的模式[4]。
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畜禽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便处理问题日渐突出,若排放和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水体及大气,处理不及时还会导致畜禽疫病突发、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等问题[5]。据统计,现阶段我国畜禽粪污年产量38亿t,粪便综合利用率仅为60%,高产量和低利用率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凸显[6]。第2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3.76%、51.29%,畜禽粪污处理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7]。
畜禽粪污若处理不当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但若处理得当则会变成一种可利用宝贵资源。它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经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可转换为肥料、能源或饲料[8]。其中,粪肥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用其替代部分化肥,还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9]。作为消除种养分离负面效应,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近年,我国相继发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促进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持续开展[10]。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的农牧交错区,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全区土地面积为6.64万km2,耕地面积为130.3万hm2,天然草地面积为244.33万hm2,优质的牧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1-12]。近年,宁夏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认真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推动牛奶、肉牛、滩羊、葡萄酒、枸杞、冷凉蔬菜“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奶牛规模化养殖占比已达99%,奶牛存栏量增速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一。肉牛和肉羊产业持续发力,六盘山得天独厚的海拔和气候条件,被国际粮农组织认定为最适宜发展肉牛养殖的区域之一;“盐池滩羊”称得上是中国羊肉的“品质担当”,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35位。随着以奶产业,肉牛和肉羊产业为主支撑的养殖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全区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效管控养殖污染,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清洁成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铁沟村、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等养殖集中村开展畜禽粪污肥料化资源化利用调研基础上,阐述了宁夏畜禽粪污资源现状及养殖业粪污处理现状,分析了养殖业粪污处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思路,以期为今后畜禽粪污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1畜禽粪污资源现状
1.1全区畜禽养殖现状
宁夏养殖业主要以奶牛、肉牛、肉羊、肉(蛋)鸡、猪、兔等为主,按养殖规模大小区分,可以分为规模化养殖场和零散养殖户。规模化养殖主要以养殖集中园区为主,包括兴庆区月牙湖养殖集中园区、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养殖园区等规模化集中养殖园区。同时还有若干家未进入园区的规模化养殖企业,这些共同构成了我区规模化集中养殖,规模化养殖在全区养殖数量占比超过90%。
据宁夏统计局统计,2022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6.77万t,比上年增长4.1%。其中,猪肉产量9.03万t,下降0.9%;牛肉产量12.47万t,增长5.4%;羊肉产量12.48万t,增长8.8%;禽肉产量2.55万t,下降0.8%。禽蛋产量13.21万t,增长2.7%。牛奶产量342.50万t,增长22.1%。年末全区生猪存栏74.26万头,下降13.1%;肉牛存栏148.39万头,增长7.8%;奶牛存栏83.69万头,增长19.2%;羊存栏710.55万只,增长4.9%;活家禽存栏1 512.66万只,增长22.9%。全年生猪出栏110.79万头,下降1.5%;肉牛出栏76.14万头,增长5.3%;羊出栏702.28万只,增长8.8%;活家禽出栏1 216.32万只,下降0.7%。
1.2养殖业畜禽粪污生产现状
