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现状分析论文

2024-06-06 11:15:4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嘉祥县作为农业大县,大豆种植占据重要地位,其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提升,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为嘉祥县乃至类似农业区域的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优化提供参考。
摘要:嘉祥县作为农业大县,大豆种植占据重要地位,其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提升,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为嘉祥县乃至类似农业区域的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
农业是嘉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大豆作为该地区的主要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提升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嘉祥县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也为提高大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了可能。嘉祥县位于中国的农业中心区域,享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这里的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大豆不仅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是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的关键[1]。然而,传统的大豆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嘉祥县迫切需要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来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和产量。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引入为嘉祥县的大豆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
1.嘉祥县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现状
1.1应用现状
嘉祥县在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面,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目标要求,着重在农业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工作和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2023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8万千瓦,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94.5%,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在农机具推广和技术培训方面,嘉祥县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推广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粮食机收减损、粮食干燥、高效植保以及土地深松技术。通过科技大集、培训班和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机化新技术的宣传普及活动。此外,利用丰富的农机培训资源,针对新型农机手、农机修理工等关键人群,开展了涵盖主要农时机收减损、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0期,参加培训达6100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农机化作业的质量。
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方面,嘉祥县积极争取补贴资金2895万元,实施了一系列补贴申请的录入、受理、审验等工作。通过简化手续和采用手机APP报名等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农户,共计受理申请1542件,受益户数达696户,补贴机具数量为1628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广泛应用。组织重要农时的机械化生产是嘉祥县农机化工作的另一重点。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时期,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确保了机具的及时检修和供应,加强了农机手的技术与安全培训,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发放跨区作业证和技术服务车证,强化了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
1.2关键技术及设备
嘉祥县大豆种植的机械化技术发展对提升产量与农业生产效率具有关键意义。在土地准备阶段,旋耕机、深松机及平地机等设备的应用,优化了土壤结构,增强了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为大豆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3]。种植过程中,精准播种机械通过精确控制种子播放,保证了种子的均匀分布与适宜深度,同时集成施肥功能以提升种植效率[4]。管理阶段,智能施肥设备与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实时调整肥水供给,无人机喷药和自动喷雾机则实现了病虫害防治以及管理的高效率。收获阶段,自走式收割机通过一体化作业显著提升了收获效率并减少了粮食损失(表1)。
2.存在的制约问题及原因
2.1高昂的初期投资和维护成本
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高昂的初期投资和维护成本。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通常价格不菲,对于中小规模农户而言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除了购买成本外,机械的日常维护、修理及可能的更新换代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会超过农户的承受能力,导致他们犹豫不决,不愿投资新技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即使有意愿采用机械化种植技术,也因资金问题而难以实现,这直接限制了机械化技术在嘉祥县的普及和推广[5]。
2.2技术推广和培训体系不健全
农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知识的普及不足,导致许多农户即使拥有了农业机械,也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农户在遇到机械操作或维护问题时难以得到及时解决,降低了他们对机械化技术的信心和满意度。因此,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支持系统是提升大豆种植机械化水平的关键。
2.3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机械化不仅需要先进的机械设备,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嘉祥县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农田道路狭窄且状况不佳,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入和使用。缺乏足够的仓储和加工设施也影响了产后管理的机械化水平。因此,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是实现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前提条件[6-8]。
2.4农户接受度和认知度不足
许多农户对于新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机械化种植的效益和长期利益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投资新技术持谨慎态度。此外,传统种植习惯的根深蒂固也使得部分农户不愿意尝试机械化种植。
2.5环境和可持续性问题
机械化作业可能会导致土壤压实,影响土壤结构和透气性,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同时,机械化种植往往伴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平衡机械化种植的高效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嘉祥县在推进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3.提升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对策
3.1降低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
解决高昂的初期投资和维护成本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特别是对于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环保型农机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此外,政府可以通过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方式,降低农户的资金压力,鼓励他们购买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同时,推动农机合作社和租赁服务发展,通过“共享农机”模式,降低单个农户的使用成本,提高农机利用率。
3.2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
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种植的效率,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推广和培训体系是关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组织专门的农机操作和维护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户开展定制化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农机操作教学和技术交流,扩大培训覆盖面。同时,建立农机手和技术人员长期跟踪服务机制,提供现场指导和问题解答,确保农户能够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能。
3.3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改善和升级农业基础设施对于推动大豆种植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加大投资,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为农业机械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建设和修复农田道路,确保农机能够顺畅进出;加强农田水利系统建设,提高灌溉和排水效率;建设农产品加工和仓储设施,完善产后服务体系,促进农机高效运行,提升大豆种植整体效率。
3.4提升农户认知度和接受度
提高农户对机械化种植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需要从增强农户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入手。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传播机械化种植的知识和信息,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和农技站举办讲座和展示会等方式。同时,邀请成功案例的农户分享经验,增强农户的信心和动力。此外,建立农户与技术专家、农机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对接,帮助农户克服对新技术的疑虑,提高他们的接受度。
3.5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大豆种植机械化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户采用环保型农机和生产技术,如促进低耗水灌溉技术、有机肥料的使用等。鼓励农业生产中采用轮作、休耕等方式,保护土壤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加大对农业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生物防治、有机种植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现大豆种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嘉祥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土地准备、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机械化种植技术对于增加大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环境具有显著效益。面对当前的挑战,需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大财政支持和技术培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户的技术接受度,以实现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升级。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将在促进农业生产高效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文义.大豆机械化收获技术要点[J].中国农机装备,2023,(11):40-42.
[2]赵秀兰.大豆玉米带状机械化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推广及效益探讨[J].农机市场,2023,(10):41-43.
[3]万海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分析、应用与展望[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9):58-60.
[4]赵志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J].中国农机装备,2023,(09):39-41.
[5]侯学亮,温晓涵,侯正宁.冀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械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3,(09):112.
[6]季连瑞.玉米大豆套种机械化种植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04):115-117.
[7]付宝国,曹逢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之我见[J].农业机械,2023,(07):45+48.
[8]花志斌,王利峰,杨春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效种植机械化技术实践[J].农机科技推广,2023,(04):47-49.