依据自治区畜牧站国家生态环境部测算标准(环发〔2004〕43号)文件及畜禽排污系数,畜禽年产生粪量为奶牛7 t/头、肉牛6 t/头、猪360 kg/头、蛋鸡43.8 kg/只、肉鸡13.5 kg/只;尿及冲洗水产生量:奶牛14.15 t/头、肉牛6 t/头、猪1.2 t/头。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测算标准,2022年宁夏奶牛、肉牛、滩羊、生猪、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83.69万头、148.39万头、710.55万只、74.26万头、1 512.66万只,畜禽粪污产生量4 030.3万t,同比增长10.8%。其中奶牛粪污1 770.04万t(奶牛粪便585.83万t,奶牛尿及废水1 184.2万t);肉牛粪污1 335.51万t(肉牛粪便890.34万t,肉牛尿及废水445.17万t(按50%规模化养殖计);羊粪255.80万t,猪粪污115.85万t。
1.3集中养殖村粪污生产现状
全区规模以下零散养殖户分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2种情况,集中养殖主要为近年兴起的小规模养殖集中区,以村为中心建设集中养殖圈舍,养殖户将分散养殖的奶牛、肉牛等入园入圈,由村委会或某一养殖企业集中托管运行,或是仅由村委会或某一养殖企业负责入园后的防疫工作,仍然采取一户一圈形式由农户自行养殖,每户养殖量一般为10~50头,个别大户养殖数量也有超过100头的,这类集中养殖在全区主要养殖县区都有存在。调研发现,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共有养殖户122户,养殖肉牛1 850头,全年生产粪污11 505 t。其中入园区养殖户24户,共养殖肉牛880头,生产粪污5 785 t,零散养殖户98户,共养殖肉牛970头,生产粪污5 820 t。全村共零散养殖主要以本世纪初各地集中建设的养殖示范村为主,依据农户宅基地建设的分户养殖圈舍,建设标准低,养殖圈舍面积小,主要以养殖奶牛、肉牛和肉羊为主。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共有奶牛养殖户208户,其中5头以上养殖户145户,全村共养殖奶牛4 798头,年生产粪污33 586 t。其中100头以上养殖户5户,养殖奶牛652头;50~100头养殖户14户,养殖奶牛843头;20~50头养殖户74户,养殖奶牛2 200头;5~20头养殖户52户,养殖奶牛1 103头。
2养殖业粪污处理现状
2.1养殖业粪污处理现状
目前各类养殖主体畜禽粪污去向包括3个方向。
一是直接还田。这是零散养殖户和部分规模化养殖企业粪污主要消纳方向,该类处理方式约占整个养殖业粪污资源量的10%,零散养殖户或规模化养殖主体没有设置专门的粪污收纳堆积场所,粪污处理成为养殖主体首要解决的难题。此类养殖主体多数都有自己的种植生产基地,或是有合作的种植生产基地,为了加快粪污处理养殖主体将粪污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施用到种植生产基地或是自有农田,这类处理方式尽管受到环保及农业农村部门的行政约束,但养殖主体依然冒险将粪污不经过处理直接施用到田。
二是加工商品有机。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有机肥生产企业94家,设计商品有机肥生产能力约300万t,年处理各类畜禽粪污750万t以上。2022年,全区有机肥生产企业共生产各类商品有机肥130万t,其中宁夏销售不到90万t,全区各类作物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近1 333.33 km2,施用量1 500~4 500 kg/hm2;还有约40万t有机肥销往宁夏邻近的甘肃省、陕西省、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区等地。
三是简易堆肥。近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为大力支持我区养殖业快速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开展畜禽粪污堆肥化处理。目前简易堆肥是粪污处理的主要方式,每年简易堆肥占全区畜禽粪污处理的近70%。2022年全区共推广施用简易堆肥654.63万t,消纳各类畜禽粪污1 636.6万t,累积施用面积3 332.73 km2。尽管近年来简易堆肥在全区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各类养殖主体都通过简易堆肥进行粪污处理,但简易堆肥生产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给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无害化处理不彻底,生粪进田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许多养殖主体由于受养殖空间所限,没有专门的粪污堆积和消纳场,往往粪污直接在牛圈堆积,给生产生活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而且养殖空间本就狭小,加上大量粪污在圈舍内大量堆积,造成牛的活动空间严重不足。
2.2养殖集中村粪污处理现状
养殖集中村或集中园区是养殖主体粪污处理主要难点。通过对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集中养殖区和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集中养殖区调查,粪污处理在这2个村表现的十分突出。
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共有奶牛养殖户208户,养殖集中村设计时没有考虑粪污收集场地,养殖户圈舍也未设置粪污堆积区,全村养殖存栏5头以上养殖户共145户,年粪污清理1次的养殖户56户,年粪污清理2次的养殖户89户。在145户养殖户中,60户养殖户自行清理圈舍粪污,采取生粪还田方式年消纳粪污4 254 t;采取粪污直接销售的养殖户85户,由粪污经济人代理清理粪污,年销售处理粪污10 165 t。不论是自行清理还是经济人代理清理粪污,所有粪污基本上即没有添加粪污处理发酵菌剂也没有经过简单堆放处理,直接将粪污施用进入农田。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共有肉牛养殖户122户,20头以上养殖户39户,20头以下养殖户83户;进入集中养殖园区养殖户24户,自建圈舍养殖户98户;全村养殖户年粪污清理3次的32户,年粪污清理4次的90户。不论是园区集中养殖户还是零散养殖户,采取生粪还田方式直接清纳粪污的养殖户55户,处理粪污4 565 t,田间堆置自然腐熟的养殖户15户,处理粪污1 245 t,添加高效发酵菌剂快速腐熟的5户,处理粪污595 t,直接生粪销售的47户,处理粪污7 300 t。所有养殖户粪污都是自行清理,集中园区和零散养殖户圈舍做到每5~7 d清理1次,粪污集中在圈舍外狭小空间堆置到一定量后再转运到田间堆置或是销售第三方。
3养殖业粪污处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1养殖空间小、生产环境差
养殖集中村由于空间所限,所有的养殖户的圈舍都不是很大,通过调查发现,不论是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奶牛集中养殖区,还是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肉牛集中养殖区,养殖户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明显的区分。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通常尽可能在有限的圈舍空间内养殖更多的奶牛或肉牛。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养殖圈舍多为本世纪初建设,养殖户生活区与养殖生产区未做划分,圈舍时间长,建设标准不高,牛舍和运动场未做区分,没有专门的粪污集纳场;为了解决粪污处理难题,养殖户将粪污直接在牛圈内收集起堆,根据圈舍的大小粪污堆积大小不一,这客观上又占用牛圈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因为粪污在牛圈内大量堆积给生产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养殖圈舍建设时间相对较晚,牛舍多为封闭式圈舍,多数养殖户仅有封闭的牛舍而没有配套的运动场,牛舍内多采取水泥硬化,粪污每天进行清理,但牛舍空间狭小,肉牛活动空间受限。
3.2缺乏粪污收集转运设施
从各地调查情况看,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因环保约束建设了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外,但由于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成本高,养殖企业运行动力不足,在粪污处理问题上多数消极懈怠。多数中等规模及以下养殖主体或养殖集中村都没有配套的粪污收集场及相应的粪污转运设施设备。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养殖区涉及养殖户208户,共存栏奶牛4 798头,没有设置一处粪污收集场,所有养殖户均将粪污在牛圈内堆积;在养殖数量超过5头的养殖户中,仅有不到30%的养殖户有铲车等粪污收集机械;大多数养殖户没有粪污收集设备,粪污收集主要靠人力或是牛粪经济人处理。泾原县兴盛乡兴盛村属于近年新建设的集中养殖园区,养殖场内设置粪污收集场一个,有一辆粪污转运车,有专人开展粪污转运工作,同时配套了一个1 000 m3的粪污发酵池,配有自动化粪污翻抛机,不但能解决园区内养殖户粪污收集处理问题,同时也为全村98户零散养殖户提供粪污收集与处理服务。
3.3缺乏粪污处理技术人员
尽管粪污高温堆沤是一个传统的粪污处理方式,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但调查发现,技术员缺乏仍然是各类养殖主体畜禽粪污处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调查结果看,大型养殖企业都配备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同时也补充粪污处理专业技术人员,有专人负责粪污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养殖集中村和小型养殖园区基本上都没有专业的粪污处理技术人员,由于受场地限制,养殖户缺乏学习粪污处理知识的动力,养殖集中村没有配备专业的粪污处理技术人员,零散养殖户为节约圈舍空间,都采取粪污大量堆积在牛圈内的堆积方式,容易造成安全生产隐患。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即没有粪污处理配套的场所,也没有粪污处理专业技术人员;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尽管配套了粪污收集场所和粪污处理发酵池,但是没有粪污处理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园区面对大量粪污堆积在粪污场不知如何处理。
3.4粪污直接还田依然存在
调查表明,不论是规模养殖企业还是零散养殖户,在粪污处理上都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粪污堆肥处理意愿不强烈,或多或少都存在粪污直接还田的问题。特别是零散养殖户和一些有自主生产基地的养殖企业,在春季施肥季节将粪污直接收集后施入农田,零散养殖户由于粪污资源量小,一般施用量45~75 m3/hm2,多的也有120~150 m3/hm2;自有生产基地的养殖企业为了降低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成本,将大量粪污直接施入自有生产基地农田,一般施用量都在300 m3/hm2以上,甚至最高的有超过750 m3/hm2的。从施入的粪源看,规模化养殖主体多以奶牛养殖为主,施入农田的主要是奶牛粪污,给环境造成的压力比较大。零散养殖户灌区调查的均为奶牛养殖户,山区的均为肉牛养殖户,零散养殖户产生的粪污相对添加物少,对农田环境影响风险较小。
3.5零散养殖走向没落
随着奶产业、肉牛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对各类养殖主体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奶牛养殖方式与20年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零散养殖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论是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还是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养殖集中区,分散的农户养殖规模小,消毒、杀菌等粗放式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加之去年以来牛奶价格低迷,零散养殖户分摊成本明显要高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以支撑零散养殖户可持续发展,估计通过本轮市场低迷竞争后,我区的奶产业零散养殖将彻底被市场淘汰。肉牛养殖在生产目标和管理规范上,规模养殖与零散养殖差异不大,生产方式和防疫要求对于零散养殖户来说很容易实现,而且零散养殖相对来讲分摊的成本也不像奶牛养殖那样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有显著差距,零散养殖户抗风险能力相对于奶牛养殖要强;从保障国障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鼓励农户开展零散养殖,是实现藏肉于户的必然选择。
4发展思路
今后,应推进养殖业、种植业融合发展,建立“以养促种、以种供养”绿色循环发展机制,搭建养殖主体、种植主体、有机肥生产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粪污经济人等利益共享的粪污处理运行利益联结发展模式,以有机肥生产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粪污经纪人等为中心,打通粪污肥料化处理与施用的堵点,上联各类规模化养殖主体和零散养殖户,下联各类种植业生产主体和种植户,为宁夏“六特”产业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推动宁夏全区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4.1打通粪污收集运转堵点
目前,规模化养殖企业和零散养殖户在粪污处理上走了2个极端,规模化养殖主体在环保约束的巨大压力下,建设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依然运行不畅。零散养殖户由于环保约束压力小,加之缺乏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养殖户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还是粪污处理都动力不足,不能形成顺畅的粪污收集转运机制,粪污收集与转运成为粪污处理的第一堵点。针对这个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养殖集中区,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借助第三方粪污处理场地实现了粪污的及时收集与转运,打通了粪污处理的关键堵点,实现了从养殖业粪污收集转运与处理的良性循环。今年仅上半年就为新林村145户养殖户解决了粪污处理的难题,同时为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节约成本1.5万元。
4.2构建粪污收集转运多方共赢市场运作机制
在养殖环节,不论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企业还是零散养殖户,在粪污处理过种中都存在粪污等人的现象。在种植业端,多数种植主体或种植大户都不掌握粪污资源。调查发现,有许多熟悉养殖企业或养殖户的从业者实际上承担起了粪污经纪人的角色,起到了上联养殖主体下联种植主体的信息传输与粪污转供角色。在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充分调动粪污经纪人的积极性,鼓励经纪人开展粪污收购与粪污销售工作,将有机肥企业和粪污经纪人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解决了规模化养殖企业粪污处理难题,也同时解决了零散养殖户的粪污处理难题,还实现了养殖集中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处理粪污过程中,经纪人为有机肥生产企业带来大量价格低廉质量上乘的有机肥原料,也降低了有机肥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粪污收集转运市场化运作与多方共赢。推动建立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化运作”的机制。扶持一批生产性服务组织,开展全过程和专业化服务。在非规模养殖密集区建立第三方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定向收购养殖户畜禽粪污,彻底解决非规模养殖密集区粪污污染及肥料资源化问题。
4.3初步创建粪污农田消纳与合理施用技术体系
为准确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粪污消纳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田粪污消纳与承载平衡理论,在全区3个生态类型区开展不同类型土壤农田粪污消纳能力田间试验研究,以期建立符合宁夏生产实际的农田粪污承载力标准体系,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了2年多点多地试验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另一方面研究简易堆肥与化肥合理配施肥技术标准,通过试验研究已经提出了粪污简易堆肥技术标准,研究了不同作物堆肥与化肥合理配施量化技术指标,为进一步完善不同生态区不同作物堆肥合理施肥技术体系与粪污农田承载能力平衡奠定了基础。
4.4搭建“以养促种、以种供养”绿色生产体系
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以就地消纳、综合利用为主要途径,鼓励种植养殖或种植合作社联姻养殖大户通过流转土地一体化运作,建立粪污堆肥产用合同订单运作等方式,畜禽粪污经无害化有机堆肥后直接用于饲草料生产或特色种植,形成健康养殖—有机堆肥—改土培肥—优质饲草料(高端农产品)一体化农牧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增效,推进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绿色发展,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4.5加强培训宣传,杜绝生粪还田
宣传培训是让种植主体、养殖主体获取关键技术和相关信息的主要方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各类养殖主体和种植主体及中间组织通过宣传培训形成从养殖主体到粪污收集、转运、处理、施用、饲草料生产,再到养殖主体的高效循环生产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粪污处理中的指导与协调作用,以宁夏有机肥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为技术支撑,加强有机堆肥技术培训宣传。一是开展堆肥技术专题培训。围绕有机堆肥工艺流程(物料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臭气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对基层农技推广、畜牧推广、种植合作社和广大养殖业主等专题技术培训,让养殖户学懂、弄懂、会堆会用。二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并适时举办现场有机堆肥现场培训班,培养一批畜禽粪污有机堆肥的“土专家”和“堆肥能手”,推进我区有机堆肥规范化发展。三是编制印制有机堆肥技术施用手册,指导养殖户畜禽粪污无害化堆肥,宣传生粪直接还田的危害,杜绝生粪直接还田的行为。
5小结
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能有效改善因粪污排放和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随着养殖业、种植业的融合发展,宁夏粪污肥料化处理与施用的堵点将进一步打通,粪污处理利用更加合理,畜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红丽,韩平新,滕慧奇.价值认知能够改善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行为吗?基于生计策略调节作用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5):40-45.
[2]黄柏云,李铮,黄容,等.基于氮养分平衡法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12):145-155.
[3]杨学丽,郝文艺,董大朋,等.黑龙江省畜产品消费对策研究:基于政策助力、产业协调、数字赋能与品牌拉动的多重动力视角[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20):11-15,24,141-142.
[4]王灵恩,倪笑雯,徐舒静,等.北方牧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7):1-13.
[5]李瑞婷,宋国华,李静,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问题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22,43(7):83-87.
[6]张红丽,李洁艳.政策宣传对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6):1-9,18.
[7]程红胜,丁京涛,孟海波,等.长江流域平原地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链条技术应用现状[J].环境工程,2022,40(7):240-247.
[8]武淑霞,刘宏斌,黄宏坤,等.我国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及其资源化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5):103-111.
[9]Springer T L,Taliaferro C M,Hattey J A.Nitrogen Source and Rate Effects on the Production of Buffa-lograss Forage Grown with Irrigation[J].Crop Science,2005,45(2):668-672.
[10]夏衣热·肖开提,张红丽.家庭禀赋、技术价值认知对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0):12-18.
[11]季波,谢应忠,何建龙,等.宁夏典型温性天然草地固碳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1):3 657-3 664.
[12]杜伟.宁夏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农技服务,2021,38(9):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